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杜飞 《沧州师专学报》2006,22(3):99-100
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在中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当然它还处在一个不是完全成熟的时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西方表现主义诸流派的同时注意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引进与再造,它对平面化语言的运用和对东方水墨气韵的借鉴都是很有益的探索。当代表现性油画表现人本性、情感化与自由感在本质上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它是当前中国油画艺术现象的重要组成,是不可替代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面对世界艺术,中国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发展变革中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话语权".而艺术审美形态的发展变革必然会与地域、时代文化艺术表现和追求相对应.在学习和继承西方油画肖像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会中国优秀的本土文化使之具有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是中国油画肖像艺术语言现阶段需要探索的问题.而辩证的运用"写实"与"表现"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所产生"表现性写实"语言是置身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探索出的具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个性化绘画语言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的探索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开拓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油画的表现性语言探索,是一个继承、引进、发展的过程,是建立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血脉联系的文化精神,是构成中国油画语言的特色.中国的表现性油画作为中国油画的重要画种,对其语言的探索是必要的.在对它的探索之前我们应对世界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作了解,这样才能在探索中更好的理解它.因此,在中国的表现性油画发展中,不仅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还要借鉴外来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4.
面对世界艺术,中国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发展变革中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话语权”。而艺术审美形态的发展变革必然会与地域、时代文化艺术表现和追求相对应。在学习和继承西方油画肖像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会中国优秀的本土文化使之具有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是中国油画肖像艺术语言现阶段需要探索的问题。而辩证的运用“写实”与“表现”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所产生“表现性写实”语言是置身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探索出的具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个性化绘画语言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的探索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开拓性。  相似文献   

5.
古典油画是油画中最具有贵族气息的一种,其中以风景见常.原本来源于西方的古典油画绘画技艺流入中国之后,中国的艺术家们取其精髓,将西方的古典绘画技巧融入了中国式的创作和构思,使得画面别具特色,别样额风格样式受到了国际艺术市场的认可.本文就古典油画艺术价值如何融入中国人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此通过艺术生命能量的自然释放,提升人类自由的本质境界和人的精神、本质的自然外化和映射境界.  相似文献   

6.
纵观西方绘画演变与发展的历程,油画色彩的演变可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色彩成为油画艺术表现的重要灵魂和核心元素所在,它能够直接传达出油画语言力量和艺术魅力。从色彩的演变总体来看,是从单一到多彩、从表达平静到激情表现、从被动客观到主动表达。在这期间,色彩本身的随意、自由、表现性等,成为了画家的最高追求之一。  相似文献   

7.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转型,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表达形式,传统的油画艺术受到了挑战。从电影、摄影与油画的关联、影像与油画的本质,以游走于摄影、电影和绘画之间的两位艺术家的艺术道路为剖析,探讨了油画艺术的多元表达形式,分析了油画与现代多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融合可能出现的导向问题,提出了对电影与油画、摄影与油画融合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油画作为异质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传播与移植在与东方化的碰撞与冲突的同时,也开始经受中国传统化与民族审美心理的整合。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和整体地被评价的,否则就有可能失去其原有的价值或发生质的变化。中国油画如果脱离了中国化情境和民族审美心理,就只能永远步西方油画之后尘。确立中国传统化地位,深入研究与了解东西方艺术的本质特性,建立具有民族审美心理的美学思想体系,是中国油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9.
油画创作是西方艺术表达的主要方式,传入中国以后,从"艺"与"术"结合的角度来看中国油画创作,最不容易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迷失艺术家自身的地位和方向,当真正的从"术"的手段达到"艺"的精神的时候,才是艺术之本质,二者切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我国艺术先辈对油画的学习经过了长期曲折的过程,为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后终于形成了艺术繁荣期.20世纪80年代"新古典主义"和"乡土现实主义"油画的崛起,使得中国写实油画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逐渐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11.
《莆田学院学报》2019,(3):59-63
简述被誉为福建油画界"三驾马车"的谢意佳、高一呼、林以友三位画家的生平。从油画作品与美学理念的视角考察三位画家的油画风格,研究探讨三位画家如何确立自己的艺术理想,指出他们艺术追求具有共性与个性的双重特点,在艺术创作中呈现出写真的写实性与表现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油画作为西方艺术的一种表达形武,既然伴随着历史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何不找到一种"适合"自己文化出路的语言呢?或者说在国际艺术里面能找到一种更加契合中国本来文化的艺术形式,使之能更早地加入到国际文化交流之中.随着中国经济日程的逐步国际化,中国油画艺术中的问题也在当下凸显出来.油画艺术的国际化日程也放到了桌面.那么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方向究竟在哪里?这的确是个需要严肃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油画家一方面受西方油画的影响 ,在艺术语言上寻求与西方对位 ;另方面又受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思维的影响 ,主观自觉地力图摆脱艺术殖民地痕迹 ,在艺术语言上又呈现出与西方不对位的势态 ,构成了中国油画风景发展的复杂状况 ,从而表现出中西文化对中国油画风景发展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写实油画,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经过几代画家的不懈努力,已具备了本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与精神品格.讴歌人类文明、尊重传统文化、强调人文精神、注重生命体验、关注真切情感、提倡科学态度、崇尚严谨方法、完善艺术语言、追求精品意识,使弘扬写实风格的艺术家们对艺术本体、社会与人生观察有了比较成熟的表达方式.通过写实油画,也反映了社会活动和人们精神与品格的真实,显示出艺术家对"写实"这一艺术方式的执著追求和具有深刻的"中国风格"的人文体验,表明饱含技术与思想含量的这一艺术形式与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底蕴有着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在接受西方现代美学观念的同时,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氤氲中获取灵性,在笔筒意丰的造型中追求意境的深远,体现出中国表现性油画特有的东方神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油画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时期,慢慢的将西方的艺术与中国的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进一步的融合,本文就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的民族化的进程与表现做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国油画的由来及衍变,通过对几代中国艺术家在油画民族化道路上的探索,指出要让中国油画这一艺术形式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与时俱进,由此来推动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绘画被称为“造型艺术”,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绘画艺术属于二维空间的艺术,以再现为主,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表现性;绘画艺术的题材非常广泛,一切可见的、或者可以转化为视觉形象的均可入画。以水墨为代表的中国画与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画大异其趣,具有“以形传神”与“模仿自然”的独特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油画表现性语言的产生和形成,首先需要作尊重自然、深入的研究自然。而又突破自然的束缚,并把自然中有利于表现的本质因素提取出来,加以充分的发挥和概括处理,以服从形式美感的呈现,服从表现的需要,并使其特定的艺术语言呈现最佳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常怀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6):144-144,F0003
常玉作为中国写意性油画早期的实践者,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中国油画发展史的跳跃性,一度被历史尘封,不被世人所认同.但是在世界绘画大变革的今天,常玉的油画艺术成就不再被忽视.当我们再品味常玉的油画艺术,会得出其为中国油画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该文主要从常玉油画写意性的形成原因,与中国传统绘画传承的具体表现这两方面进行分析,来诠释常玉油画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