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参加了一次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在区级评选中,有一堂课令我印象深刻.声情并茂神采飞扬的老师,机灵睿智妙语连珠的学生,热烈火爆和高潮不断的课堂讨论,于动情处催人泪下,于精彩时欢声笑语,齐全的环节,紧凑的结构,天衣无缝的配合,简直是完美无缺!老师的结束语刚完,下课铃声正好悠扬地响起.不禁暗自赞道:真乃优质课也!并为自愧不如难受了很久.……  相似文献   

2.
沈爱荣  宁燕 《教书育人》2012,(11):58-59
情景一:有一次笔者陪同一位老师去外地参加优质课评选,由于条件所限,会场只能容纳24名学生听课。熟悉学生时了解到讲课所用的班共有48名学生,这样就会有24名学生被拒之门外。参评老师为了保证授课的顺利进行,向班主任老师提出了挑选听课学生  相似文献   

3.
在我县的生物学科优质课的评选中,欣喜地看到学生争相发表自己见解的情境,学生标新立异的想法令所有听课教师耳目一新,为之一振,这一切竟都出现在同一堂课中。有一位教师在师生共同完成新授内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以后,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的学生结合桃花的解剖实验,说明桃花的基本结构;有的能够结合受精的过程图,详细说明了传粉和受精的整个过程,并把从花到果实的整个过程说得清晰明了;有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阴雨连绵,作物会减产,“春华秋实”等自然现象。学生在用自己…  相似文献   

4.
市里要进行电教优质课评选,学校决定让张老师上一节《中秋节和春节》。张老师邀请我去听课——这已经是第三次试讲了。  相似文献   

5.
谢谢学生     
一堂课经过层层选拔,由县到市,最后终于可以参加山东省优质课评选了。那一天,是初冬的一个星期天,阳光灿烂,自信的我走进阶梯教室,下面有全省一千多名教师听课。  相似文献   

6.
张老师是一名青年教师,业务上非常渴望在全县出类拨萃。一次,好不容易被学校推荐参加全县优质课评选,更巧的是讲课就在本校进行,张老师凭借对学生熟悉这一绝对优势志在必得。可是课刚上了十几分钟,一个女生就趴在桌子上,一点听课的意思也没有,继而又  相似文献   

7.
刘仝西 《中国教师》2009,(Z1):502-502
<正>在多次听课之后,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执教老师能调动听课人兴趣的话,这堂课听下来,不但听的认真,而且印象深刻:而若执教老师不会调动学生的兴趣,那么,这堂课不但听的令人索味,且没有什么收获。既然有准备地让别人听课,能说这位老师没有认真备课吗?不!从课堂上看,执教老师做了充  相似文献   

8.
近期,我参加了某重点中学的一次教研活动, 这次教研活动是课程教材研究所“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课题的一次常规活动.活动是围绕一堂课展开的,这堂课是高三第一轮的复习课.上课时,老师给每名学生发了一张印有题目的“篇子”,给每名听课老师发一张“教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从教数年,岗位变动数次,但一直主动要求担任美术学科的教学,也总会抽时间去参加各种美术教研活动,留意时下的课堂教学动态。之前的一堂优质课给自己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W老师凭借一副清脆甜润的喉咙,颇具亲和力,一上课就拉近了师生距离,偶尔俏皮卖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整堂课下来让听课老师感觉毫无做作之感,就凭这一点想必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欣赏W老师的教学之余,也让我想起了早些年的两  相似文献   

10.
CAI是“盐”     
2000年秋,学区在我校举行优质课大赛,其中有两堂课让我至今难忘。课前10分钟,一位老师忙碌地搬这搬那,很是热闹;一位老师在操场上散步,显得很轻松,胜似闲庭信步。第一堂课: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师:上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谁的诗句?生:陶渊明。师:好,今天我们来学  相似文献   

11.
周彬 《基础教育课程》2006,(5):59-59,61
曾经有一次非常真实的听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课的是一位可以与我直面谈话的朋友,听课的学生中有一位我非常亲近的孩子,基于这种人际关系,再加上本堂课没有“作秀”的成分,使得我们可以更为真实地对这堂课进行对话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去年开设了一堂英语公开课,上课内容为高三英语 Unit 10 A sacrifice for love当时有十几位英语教师参加了听课,课后,我们一起畅所欲言,对本堂课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听课的几位老师对这堂课的课堂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终端效果持肯定意见,但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上,不少老师为追求热烈的气氛,显示善于启发诱导的本领,总喜欢让个别优秀的学生展露头角(有时一位特别出色的学生在一堂课上竟被提二十余次。)  相似文献   

14.
笔者于去年开设了一堂英语公开课,上课内容为高三英语Unit 10 A sacrifice for love当时有十几位英语教师参加了听课,课后,我们一起畅所欲言,对本堂课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听课的几位老师对这堂课的课堂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终端效果持肯定意见,但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当时的课堂设计为:  相似文献   

15.
周彬 《湖北教育》2007,(11):41-41
一次非常真实的听课体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课的是一位可以与我直面谈话的朋友,听课的学生中有一名和我非常亲近的孩子,基于这种人际关系,使得我们可以更为真实地对这堂课进行对话与反思。课后,我问那位孩子:"你觉得这堂课上得怎么样。"他说:"就那么回事  相似文献   

16.
叶长英 《快乐阅读》2013,(11):119-119
今年4月,我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拉开了序幕,我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这是我第一次承担市级公开课,也是我本人教学生涯的第一次。接到消息的最初,我心中不免惴惴不安,很担心自己不能完成好这艰巨的任务。语文组从组长吕臻老师及其他备课组成员,都十分重视这一堂课,大家都想尽最大的努力,在比赛中呈现上一堂较出色的课。尽管面临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但是我们决定迎难而上。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我参加了市里某知名小学的开放周研讨活动。由于是开放周,来听课的人不少,因此,不论是对这所小学的老师还是学生,这都是一次自我展示的良机。但是,那一天发生在小学六年级语课上的一幕,却令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8.
本人曾参加过一次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一位教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泪珠与珍珠》公开课。在评课的时候,一些老师认为,本堂课气氛沉闷,缺乏高潮。并且还指出,之所以没有形成高潮,是因为老师没有能够引导学生走向有深度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天,我参加了一个教研活动,回到告别 20多年的母校去听课,当时,我很高兴,因为听课的老师中,有 20多年前曾教过我的老师。他的课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听完我老师的课,我愕然了。   我的老师的课,竟与 20多年前我听的课几乎一模一样。无论是教学语言、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就连导入的方式,提的问题,也完全是 20年前的照搬。唯一不同的是,随着老师年岁的增大,当年让我刻骨铭心的神彩飞扬,变成了让今天的学生昏昏欲睡的苦口婆心。   由此,我联想到这些年来,我听过的许多课,好些…  相似文献   

20.
题记:书法教育,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修炼,精神的陶冶。"老师,老师,你看,我的书法作品,怎么样?""我把我的作品送给你!""老师,你这堂课上得不错,能不能将课件拷给我?""老师,我将这些材料带走,好吗?"当同学们神采奕奕地拿着自己完成的钢笔书法作品欣赏着,作为礼物互相赠送时,当听课老师微笑着向我表示祝贺,向我索要教学材料时,我知道,这堂课于学生、听课老师都是很有收获的,其实,于我何尝不是如此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