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天辰 《科学大众》2011,(1):10-14
在寒风呼啸的冬天,暖和的大衣,毛衣,围巾等防寒用品必不可少。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哺乳类和鸟类,体内食物消化会释放出热量来维持体温(这样的动物称为恒温动物)。但是,在寒冷的冬天,体表的热量会大量散失,使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2.
正裹着暖和的被子,躺在舒适的床上睡觉,在冬天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但这仅仅是我们人类才能享有的睡觉方式,在动物界是完全不行的。野生动物们时刻都要警惕周围有无外敌侵袭,事实上,它们无法好好地睡上一觉。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更是如此,它们如果静止下来睡大觉,甚至会无法呼吸!对动物们来说,睡觉不仅仅意味着休息,更关乎着生存。所以,它们需要运  相似文献   

3.
读者互动     
月球上是没有大气的,故不会发生光的折射和散射,那么阳光直射月球表面,我们在上面就可以一脚跨在明部,一脚跨在暗部了吧(指站在昼夜半球交界线上)?月球上没有大气,也就不会有温度的传导,所以夜半球异常寒冷,昼半球异常炎热。如果站在昼夜半球交界线上,会觉得一边身体热得像火,另一边身体冷得似冰吗? 人会出现一边热得似火,一边冷得像冰的情况,但不会立刻感觉到。月球上没有大气:也不会有热量的传导,身体周围没有介质来传递热量,所以热量不会很快散失。但是热量还可以以辐射的形式流失,人的体温会慢慢下降,就会感觉到冷。  相似文献   

4.
冯云 《百科知识》2011,(9):39-40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己成为今天人类保护动物的一句经典语句。如果从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和生物多样性来看,有效地保护动物,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2005,(7):40-40
人类天生就有抵御寒冷和潮湿的本性,使人的体温保持在37℃。一般而言,过剩的热量仅有10%是通过呼吸排出的,其余的90%通过皮肤排出。  相似文献   

6.
万物萧条、寒风呼啸的冬天,如果有一个热量充足的暖宝宝,该多好啊!这期,英子姐姐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个自制暖宝宝的方法,希望这个暖宝宝在寒冷的冬天能给大家带来无尽的温暖。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知道,许多动物到了寒冷的冬天都要冬眠,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呢?人类为何没有进化成可以冬眠的动物?是否可以通过技术诱导绝症病人进行类似冬眠一样的"休眠",或者使未来飞往遥远星球的宇航员进入休眠状态,以便在沉睡中度过漫长的旅途?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动物的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  相似文献   

8.
以前,我总认为冬天如果下了大雪,那么这个冬天一定就会很寒冷。但经过这个寒假后我发现,下了雪的冬天也能很温暖。  相似文献   

9.
冬天来了,雪花飘了起来。小璐穿着厚厚的棉服,正窝在家里看电视。寒风从门缝间穿过,呼呼作响。坐着一会不动,小璐就感觉自己的脚很冷,不得不打开空调,让房间内的温度提高一些。人类过冬,有空调、暖气,有坚固的房屋,有厚厚的羽绒服,还有充足的粮食。寒冷的冬天,动物们又是如何度过的呢?小璐经常为野外的动物们担忧。其实,对于动物们来说,每一个冬天,对它们来说都是一场生死战役,只有在这个战场上存活下来,才能继续自己的繁衍生息。想知道动们的生存之道,请看——《动物们的冬之战》。  相似文献   

10.
在寒冷的冬天,每当下雪,清洁工人会用撒水车向雪面上撒上盐水,目的是使雪溶化得快一些。我们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水在0℃时就会结冰,但如果在水里面溶有某种物质的话,比如糖或者食盐,水的冰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人类来说,在环境温度变化一定的情况下,平均体温的提高会消耗掉更多的能量。如果平均体温降低,机体的反应速度和运动能力也会大大降低。于是就存在一个最佳温度,能使这两方面达到最优值,而人类最终选择了37℃。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家里养了一只小宠物狗,放学后它就会摇着尾巴屁颠屁颠地缠着你,让你陪它玩,你能感觉出来它的兴奋吗? 动物有感情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动物们是没有什么情感的,没有像人类那样喜怒哀乐的丰富情绪。但是现在,人们开始改变这种看法了——动物们也拥有丰富的情感,它们也会表现出喜悦、失落、愤怒、恐惧。  相似文献   

13.
问读者     
正2016年第8期梦灵读者问:如果地球上除人类外所有动物瞬间消失了,只留下人类、植物和微生物,会发生什么?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人类、植物与微生物,那靠动物授粉的植物就会因为没有授粉者而消失,而依靠这些植物生存的微生物(如在豆科植物根部生活的根瘤菌)也会相应消失;没有了蚯蚓的粪便和蚯蚓松土,土地就会变得贫瘠且不适合植物生长。随着植物的大批消失,地球的温度会不断上升,人类就会因为饥饿、缺氧而灭绝。  相似文献   

14.
正看过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吗?如果看过的话,你一定不会忘了死在雪地中的雪豹达娃,其实达娃并不是个例,根据科学家统计,自然界中有70%的野生动物都熬不过寒冷的冬天。然而,严寒虽然可怕,人类却依然找到了各种对付它的办法。与严寒之间的一场场生存斗争,书写在了人类进步的每一个脚印上。火,人类御寒的第一法宝  相似文献   

15.
在寒冷的冬天,如果在家就能享受那份安逸与舒适,又何必非要出门遭罪呢? 这里精选的20款顶级产品会让你在这个冬天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16.
正妈妈们最担心孩子在睡觉时因为踢被子而着凉,但一项研究发现,我们睡着时将脚伸到被子外面这一做法似乎是合理的行为。人类为了能够进入深度睡眠,需要降低1℃左右的体温,而肢体末端是人体散热量最大的区域,因此当我们进入睡眠状态并且热量逐渐集聚在被窝里时,灵活的手、脚则可以通过接触被子外面的空气来散热。但是到了寒冷的冬季,同学们还是不要太贪凉得好。  相似文献   

17.
科技快递     
如果地球上没有雪如果没有雪,世界会变成怎样?不能滑雪、不能乘雪橇……但除了失去这些冬日里的运动乐趣,还有更让人忧心的事情。根据科学家最新的计算机模拟预测,一旦失去雪,地球的平均温度将会上升0.8摄氏度。气候学家介绍说,雪能明显影响气候,它有给地球“降温”的作用,比如反射太阳光,比土壤更加有效地辐射热量。不过,积雪却会使得地表局部温度上升,因为积雪相当于将地表与空气隔离起来,像“棉被”一样将本应扩散到空气中的地表热量束缚住。变色围巾在寒冷的冬天,如果你不太擅长衣物搭配,是否会为了围巾颜色与外衣不相称而烦恼呢?日本科…  相似文献   

18.
正寒冷的冬天来了,我们可以通过多穿衣、开空调等方法驱走寒冷,使身体暖和起来。可是,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无法享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它们又是如何应对这寒冷的冬天的呢?尤其是昆虫,冬天之前,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苍蝇和蚊子"嗡嗡"地叫着,蚂蚁在四处爬行,蚱蜢在跳来跳去,蝉在鸣叫……但是,一旦气温开始下降,冬天忽然而至,这些虫子似乎都消失了。当天气变暖时,它们又会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是不是都很好奇:冬天,它们都到哪儿去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看看动植物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季的吧!  相似文献   

19.
人的正常体溫是37度左右。如果外边的气溫低于人的体溫,我們的身体就要向外边放热。冬天我們的皮膚同外界的冷空气接触,体溫和气溫相差很大,身体向外界散热很快,这时候我們就感觉寒冷。所以說,寒冷的感觉,是因为身体向外界散失热量而引起的,在單位时間內散失的热量愈多,就愈感觉寒冷。人体向外界散失热量的方式有三种:輻射、傳导和对流。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后面兩种方式。空气和棉花是最难傳导热量的物質。但是我們不能用一層固定的空气把人包裹起来,因为空气是会流动的。人光着身,会因为空气的流动而丧失很多的热量。棉花的纖維间有許多空隙,就好像許多小袋子一  相似文献   

20.
坚强的动物     
正动物能多久不进食?能多久不喝水?它们的生存极限究竟如何?再饿,也忍得住就忍受饥饿这点来说,多数动物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不仅仅是那些可以让身体深度休眠的冷血动物们,耐饥高手中也不乏很多鸟类和哺乳类的热血动物。帝企鹅是鸟类中的耐饥高手。孵卵期间,帝企鹅(通常是爸爸)经常需要在零下70℃的低温下饿着肚子站立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