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挤公交     
来了!来了!终于等到803公交车了。众人开始你推我挤。啊?车里这么多人!虽然公交车还没有停下来,正缓缓驶进车站,但已经能瞧见车内是相当拥挤,而我身旁还有一大群正在往车上挤的乘客。我犹豫了,上不上呢?上吧,这么多人,下车时大概都被挤成面条那么细了吧?不上,说不定后面的车更  相似文献   

2.
唐文亮 《教育文汇》2006,(11):32-32
公交车终于在我焦急地等待中缓缓驶来,车上人很挤,上下班人流高峰都是这样。车门打开,没有一个下车的乘客,我只好硬着头皮勉强挤进车内。“唐老师,请到这边来!”刚刚站稳,就有声音在车厢内飘飞。我没对这声音在意,也许是有学生在叫自己的老师,而那位老师也正好姓唐,况且这条路线的沿途没有我教的学生。“唐老师好!那边有学生在叫您。”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飞机     
我国科学家研制的“绿色先锋”,是最新式的太阳能无人驾驶飞机。用太阳能做飞机的动力,真是太棒了!太阳能光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带动飞机发动机工作。有了“绿  相似文献   

4.
和儿子上了公交车,车上不算很挤,但已经没空位了。公交车司机开车很鲁莽,路上平顺且无人拦车时开得溜烟地快,碰到转弯和站口时就来个冷不丁的减速。我一手抓紧拉环,一手抓紧儿子的胳膊,儿子则抱紧了我的腿,我们就这样来回在车厢里晃荡了两站,终于等到旁边座位上的人下车,我赶紧捡了便宜似的把儿子推到座位上占住,然后自己也挤着坐下。  相似文献   

5.
夏天很炎热,万物都显得死寂一般。我极不情愿地挤进一辆连中间过道都站满了人的公交车。 在车内,却有一道不能容忍的“风景”。一个约摸十六七岁的中学生,他的座位上分明写着“老弱病残孕专座”,而他看起来是健康的。他耳朵里塞着耳机,耳机的另一头在衣袋中,显然是mp3。他手中端着一杯冰镇可乐,  相似文献   

6.
大家好!我是“不文明”之旅的导游。这一次,我要带大家经历一次匪夷所思的“不文明”之旅,让大家开开眼界。 首先,我们来到“抢座汽车”站。这里所有的汽车都没有座位,有的连车盖都没有,成为敞篷汽车。原来,这里的人们从不让座,都是争先恐后地抢座位,就连孕妇和老人也不会有人让座,结果汽车就被挤成了这样。这样的汽车怎么坐呀?我们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相似文献   

7.
请同学们回到教室,准备上课……"啊!终于上课了,我以前怎么没发现学校这讨厌的铃声原来是如此美妙!我可怜的耳朵,都快被身边这近100分贝的噪音吵聋了。咳咳!至于我为什么会这样,现在就来告诉大家。昨天早上,我正坐在座位上低头沉思:  相似文献   

8.
前儿天,笔者在244路公交车上亲眼目睹了这样—件事:当车行至惠工广场车站时,上来一位青年妇女,她的身后跟着—个比她稍高的、满睑稚气的少年,一看就是母子俩。当时车内乘客很多,全车只有笔者前面还有—个空座。那位青年妇女快步抢到空座前,招手让那少年坐到了座位上,而她则站到少年的旁边。上车的人越来越多,好多人只好站在过道中间,也包括那位让座给自己孩子的青年妇女。汽车开动后,虽然到各个站点仍有下车和上车的人,但那位青年妇女始终没能得到座位。40左右分钟的时间里,她的孩子没有起身给她让过一次座位,而是心安理得地坐在座位上与她交谈。她也是无怨无悔地与孩子交谈着,眼中流露出舔犊情深的目光。这种情形直到母子俩在展览馆车站下车后才从笔者的眼前消失。  相似文献   

9.
一、感谢“倔老头”给我们上了一课 暑假里的一天,宜宾8路公交车起点站前发生了令人难堪的一幕。 “老人不松手,有10多分钟了。”据现场市民介绍,一位白发苍苍、手拿拐杖的老人,上了8路公交车后,看到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上已经坐了人,其中还有一些年轻人,但没有人主动站起来让座,便在公交车准备开动时,突然走到车门前下了车,说“没有人让座位,就不准公交车开走。”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我正在做实验,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王博士。他说:“朱健博士,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汽车的需求量也多了,交通更拥挤了,我们几个博士一起研制一种新型智能汽车吧!”“好!”我爽快地答应了。经过几个月的研究,第一辆智能汽车终于诞生了。第二天,我高高兴兴地开上智能汽车去上班。看着这种新型汽车,路上好多人都想搭我的车,一下子车厢就被挤满了。我急忙按了一下上升键,智能汽车立即变成了上下两层,所有的人都坐下了。我们一车人上路了。可能昨晚太高兴了,没睡好觉,我有点困了。突然,我的座位在晃,屁股像被针扎一样,我一下清醒了。旁边…  相似文献   

11.
徐睿 《新作文》2014,(4):19-19
今天下午,我正玩得起劲,累得直冒汗。突然,一辆车开了过来。仔细一看,爸爸坐在驾驶员的座位上,妈妈坐在后面。哦,原来是我家的车。嘿嘿,奇怪的是妈妈的头发“变身”了!在外婆家,我终于看清楚了妈妈的发型,真像一个“大怪兽”。  相似文献   

12.
谁掉的钱     
我终于来到了梦城。我在梦城要办一件事,要找的单位在北郊。我在街上找公交车站牌,转了几条街都没发现哪有站牌。突然一辆511车向我驶来,我本能扬了扬手,511车"嘎"的一声停在我面前。原来梦城没有公交车站,公交车是招手即停的。车上没座位,人很多,我只好站着。突然一个急刹车,我身子朝前一趔趄(lièqie),碰到了一个中年男人。中年男人瞪了我一眼:  相似文献   

13.
不方便,连散步都要拄着拐杖。找拄着拐杖上了公交车,没想到车上十分地挤,也没有谁给我让位,唉,这么挤谁会把宝贵的座位让出来呀?于是,我只得挤在人群中站在了那儿,更不幸的是公交车司机一个急刹车,害得我差点摔倒,吓得我出了一身汗……这时,我终于被惊醒了,再一看,还好,我还是一个活泼快乐的小孩子,还是年轻好啊!  相似文献   

14.
爱的春风     
爱的春风,吹出一种和谐——“各位乘客请注意,哪一位愿意让一下座位给这位老太太,谢谢!”售票员的声音在车厢内回荡,却无人动身让座,“各位……”售票员的声音依旧在回荡,可是……五分钟后,一位断腿的小伙子起身站立:“老太太,我扶您,您坐我的位子吧!”此时车内寂静无声,多的只是惭愧和赞许的目光。  相似文献   

15.
先看例句1:①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②但终于没有进学,③又不会营生;④于是愈过愈穷,⑤弄到将要讨饭了.(《孔乙己》)这个多重复句上了某份试卷,就其层次的划分,有多项答案要学生选择,其中包括以下两项:查标准答案,正确选项应是“甲”,但学生答“乙”的也不少.而且答“乙”的学生不肯认输.一个考生理直气壮地争论:他认为孔乙己“愈过愈穷”和“弄到将要讨饭了”的原因,是②(终于没有进学)和③(又不会营生),与①(原来也读过书)毫不相干.他认为这是一个以“但”字定局,一重关系属于转折的多重复句,概括的意思是:“孔乙己原来也想通过读书应试的路子去做那一朝富贵了的人上之人,但是他失败了—一终于因为②③竟落到了④⑤的境地”.他坚持,只有“乙”才能准确体现全句的逻辑关系.我高兴地赞道,“奸!分析得好!”  相似文献   

16.
一次秋游     
今天,我带着班上那一帮淘气的小鬼去南山公园秋游。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带这么多孩子外出,因此在秋游前,跟他们讲了好多好多的注意点,真是千叮咛万嘱咐,生怕他们会闹出点什么事来。当秋游终于结束,送完所有的孩子后,我一人坐在办公室发呆。回忆起秋游路上的点点滴滴,我忽然发现越来越爱他们了!记得去的时候乘车,那帮小鬼蜂拥而上。我是最后上的车,本以为他们肯定在抢座位,可上去后,我却发现大部分同学都站着,大部分的座位都空着。我说“:这么多座位空着,挺浪费,靠座位旁边的同学赶紧坐下,马上就要开车了。”可男生的回答是“:女士优先!”女生的…  相似文献   

17.
1955年12月1日,美国一位叫罗莎·帕克斯的中年黑人妇女乘坐市内公共汽车时,在车内灰色地带的座位上坐下。当时的美国南方还在实行种族隔离政策,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在公交车上必须严格区分白人区和黑人区。车上有一个灰色区作为过渡空间,灰色区的座位优先给白人使用。当帕克斯坐下时,后面又上来了白人。她不愿意起身给白人让座,从而被控告违法,并被处以14美元的罚款。美国黑人的愤怒之火终于再也无法压抑地爆发了。在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的领导下,黑人以及有良知和教养的白人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反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他们不仅在南方各州进…  相似文献   

18.
“铃……”,悦耳的铃声命令我们回到座位上坐好。一会儿,庄老师严肃地走进教室。“同学们,你们说它像什么?”她边问边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一个圆。顿时,同学们议论开了。我坐在座位上暗暗盘算着,这庄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像鸡蛋!”有的人摸着头说;“像黑洞!”有的人跳起来说;还有的人在座位上边思考边说:“也很像光  相似文献   

19.
我赢了!我终于说服了妈妈!我终于可以当一名江海的小记者啦!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老师发给我们一张单子。我打开一看,原来是《江海晚报》正在选拔江海小记者。我想,上次班里只有陈佳溢一人过了一把小记者瘾,这回我也要抓住机会,感受一下当小记者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人间重真情     
早晨,我乘830路公交车去上学。由于时间很早,车内人还不多,我挨着一扇车窗坐了下来,打开车窗,一缕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我身后的座位上坐着一对青年男女,离我不远处坐着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看样子是妈妈送孩子去上学。我仔细地打量着小女孩,她看来也就八九岁的样子,长得秀美可爱,她不停地和身边的妈妈说笑着,不时还发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