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阅读教学课堂上,在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中,教师经常会运用语言来评价引导学生。这种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伴随着教学的始终。目前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大多比较笼统模糊,如"你真棒""你再想一想"等等。被表扬的学生确实得到极大鼓舞,但大多学生不明白"棒"在哪里;发言错误的学生知道自己说错了,却不知道怎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呼吁我们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建立促进学生朗读水平提高的课堂评价体系。但是,纵观部分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我们常常看到,课堂评价与理想的境界还有不小的距离。有的课堂评价语言形式过于单一;有的则过分夸奖,整节课重复着"你真棒";有的则针对性不强:"你读得很好!很有感情!"可到底好在那里,怎么有感情,却缺乏因势利导的导向作用。针对这些情况,本人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宗桂楹 《中学生物学》2011,27(10):35-37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这句话用在课堂上再恰当不过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  相似文献   

4.
当你怀揣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信心十足地走进课堂,却被突然而至的情况打乱了教学,你该怎么办?当你正沉浸在自己理想的课堂时,却有"节外生枝"的状况让你措手不及,你又该如何是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巧用教学机智,智慧地处理好课堂中的突发意外,让她成为我们课堂中闪烁的亮点,演绎出别样的精彩!一、捕捉思维亮点,闪耀智慧光芒  相似文献   

5.
<正>新的评价理念认为:课堂评价要存在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的始终应该贯穿评价。但在教学中,教师却常常走进误区。误区一:评价语格式化。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教师评价语单调、空泛,大多是"你真棒!读得真好"之类。更有甚者,学生形成条件反射:"棒棒棒,你真棒!"误区二:评价语泛滥。有人用"四过""一弱"来概括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现状。"四过"是指表扬过滥、过频、过高、过花,"一弱"是指评价的导向  相似文献   

6.
化学课堂中的有效点评是对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出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品质、行为习惯等所作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评价,并通过点拨来启发、激励学生的"学"和"智",并培养学生的"德"。有效点评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激励性,还可以有幽默感。有效点评是一种教学机智,是教学艺术的一种,是教师教学风格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初次观摩这种"引导自学"课型,竟然天真地认为这种课型实在是太简单了!"今天我们来学习——";"现在开始自学——";"现在开始小组讨论—",整节课老师只需在最后概括总结性点拨一下本节课的内容.上了一节这种课型,感觉完全不是这样的!"引导自学"型课堂是预设的,但更多的是生成的,让学生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就会暴露各种各样的你根本就预设不到的问题.一节课感觉就像学生牵着我的鼻子走,在这种课堂上我有一种迷失自己的感觉,"引导自学"型课简约而不简单!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教学中,大多只注重有声语言及黑板等教学用具、教学媒体的运用,似乎不太重视教学中的无声语言。其实无声语言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教学信息时,大多来自教师的姿态、表情和动作这些无声语言,更为重  相似文献   

9.
林鸿 《云南教育》2003,(25):44-45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语言修养作了精辟的分析:“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用语是教师教学的习惯用语,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达方式,也是调控课堂,激活课堂的重要手段,更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与机智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语言的锤炼,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启发性的教学用语启发性的教学用语应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达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常用启发性教学用语如:———“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你想提…  相似文献   

10.
好的课堂语言对整节课而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一句句过渡,能使整节课形如流水;一句中肯的点评,也许会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一句及时的追问,可能会深化学生的思维.可在目前的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经常使用一些惯用语,比如"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进入下一环节"、"还有补充吗"、"很好"、"你真棒"、"还有吗"等,不评价学生发言,不关注学生学习的深度、广度,不升华学生的情感,例行公事般地任凭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浅层次滑行.从教学本质来看,真正的教学就是一场对话,缺少师生对话的教学,显然不是完整意义的教学.因此,恩品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  相似文献   

11.
常听学生感叹:"作文,作文,就似捉魂!"语文教师常常困惑于作文教学的无计可施,困惑于弟子们写作水平的太过低下,困惑于自己不能让学生尽快大面积提高作文成绩。那种无奈,那种茫然,几乎皆然。即使学生中偶尔有幸能出个把凤毛麟角者,也让师者倍感"陌生得很",甚至惊诧与自己的"指导"截然无关。于是,大家便异口同声地在呼唤作文教学的秘诀,千方百计地寻找写作教学的回天之术。作文教学的秘诀,自然绝无仅有。但,通往"秘诀"的大道,确实于冥冥中隐隐约约地闪烁着——它,就在你脚下;它,就在你身旁,下面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的"三感",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2.
【点评】王蓓老师创设了一种真实、自然、平等的对话教学课堂氛围.使自己真正成为了对话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将对话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自己读准、读通、读出意境、读出情趣、熟读成诵。教学中老师善于抓住契机将课堂对话逐步引向深入,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是全面的、深刻的。最后,老师又让学生在情境中回归与文本的对话,积累了语言。升华了情感,并满怀新的追求走出课堂。  相似文献   

13.
罗良 《教师》2013,(7):45-46
不知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上课前,你精心"预设":文本要深挖,进得去,出得来;设计要新颖,体现教师的个性;重点要突出,集中突破;过程要流畅,情境要美妙,语言要引人入胜……课堂上,一步步按着教案来,可是,却总是事不如人愿,预设"完美"的课堂却完美不起来,上起来连自己也觉得沉闷、机械、程式化,更别说学生了。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教学设计只是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点评既是教师教学艺术、教学机智的外在表现,更是融洽师生情感、拨正思维航向、点燃智慧火把、激发创造潜能的重要手段。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对学生的参与进行点评。一、评判式点评。即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情感态度等方面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教师采取评判式点评时,首先要做到语言多样、态度真诚、评判有针对性。湖北的熊芳芳老师教学《春》时,教师精彩的点评贯穿整堂课。如:“说得真好!你对春天里的大自然有一种独特的体验。”“你充满想象力的解说把我们也带进了…  相似文献   

15.
生活即课堂,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本期《思想极光·课例点评》栏目两篇文章在写作选材和教学理念上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作者在听公开课的基础上精研妙思、有感而发。两位授课教师教学风格多样而接地气,从新课导入到知识讲授,再到课堂小结,创意的设计、精彩的语言、丰富的活动、有趣的案例、巧妙的结合,使生活化课堂跃然纸上、意蕴纷飞。  相似文献   

16.
宿传根 《山东教育》2012,(29):18-19
在古希腊奥林波斯山上的特耳菲神殿石碑上有句忠告:"人,认识你自己!"这使我们感悟到反思的重要,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理论和实践的对话。在教学实践中,它是改进教学,提高自身能力的好办法。教师只有在不断地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才能与时俱进,这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一、教学反思的内涵作为一个日常反思概念,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  相似文献   

17.
感谢粗心     
<正>我从小就有一个"好朋友",可她似乎总是与我作对,害我在同学、朋友和家人面前出丑。"你不要再跟着我了!"我边走边怒气冲天地说道。"为什么呀?我可是你从小到大的朋友呀!"她无辜地说道。"为什么?为什么你自己的心里最清楚不过了,你哪天哪年不是在帮我倒忙啊,害得我在别人面前出丑!""……"  相似文献   

18.
倪凯颜 《江苏教育》2012,(Z3):28-31
【设计理念】一直很喜欢听故事,因为记忆中的童年因故事而多了几许快乐与希冀。也觉得自己算是会讲故事的,常常能讲得孩子的表情跟着情节的变换而变化。但就是觉得自己教不好故事,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观上总觉得故事大多浅近易懂,学生一读就明白,没什么好教的;二是从教学目标来看,大多有"复述课文"或"讲讲这个故事"的要求,课堂上即使花了一定的时  相似文献   

19.
2*4活力物语     
<正>主编点评本文文风活波生动,文章开头寥寥儿笔就使三个"麻烦精"的形象跃然纸上面的趣事,语言免是口谱化,让人棒腹.,成长路上有这样一群"损友"似的同伴真是太让人羡慕了!"委员长,你可要加油啊!不然我的十瓶红茶就要死在你的手±了!"龙二關迎地看着我。笨蛋,贿了还赌。不ii,很少有人舰猶鮮糊舰難么補心的……为了让龙二的红茶不落到伊藤那家伙手里,豁出  相似文献   

20.
"90后"的学生普遍难管……这是许多教师的痛苦无奈之言。他们大多从小就生活在蜜罐里,自尊心超强。如果在课堂上,他们做的事与课堂无关,教师的批评语言稍微重了一点,有些内向学生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有些自尊心强且比较"倔"的学生便会在课堂上与你对着干,让你脸上无光,等等。那么,如何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能让他们不在其他学生面前"栽面儿",这就需要课堂的幽默提醒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