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稀贵 《出版参考》2005,(9X):13-13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四川出版集团与十余个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签订图书版权输出引进合同和达成意向性协议近200项,其中输出88项,涉及金额近70万元,引进108项。如果这些协议顺利实施,集团2005年图书版权引进输出可望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首次实现顺差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出版"走出去"成果显著 据统计,1996年以来,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和引进的比率基本维持在0.1∶1左右,2002年升为0.12∶1,可2003年又跌至0.07∶1,直到2004年、2005年才又开始有好转的迹象,分别达到了0.13∶1和0.15∶1,连续两年小幅递增.2005年我国图书版权引进9382种,而输出仅1434种.  相似文献   

3.
李英珍 《出版广角》2013,(10):22-24
当前,有关中国图书版权输出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学术界针对该内容所进行较为专门与深入的研究更少,笔者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及相关数据分析,浅议图书版权输出的便利条件,并试图理清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版权贸易是出版领域中重要的一块领地。无论是从国外引进图书版权,还是向国外输出图书版权,都是扩大图书出版领地、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图书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进版权的图书出版和图书版权的海外销售,已经成为很多出版社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里介绍的十本优秀图书的版权故事,是我们特约出版社一线版权人士或编辑亲笔撰写的文章。尽管每本图书的版权交易各不相同,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叶璐 《编辑之友》2016,(3):34-37
“中国主题”图书走出去是我国图书出版业的重要战略任务,目前,中国图书版权输出数量急速攀升,开始成为欧美地区重要的图书贸易伙伴.但中国图书的影响力依然有限,仍处于弱势地位.图书版权输出是在不同认知框架设定下的贸易行为,厘清框架在图书贸易中的影响,在输出过程中主动重构图书框架,使中国主题图书既能“走得出”,也能“输得入”.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文化产品贸易所占比重一直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文化的对外传播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目前我国已经在文化的对外输出和传播上有所觉醒,开始意识到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本文以图书为切入点,拟分析研究我国图书输出的概况和主要形式以及特点,具体上就是通过对版权贸易和图书商品出口这两中主要的输出形式的分析和对比,发现其中存在的有碍于发展的问题并且努力找寻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书林 《出版广角》2015,(17):92-93
少儿图书对外版权贸易在版权引进的示范引领下,逐步为原创作品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加上利好政策的助推,近年我国对外版权输出数量大幅增长,版权输出与引进逆差比逐步缩小。我国少儿图书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版权贸易模式,逐步过渡为“融进来”到“走进去”的版权贸易业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截至8月10日,“第九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的征集工作全部结束,共收到来自166家出版单位815种图书,版权经理人、推动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资料80份。与上届相比,申报的图书种类增加205种,版权经理人、推动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增加26人。本届评选活动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把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版权输出总量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增长,但跟版权引进数量之间仍存在较大逆差。通过对最近几年图书版权引进输出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可以作出这样的评判:图书版权贸易输出引进失衡是一定阶段的正常现象,但对社会、阅读和我国本土出版业存在负面影响。影响图书版权输出的因素有很多,对图书版权输出失衡也有应对之道。作为一项神圣职责,出版人有义务和责任将图书版权输出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于8月15日揭晓,共评出输出版优秀图书57种、引进版杜科类优秀图书55种、引进版科技类优秀图书22种,同时评选出19位优秀版权经理人。这些优秀版权经理人长期从事版权贸易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他们的经验值得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1.
赵恒峰 《出版参考》2009,(24):30-30
在前不久闭幕的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签署的版权输出合同达2417项,创下我国自1956年参加法兰克福书展以来版权输出的历史最高纪录。而根据此前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的统计,BIBF上我国版权输出贸易量比2008年增长10.25%,版权输出与引进之比为1.29:1,继续持续着自2006年以来的图书版权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12.
李黎东 《出版参考》2007,(5X):24-24
自2002至2006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已输出版权的图书及VCD共计59种。2006年,签订了3种(5册)图书的版权输出合同。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图书版权的引进与输出的逆差逐渐在缩小,但是不同类别的图书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仍被不同的难题困扰。笔者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医学科技图书版权输出为基础,浅谈地方科技社在医学图书"走出去"方面遇到的难题以及探讨一些可行的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图书版权的引进与输出的逆差逐渐在缩小,但是不同类别的图书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仍被不同的难题困扰。笔者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医学科技图书版权输出为基础,浅谈地方科技社在医学图书"走出去"方面遇到的难题以及探讨一些可行的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出版视野》2008,(1):13-13
2007年我市版权产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输出图书版权14种25本.比2003年版权输出翻了近两番。今年部分文广新局将挂版权局牌子,以加大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版权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1990~2000年十年间的图书版权贸易数量超过30900种,引进与输出的总体比例大约是5:1;在2001~2004年间,引进与输出的比例达到约10:1,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差.本文拟就我国近15年的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探究导致贸易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邸荣芬 《出版参考》2009,(16):18-18
本刊讯(记者 邸荣芬)截至8月10日,“第8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的征集工作已经结束,共收到来自150余家出版单位610种图书,版权经理人、推动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资料54份。与往届相比,图书种类和质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本届评选活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8月13日,第七届(2007年度)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结果揭晓。经初审入围的349种图书中,经过19位评委票选,最终评出优秀图书134种,其中,输出版优秀图书57种,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55种,引进版科技类优秀图书22种。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中国政府意识到版权输出的重要性,积极推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对版权输出大力扶持。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把版权输出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但就目前我国版权贸易的总量而言,还是引进多,输出少,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2001年~2010年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版权贸易逆差严重、版权输出乏力一直是我国出版人心中的隐痛。对此,我们不能靠降低版权引进的数量或者减缓引进的速度来解决,只能大幅增长版权输出的数量,提高输出的速度,逐步减少逆差。加强图书版权输出,不但对于我国出版业在国际图书市场立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更关乎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