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13-侧356井是中原油田为了挖掘文13断块剩余油,提高老油区产量,而部署的文东盐间高压区块第一口深部套管开窗侧钻井。针对该井侧钻位置深、地层可钻性差、文九盐井段不易侧钻、地层压力系数高、施工泵压高、裸眼段长轨迹不好控制等诸多难点,施工中从套管开窗工艺、侧钻及井眼轨迹控制、钻头优选、钻井液优选、完井等几方面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
胜利油田低渗透稠油区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主要以济阳坳陷为主,大多储层为低渗透油藏,突出的地质特征是油层多且单层薄、物性差、岩性复杂、非均质性严重、常规开采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由于水平井开发具有延缓底水锥进、增加油气井的泄油面积、提高油气井产量和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等优势,特别是能够实现难动用储量的高效开发,已成为胜利油田新区高效开发、老区挖潜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在胜利油田八面河、高青等五个油区所施工的的水平井多为1500米左右的浅井,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油区水平井优化井身结构和轨迹方案、钻进施工技术、安全施工技术措施、钻井液工艺技术、完井技术等钻井工艺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该技术现场应用12口井,平均井深1633.5米,实现了安全优质钻井,提高了机械钻速和电测成功率,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对今后该油田水平井施工将起到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鸿江  秦利民  赵希江 《金秋科苑》2010,(22):152-152,151
我们针对四川地区典型的深井硬地层、超硬地层和高研磨性地层钻井存在的难题,研究开发了新型系列化钻井工具,期待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此介绍这些工具和工艺技术,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好的找到解决深井硬地层、超硬地层和高研磨性地层钻井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南海西部地区莺琼盆地高温高压井钻井速度,加快我国海上高温高压勘探开发进程,开展了高温高压深层泥岩综合提速研究。通过高温高压地层破岩机理研究及分析钻井速度因素,总结造成机械钻速低的根本原因,并针对研究区块泥岩盖层地质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从钻井液性能优化、近平衡钻井、液力提速马达应用和钻头优化等方面进行提速,基本形成一套高温高压深井综合提速技术。该技术经过多口井现场应用,取得显著效果,同比机械钻速提高了约1.92倍,作业周期降低了43%,成本也降低了近43%,减少了井下复杂情况发生率并提升作业效率,保障了南海高温高压气藏的勘探开发优快发展,可进一步在类似区域推广实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进展,特别是老油区,井网逐渐加密,地面建设逐年增多,如何解决防碰问题是钻井工作者普遍遇到的事情。本文通过一口定向井2-2-斜164井,应用普通MWD技术实现防碰钻井的实施,分析了防碰作业的难点,提出了施工技术措施,指出了防碰井施工的工作思路和实钻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同类型、同地区的钻井作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point随着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广度、深度、精细程度的不断拓展,钻井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了实现优快钻井的目的,经过多年科研攻关与现场实践,逐步形成了分支井、鱼骨井、深井侧钻水平井、小井眼水平井、欠平衡水平井、气体钻井,以及裸眼压裂、筛管完井等复杂结构井钻完井技术,满足了钻井施工和后续作业需求,实现了勘探开发目的,为大庆油田4000万吨稳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密闭钻井取心是石油钻井勘探开发过程中,识别岩性、测定油气含量及开采难度最为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之一,所以油田企业在完成油区物探后,在部署油井进行勘探中,加入"闭取钻井取心"任务,已成为预探井、勘探井的施工工艺必选项之一。但是港东油田油藏储集较浅(1000-2000m),压实作用欠佳,地层松散易碎,取心成功率和收获率受到制约,该油田港2-56x井设计在1310-1875m的油层井段择机进行密闭取心作业,要求收获率与密闭率均为80%以上。施工中取心12趟次,心长35.44m,共出取心12筒,收获率达97.29%,满足取心设计需求,取心质量合格。取心方法与技术,为同类型易碎地层取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气田目的层是古生界奥陶系地层,其油藏类型比较特殊,一般埋藏在5500米以下,是一种以灰岩岩溶为起因,以缝洞系统储集体掩藏的复杂油藏。在钻井施工中,由于地层溶洞裂缝比较发育,地层孔隙连通性好.地层对钻井液密度很敏感,安全窗口小,地层的平衡点难以掌握和控制,常常井漏与溢流并存。根据该油田的地层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钻井技术,减少处理井漏、溢流情况的时间,达到了缩短钻井周期,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详细介绍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灰岩各种漏层对钻井的危害及相应的钻进技术,通过现场4口井的施工表明,该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奥陶系灰岩漏层的钻进,解决了钻进过程中井漏与溢流并存,即开泵井漏并置换出油气、停泵外溢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所钻遇的地层构造越来越复杂,由于井斜问题,造成钻井施工速度缓慢,特别是高陡构造的防斜打快问题更是钻井技术中的难点和热点。钻井急需研究出一种解放钻压、加快钻井速度的防斜打快技术,来解决现场生产实际中的困难。偏心扶正器防斜打快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该技术在滨86—6井中的应用效果表明,机械钻速与临井对比有明显提高,井斜控制也优于临井。  相似文献   

10.
杨光  梁承春 《内江科技》2007,28(12):107-107
东辛油区应用侧钻井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形成了适合本油区复杂断块油藏类型的多种选井基本模式.同时,对侧钻井应用中的问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在优化设计、作业施工和开发管理上形成了一系列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地层三压力是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准确的地层压力剖面预测是钻井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是确定合理钻井井身结构、钻井液密度、钻井井控及完井等工艺不可缺少的关键。只有较准确掌握地层的三压力剖面,才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油气层保护技术措施,更好地避免井的涌、塌、卡、漏等井下复杂及事故的发生。应用DrillWorks三压力预测软件,输入恰当的参数、选择适合区块的三压力计算方法,最后使预测结果解决油田生产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检索德温特国际专利数据库,获得控制井壁稳定的钻井液技术专利5243件,分析发现:1998年至今是全球控制井壁稳定的钻井液技术的成长阶段;技术主题包括钻井液体系及处理剂类、设备类和方法类;关键技术主要由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和技术服务公司掌握,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的专利数量还较少。对此,建议我国要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国内现状的特色技术,加大自有技术的专利申请力度以尽快形成相应的专利保护网,通过学科交叉等手段超前研发下一代技术,抢占技术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应用大平台钻井技术,使扶余油田采用常规钻井技术无法实现开发的浅层油藏得到高效开发。本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针对浅层大平台井施工过程中的漏失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措施及对策,保证了扶余大平台井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陆上油田大多已经进入高、特高含水期,开采难度越来越大,选择适合油藏特征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对于油田稳产增产日趋重要。本研究梳理了我国油田已应用和将要采用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清单,提出油田中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成熟度评估方法,将技术成熟度等级和技术生命周期对应起来,绘制了技术成熟度曲线,并讨论了各类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未来发展路线。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吞吐、蒸汽驱、聚合物驱等技术目前已基本成熟,在适宜油藏类型和地质特征的油田得到了较为广泛地推广应用;稠油开采技术需拓展矿场实验规模和类型;水驱技术需加强对地质油藏的认识程度和表征精度;化学驱技术需进攻关经济、环保、稳定的体系配方;注气技术需突破气源低成本供应瓶颈;微生物驱技术需扩大试验规模,增强实验效果;超前储备颠覆性技术需做大量基础研究、先导试验、技术攻关试验和矿场试验。  相似文献   

15.
淖尔套矿区施工解决两大问题:第一覆盖层厚达400米,套管的合理级配及安放。第二孔内涌水的解决,保证钻孔内冲洗液也不被地下水侵蚀,冲洗液的稳定是成孔关键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实行滚动勘探开发是老油田后期稳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通过综合运用精细三维地震资料解释、VSP测试等新技术、新方法对齐40块齐607井区“三老”资料的复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齐607井区滚动勘探的成功不仅为欢东-双油田上台阶薄层稠油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对类似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深水油气资源全球储量丰富,已成为世界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相对于西方国家在深水油气领域的"开发热",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还刚刚起步。我国南海深水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缺少深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油气地质评价,地球物理普查仅限于南海北部地区,而且勘探开采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科技问题。本文对深水油气勘探领域的主要科技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