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高丽 《考试周刊》2014,(97):57-57
<正>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写"二次作文",在"二次作文"的过程中提高习作水平。所谓"二次作文",就是当单元主题确定后,让学生写"预备作文",即"一次作文"。批改"一次作文"后,进行点评和指导,然后让学生写"二次作文"。这里的"二"表示"多"的意思,经过多次实践,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2.
"微习作"之"微",就是"小"的意思。所谓"微习作",就是抓住一点即时写一个片段,如一段对话、一段心理补白、一处美景、一段颁奖词、一个场面、一封短信等。这样不但学生轻松,老师也便于指导。同时,唤醒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更有利于对转瞬即逝的灵感火花的捕捉与习作素材积累以及情感的积淀。  相似文献   

3.
窦月霞 《快乐阅读》2011,(21):149-150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方法这四步骤。变"要我写"为"我想写",并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习作教学应是一种追求学生"学会写作""乐写善写"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具有积极的写作态度和浓厚的写作兴趣,也就是在情绪情感上、动机上都主动习作、能于习作、善于习作。如此的习作状态是最佳的。然而,当前习作课教学中学生的"习作状态"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被教师们忽略。联系课堂调研分析原因,并结合《我的心爱之物》一课的教学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习作状态开发策略:设"趣点",情境联动,化被动为主动;把"重点",方法带动,化平淡为精彩;融"真情",坦诚互动,化心动为行动。三个方面整合推进,共促习作。  相似文献   

5.
正新接的这个五年级学生习作基础薄弱,对于当堂写作,他们也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有的是"搬运工",提前做好应对,将作文选上的相似作文提前读熟;有的是"速记员",干脆坐等,老师说一句他立刻记一句;有的是"磨洋工",一直磨到你不得不放他回家。一、"老师和你们一起写!"仿写是练习写作的主要方法。我降低难度,从仿写入手,在课文中寻找训练点,当堂练习仿写,请三个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练笔本上写,而我则用小黑板写2-3篇下水文。听说老师和他们一  相似文献   

6.
正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的基本做法是:三稿成文,以改促写。即一篇文章进行三次指导,三次习作,三次修改,把分数评定放在三稿成文之后,在修改上下功夫,在修改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个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即使反复向他们讲授写作要领,甚至他们能够把写作要领倒背如流,但让他们一稿就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也是困难的。改一篇作文的效益往往要比写一篇  相似文献   

7.
黄秀芸 《广西教育》2014,(45):55-56
正古人云:"读书破万卷,笔下如有神。"一篇好的文章有值得挖掘作为训练学生习作的地方,或是人物描写特点、景物观察方法,或是文章的谋篇布局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抓好写作教材的落实,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训练点,沟通读与写之间的联系,实现习作教学对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深化和升华,让学生得以在习作训练中学以致用,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挖掘词句的训练点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教师  相似文献   

8.
习作是根据某一题材或要求,把心中合理的想象写出来。习作同时也是一种练习、一种训练,可以提高个人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的中间阶段,三年级时开设习作课正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时段,这个初始阶段也是最让语文老师头疼的时期,做好引导和训练,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力。习作中的语言表达是否完整、合乎规范,叙述是否通顺、具体,影响其后续阶段的习作质量。由此可见,学生练习习作的初始阶段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时期。本文将从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有效训练习作的策略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如今的写作学习中,各种虚假的、枯燥的、千篇一律的习作席卷了课堂,以绝对优势占领了老师的眼球,尤其是在农村乡校。如何运用农村的资源"就地取材",调动学生习作的热情,指导学生习作,值得用心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洁 《甘肃教育》2014,(21):46-4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写作目标分为四个学段,并有不同的称谓。第一学段称之为"写话",第二、三学段称之为"习作",第四学段称之为"写作"。称谓不同,作文的性质和要求也各不相同。小学阶段的作文起点从"写话"开始,第二、三学段进入练习作文阶段,即习作,其性质是练笔,不是创作。因为是"习作",所以在内容上要求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强调"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各学段习作的目的与要求做了一定的调整。"知识和能力"方面,降低了小学阶段学生习作的难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过程与方法"方面,把注意力集中在写作实践上,重视读写结合、学用结合。作为一线教师,只有正确落实新课标理念,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呢?下面谈谈有关习作教学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张桥娣 《广西教育》2014,(41):32-33
正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修改习作与指导写作同等重要。但传统的习作教学往往重"写"轻"改",或是教师包办代替学生改习作。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习作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权呢?"习作教学应当把教师的修改转变为学生的主动修改,让学生在反复修改的实践中提升习作能力。一、示范评改《论语》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生修改习作前,教师必须进行修  相似文献   

13.
赵丽华 《现代教学》2009,(12):55-55
在阅读教材中,我们可以结合某一篇具体课文的某一片段随机安排习作练习,培养学生写作技能、写作习惯和习作兴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练笔。这种练习机动灵活,针对性强,不在乎写多少,只让学生抓住事物特点写一个小片断,这种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各年级的习作训练中一般都会安排有一篇例文或精彩片段,这些例文或片段都是根据习作要求提供的行款规范的初中学生作文,是用学生们的口气、初中生的语言来写他们生活的。范文的存在让学生在模仿与运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提醒暗示学生的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利用范文去指导学生的写作,  相似文献   

15.
正三年级开始,学生的写作生涯正式拉开了序幕。"我的体验"是学生步入三年级写的第一篇习作,要求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并让学生感受到写作就是"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做过的事"写下来。我提前布置学生回家洗碗,然后第二天写题为"洗碗"的习作。在指导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除了会把洗碗的基本步骤说出来,很少有生动的句子出现,作文也写不长。这是为什么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很多孩子其实并没有从头到尾完成洗碗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杨建滨 《成才之路》2014,(29):97-97
正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如何,关键看他能否写出好文章,因此,写作教学是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三年级是学生进入写作训练的起始阶段,三年级的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不可急于求成有些老师在学生初次训练时就让他们写完整的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描写具体等,过高的要求往往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作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有"阅读期待",何为"阅读期待"呢?是指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等激起学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习作教学的阶段目标指出:5-6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从阶段要求可以看出:习作是让学生放胆去写,自由去写,要让学生迈开步子,走上乐写之路,消除对写作的神秘和畏惧心理,树立写作的自信心,把写作看成自己的内在需要,使"要我写"的习作教学演变成"我要写"和"能写好"的其乐融融活动。要让学生乐写好写,离不开一些教学工作的相辅相成。本文从几方面浅淡新理念下的习作教学方略。  相似文献   

18.
王岳章 《成才之路》2012,(29):27-2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习作,他们对什么是习作,怎样写习作一无所知。经过近几年的指导和训练,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可以让学生很快地入门,写出一篇较好的习作来。  相似文献   

19.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为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作者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要我写"为"我想写",并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亮 《新教师》2019,(12):55-5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习作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优化习作教学过程,切实提高习作指导实效,一直是语文教师研究的课题。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主张习作教学要淡化作前指导,加强作后指导,倡导"先写后教""以写定教"的教学理念。欣赏、挑刺、训练三大板块是作后指导课的经典模式,简约而不简单,朴实而不失灵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