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四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国内的敦煌学研究工作获得了新生,特别在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以后,更有迅猛的发展。在目录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已发表的成果来看,涉及的领域多为前人所未经,而又是现在研究工作所必需。可以说,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国国内敦煌学的目录研究和目录工作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出成果的时代。限于篇幅,以下仅从五个方面作简单评述。第一方面,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北京图书馆对馆藏敦煌汉文遗书卷子所作的补充性的目录,这就是北京图书馆善本组在1981年公开发行的《敦煌劫余录续编》。这本书著录了《敦  相似文献   

2.
敦煌莫高窟是属于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有着极为丰富而独特的资源。在数字时代,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发展方向。数字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对莫高窟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对石窟文物信息进行永久性的存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这些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目前主要采取对外合作方式: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实施“国际敦煌档案”,与大英图书馆等多家单位进行“国际敦煌项目(IDP)”,并建立“敦煌数字图像数据库”等,都为未来实施的“数字敦煌”奠定基础。落实数字敦煌的过程便是应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管理方法,增强对石窟壁画的保护研究和改进敦煌学研究工作形式的一项技术革新的实践,对于推动莫高窟遗址的管理保护和国际敦煌学的研究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敦煌,凝聚着连绵相沿的历史和不曾中断的文明,是丝绸之路上的耀眼明珠。敦煌宝藏现世以来已走过百年风雨,敦煌学诞生后亦经历世纪沉浮,《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以讲述故事的手法,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敦煌文物流散的历史,以及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最终将“敦煌学”带回故土的历程。这本书在展现敦煌学当年面貌的同时,折射出这一学科的蓬勃发展,还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对中国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一部“真正的敦煌学学术史”,更是一次带领读者追寻文化情感的心灵旅程。  相似文献   

4.
敦煌文献:新材料与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敦煌学之所以一直作为世界学术之新潮流而长盛不衰,原因之一是敦煌文献材料在不断地公布。虽然说敦煌文献早在1900年就由王道士在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但是,敦煌文献真正为人所知,应当是1909年伯希和(PaulPelliot)带着他所得到的敦煌四部古籍的精品来到北京,出示给罗振玉等人。以后,由于罗振玉、蒋斧、王仁俊、刘师培。伯希和、内藤虎次郎等人的宣传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陈雨  张雨  刘坤锋 《档案管理》2023,(4):121-122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原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正式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此次更名结束了旷日持久的学科名称争论,开启了学科发展新篇章。与此同时,学界围绕学科更名后的发展前景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在此背景下,邀请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青年学者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敦煌文献中保存的关中姓望史料主要见于北京图书馆藏敦煌唐写姓氏残卷(卷号为位字79号)①,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Title: Stein Rolls, No. 2052),伯希和敦煌文书第3421号。此外,《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辩证》、《  相似文献   

7.
专著类9项一等奖(2项):《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辽宁省图书馆韩锡铎、高贤)《医学文献检索》(沈阳医学院图书馆李长信、委长春)二等奖(5项):《医学期刊工作》(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赵玉虹、刘树春、郭继军、熊弟志)《文献检索与利用连续教育》(沈阳工业学...  相似文献   

8.
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之后,敦煌卷子随即散出。目前,收藏于国内外公私机构的卷子数量,经过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已经基本有了眉目。散存于甘肃各地博物馆、图书馆和大学的敦煌卷子,据《甘肃藏敦煌文献》统计,总数在国内仅次于国家图书馆。然而,在敦煌卷子流散的过程中,还有许多辗转收藏于个人手中的卷子,历经百年来的风雨沧桑和各种劫难,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校学科评估排名结果,根据《全国总书目》、《全国期刊联合目录》等书目所收录的TN2(光电子技术及激光技术)文献目录,通过对被列入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的8所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统计调查,寻求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特色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0.
学习《纲要》面向未来建设好大学图书馆崔志正(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集中力量重点办好100所左右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  相似文献   

11.
图书和图书馆对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日一。”还以《隋书·经籍志·札类》有《周官和困》十四卷为例。《隋书·经籍志》为唐人所编。唐代其他的书也见有日。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是唐代成通九年(868年)所刊,卷首就有精美的...  相似文献   

12.
“著录用文字”历来为我国图书馆学者所重视。如:刘国钧先生等1957年编著的《图书馆目录》一书,曾对著录用文字的语种作了较详细的规定。李纪有等同志 1982年编著的《图书馆目录》一书,对著录用文字的字义、字体及语种也作了简洁的论述。黄俊贵、罗健雄同志1984年编著的《文献著录与目录组织——新编图书馆目录》,不仅引用了《文献著录总则》的有关规定,而且着重论述了“强调著录文字和字体的规  相似文献   

13.
1984年,天津市图书馆学会会刊《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出版了黄俊贵、罗健雄编著的《文献标准著录与目录组织——新编图书馆目录》专辑。在此专辑的基础上,编著者又对其作了补充新材料、增加实例、调整内容结构的大幅度修改,于1986年8月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了《新编图书馆目录》(以下简称《新编》)专著。这是一本“以新观点探索图书馆目录的理论和  相似文献   

14.
(摘自《文汇报》1999年1月2日)北京图书馆目前有善本书27万册(件),普通古籍164万册,殷墟甲骨35000片,典藏中文图书量居世界之首。馆藏的举世瞩目的金刻本《赵城金藏》,北魏太安四年的敦煌写本《戒缘》,北魏延昌二年敦煌写本《华严经》,宋刻本《...  相似文献   

15.
《北京档案》2005,(4):42-42
联合国教科组织(UNESCO)于3月初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新版的《UNESCO档案馆(网站)指南》。这个目录性的指南包含了全世界7500多个档案馆网站和档案资料网站。与《图书馆指南(Librarics Portal)》,《自由软件指南(Free Softwore Portel)》和《信息社会观察室(Obeervator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一样,  相似文献   

16.
介绍1921年叶恭绰等人初步成立敦煌经籍辑存会,1925年扩展辑存范围正式成立敦煌经籍辑存会,以及之后的会务进展情况,还有该会重要的代表性成果《敦煌劫余录》,最后探讨其停顿的时间及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专著、译著、技著1《县政府文书处理法》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武昌行营第五处印行,1935年。2《县政府档案处理法》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武昌行营第五处印行,1935年。3《日本新工业之发展》(Japan’sEconomicPosi-tion)(美)JohnE.Orchard原著周连宽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年。4《公文处理法》重庆:中正书局,1945年。5《档案管理法》重庆:中正书局,1945年。6《中山大学图书馆古书目录》(甲、乙编)1984年。7《中山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1984年。8《大后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9《公文处理法与档案管理法》(档案…  相似文献   

18.
“敦煌古藏文文献出版工程”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经典出版工程之一,其主体部分《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先后被列为“2011—2020年国家古籍出版规划”“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分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文章回顾了“敦煌古藏文文献出版工程”项目实施的来龙去脉,梳理总结打造这项文化出版精品工程的顶层设计、出版历程、编辑经验及重大意义,全面呈现几代藏学专家、出版人的筚路蓝缕之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相较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学界对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的梳理略显不够,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为新时代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提供历史借鉴。[研究设计/方法]以20世纪以来出版的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王重民著《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吕绍虞著《中国目录学史稿》、倪士毅著《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乔好勤著《中国目录学史》、余庆蓉著《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以及柯平著《中国目录学史》7本通论性目录学史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读、分析与比较,借以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的书写路径。[结论/发现]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呈现出如下特点:(1)历史学、图书馆学学者是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两大核心主体;(2)线性进化史观逐渐成为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主流史观;(3)书写的焦点由“以目录为中心”到“目录与人并重”。[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展望:(1)明确“目录学史”的内涵;(2)明确“以西释中”还是“以中释中”;(3)明确中国目录学史的中心是“人”;(4)探索多体裁的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形式;(5)拓展中国目录学史的关注视域。  相似文献   

20.
李键 《声屏世界》2011,(1):43-44
近些年来.中央电视台拍摄了《敦煌》(10集)、《故宫》(12集)和《大国崛起》(12集)等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系列纪录片。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和四川等省级卫视分别摄制了《奥运精神》(5集)、《百年世博梦》(5集)和《崛起——“5·12”四川抗震救灾启示录》(10集)等不少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系列纪录片,同样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青睐。一些城市台也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