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我国法律规定,所谓对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及特点,把全国人民关于保护儿童权利的愿望与意志集中起来,固定下来,从而转化为国家的意志,用以调整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及公民个人同儿童权利保护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指对儿童权利负有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关于儿童权利保护的各项规定,按照作为或不作为的要求,以确保儿童权利法律保护的实现。①第一,儿童的生存权。《儿童权利公约》规定,所有儿童,无论何种民族,何种…  相似文献   

2.
《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权利保护置于首要地位,为儿童权利的保护提供了普遍的法律标准,我国积极实施公约,使我国儿童的发展权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得到很好保障、儿童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儿童使用网络更便利获取信息机会增多、儿童参与权保障不断改善。但我国儿童发展权保障还存在不足,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保障儿童发展权的意识、完善相关法制和政策,强化儿童权利保护的管理体制和规划,完成余下的"普九"任务,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儿童教育质量,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儿童参与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妇女和儿童在家庭暴力中的权利保护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儿童权利公约》首次对儿童人权进行定义,各国对于家庭暴力事件中受害儿童的保护和法律规定也日趋完善。本文结合国际社会对于家庭暴力中儿童人权维护的法律实施措施,反观我国在维护家庭暴力中儿童人权的现状并给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儿童游戏权利的保护是关乎人类文明建设以及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命题.通过《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署,可以用法律的形式确立儿童的游戏权利,但考虑到我国儿童游戏所处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其游戏权利的保护仍不容乐观.从社会文化整合视域出发,为了保障国际公约中儿童游戏权利的实现,需要在我国社会层的价值导向下依据机构层的微文化环境,同时...  相似文献   

5.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对儿童权利保护的内容和普遍法律标准,1992年4月1日,该公约在我国生效。在《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儿童的权利,指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及参与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世界《儿童权利宣言》颁布至今已经整整50年了。我国作为世界《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迄今为止在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与进展。本文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立法领域就儿童教育权的保障问题通过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儿童权利公约》自批准以来,我国行政法律部门在履行公约义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方面与公约的规定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为了更好地履行公约义务以提高儿童权利保护的水平,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级行政立法并进行执法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救助安置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河南模式" 遵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以儿童权利为本位,坚持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平等和无歧视原则,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切实保护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保障了儿童的权益,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作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我国有着较为完善的儿童保护法律体系。但近来校园虐童案时有发生凸显法律空白。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儿童虐待防治的立法现状,分析目前儿童虐待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为完善儿童虐待防治的配套法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2006,(1)
重点关注——《儿童权利公约》 旨在建立保护儿童的国际标准,以防止儿童被忽视、受剥削和虐待。公约 将“儿童”界定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 《儿童权利公约》共54条,实质性条款41条,规定儿童应该拥有最基本的 权利可以概括为四种,即: 生存权——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相似文献   

11.
《儿童权利公约》对我国幼教工作者来说也许不够熟悉。这是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一个保护儿童权利的国际法律文书。《公约》要求所有缔约国保障未满18岁儿童的合法权利,我国作为缔约国之一,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庄严的承诺。1991年3月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  相似文献   

12.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儿童权利公约》为世界儿童的生存、保护与发展制定了一套全面的国际法准则。文章系统地探讨了《儿童权利公约》产生的背景、制定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尤其是深入地分析了该《公约》在我国实施过程中的成就与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儿童们自己的节日。父母、老师、儿童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在和儿童们一起欢庆“六一”的时候,是否想到尊重并帮助儿童们实施他们的基本权利——参与权呢?参与权是儿童们拥有的四大权利(生存权、保护权、教育权、参与权)之一。参与权是指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同生存权、保护权、教育权一样,这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赋予儿童的基本权利。父母、老师等成人应当重视和尊重儿童的参与权。在讨论涉及儿童问题时,  相似文献   

14.
俞可 《上海教育》2014,(35):55-55
人,生来享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儿童概莫能外。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以第25号决议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并以上述四大权利名垂史册。今年是该公约出台25周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发布55周年,也是国际儿童年设立35周年及全球首份《儿童权利宣言》(《日内瓦宣言》)诞生90周年,还是萨蒂亚尔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李连宁1990年儿童问题世界首脑会议以来,为实施《世界儿童权利公约》,我国加快了有关儿童权利保护方面的立法。特别是在儿童受教育权保护方面的立法。在80年代制定了《义务教育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和留守儿童的实地采访、学生的日记及其他材料的分析,展现了民族地区部分农村儿童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危机。虽然政府做了很大努力,解决了不少问题和困难,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儿童权利公约》已经在中国批准生效15年,为了保障《公约》规定的儿童受其父母照料的权利和儿童的受教育权,建议政府改变经济效益优先的办学思维,采取各种举措保障民族地区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并且在制定实施各项政策和法规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公约》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17.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对儿童权利保护的内容和普遍法律标准,1992年4月1日,该公约在我国生效。在《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儿童的权利,指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及参与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是我国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30周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教育专家呼吁站在“儿童视角”以便“重新发现儿童”。这种儿童视角的本质是赋权儿童,而《儿童权利公约》正是其背后的法律基础。自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儿童权利公约》以来,儿童权利保护的四大基本原则——无歧视原则、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基本权利原则和尊重儿童观点原则,已经体现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文本之中。但是,这些原则有没有真正被老师内化理解?有没有真正体现在每一所幼儿园的实践中,成为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切实力量?  相似文献   

19.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今天的儿童是明天社会的主人。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儿童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国际法上具有约束力的关于儿童权利的规定。我国于1990年8月29日在该《公约》上签字,1992年3月1日《公约》在我国生效,使我国成为公约的第110个批准国。中国多年来致力于通过立法来保护儿童的合法利益,进而使儿童权益的保护法制化、规范化。中  相似文献   

20.
增强儿童权利保护意识,全面认识教育职能——关于进一步促进《儿童权利公约》在我国实施的思考●刘焱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1990年1月,我国成为第一批《公约》签约国之一,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对儿童权利保护的庄严承诺。几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