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小幽默     
<正>买空调售货员:大爷,你想买点啥?大爷:天热啊,我想买台空调。售货员:你老想要啥牌子的?大爷:啥牌子都无所谓,只要效果好。售货员:"中央"空调怎样啊?大爷:那不行,我那房子本来就小,中央再放上一台空调,多挤啊。姑娘,有没有放边上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浮世绘     
老婆,自从你给我换了肾,我特想吃巧克力。你从前从不吃巧克力的啊!只是一部电话,温柔点!老师,我昨天没来上课!救人啊,垃圾站塌了!二拇脚趾长,不养爹和娘!  相似文献   

3.
新闻浮世绘     
北京一名为,“大头娃娃”的奶饮品,受阜阳向题奶粉牵连。瞧这孩子脑袋大得多吓人啊!喝奶粉喝的吧!肯定是!这奶粉可不能买!这个奶粉跟安徽的毒奶粉不一样的……我跟你结婚!您不是要结100次婚吗?我们帮你达成心愿!我们是“正规院校”毕业的窃电专家!  相似文献   

4.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5.
康鹏 《新闻传播》2008,(2):61-63
2007年8月16日下午,济南市天桥区北坦街道办事处新菜市街居民郑承镇给我打来电话,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今天晚上的《新闻联播》要播出我的事迹了,你到时候可别忘了收看!”说着说着,郑承镇不由感慨起来:“唉!这么多年来,不容易啊!我能有今天这一步,都多亏了你啊!”听了郑承镇的这句话,一直跟踪采访报道郑承镇达7年之久的我也不由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5,(Z1)
难忘恩师金江寒文/刘俊华每年春节,我总要抽空到你居住的低矮的小平房看看你.同你坐坐,聊聊,道一声“新年好!”可今年春节,我还没来得及向你拜年,还没有握住你骨瘦的手问声“过年好!”你就不辞而别,匆匆地走了,而且这一句话也没留下.啊!金江寒恩师,你为何走...  相似文献   

7.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4,(3):27-27
妹妹:“我觉得,我有恐高症。”弟弟:“那你拿出来我看看r妹妹:“我说,我有恐高症。”弟弟:“是啊!你把‘证’拿出来啊!”  相似文献   

8.
那是1966年入伍后不久的一天,我正在操场上和战友们一起汗流浃背练格斗,连长一声吼,把我“请”出了队列:“团里召开通讯员学习班,我看你的小字歪歪扭扭写得还不错,你就去当咱连‘小兵记者’吧!”“我?不行不行……”当时震惊得我也记不清一连说了几个“不行”了,直逗得大伙轰堂大笑。可连长硬是虎眼一瞪:“军人的天职是什么?给我去!”我只好跑步赶到了团  相似文献   

9.
我是78年调到图书馆工作的,当时有人羡慕地说:“你可真到了福地,图书馆工作多好啊,既清闲又自在,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你这一辈子算行了。”听了这话我感到很不舒服,心想:我是个年轻人,考虑什么养老啊,再说领导把图书馆这样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怎能只图清闲自在呢?!事实上也是如此,任何工作你只要去认真对待它,就不会有什么清闲自在的,相反只有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才能达到工作本身对我们所提出的要求。粉碎“四人帮”以后,百业待兴,百废待举,图书馆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原冀鲁豫军区的一位老战友来看我,开头就问我离休前是什么职务,我说当编辑(因为离休前的副主编江没有正式下命令)。他忽地一怔说:“啊!怎么了,咱在冀鲁豫时你就是编辑,一直到现在未动呀!?”我说:“是啊,当编辑已经几十年了。”“你真有瘾,要我早不干了!”反过来他又说:“像你这样四五十年职务一直未动,一个劲地当编辑的,恐怕全国新闻战线也少有。”说到“瘾”,那真算是靠“瘾”,使我爱上了编辑工作这一行。如果再具体点说,这一行,就是“民兵”──民兵的宣传报道工作。的确,参加革命工作50多年来,我除做过…  相似文献   

11.
新闻浮世绘     
下了这么多年棋,最终还是我赢!我不服,再来一盘!多亏了你们难寻服务中心啊!我的宝马车灯才又复明了!耶!好多油啊!今年油钱都省下了!过奖了……这是什么?木乃伊?  相似文献   

12.
吻公主     
《出版参考》2004,(12):15-15
我去北海休假,当天晚上,当我要喝一杯啤酒的时候,你猜我遇到什么样的好事?——慈善募捐晚会,“上帝啊!”我对坐在我旁边的一个面像尖酸刻薄,胖得象柏油桶似的先生说,“我想,这恐怕不是举行什么舞会,倒象是要剥人的皮了。这个晚会所募得的款子将会装进谁的口袋?”  相似文献   

13.
夜深人静了,当皎洁的月光铺射到空空的教室里时,却听到了奇怪的悄悄话。 “哎哟!我的腿好痛啊,浑身快要散架了,想当初,我从货车上刚运来的时候,是一把多么新潮、漂亮的椅子呀,可是现在我的脸上却已经留下终生不能填补的刀痕了,我的腿快要断了,可小主人坐上去还整天地摇啊晃的。”椅子说着就呜呜地哭了起来。 “哎!椅子老弟不要伤心了,我的命运也不比你强。瞧!我不也成了大花脸了吗!左面写着小主人演草的题,右面画着小主人想像的外星人,中间有小主人考试作弊的英语答案和小主人……”还没说完就控制不住地也哭了起来。“憋死…  相似文献   

14.
“丁零零……”电话声响,我赶忙拿起听筒.“是祥科同志吗,你寄来的《新闻爱好者》每期都收到了.尤其是《邓拓与丁一岚的诗情》一文,我们几个都看了,很有兴致啊!你知道吗,邓拓和丁一岚的故事,胡老,胡开明知道得不少,胡老还是他们的‘红娘’呢?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来一趟.”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我请朋友吃饭,席间揶揄几位做法官的朋友:"都说你们是'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真羡慕你们的口福啊!"没想到他们几个却一脸无奈,倒出了一肚子苦水:"你以为我们愿意这样啊,现在吃饭都成了苦差事,不去都不行."这让我很诧异,不过回过味来想想也有道理,天天吃喝,换谁都会烦.  相似文献   

16.
晚饭后,我照常去洗白磁盆,正洗着,同队的一个同学过来了,她带着一脸笑意,神秘地说:“嗨!你‘小子’真行啊!你写的文章登报了!”当时真让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于是,我急匆匆地一路小跑,跑回宿舍,拿出近几天的《前进报》迫不及待地查阅起来,果然,我写的那篇《军校滋味》出现在报纸上,当时我真想高喊一声:“成功了!”人世间,每一次成功都要经历一番风雨。想想自己的写作过程也是如此。去年,我无意中翻开爸爸珍藏的一本剪贴本,让我吃惊的是里面各种体裁的文章都出自爸爸的笔下…  相似文献   

17.
冯颖 《中国广播》2017,(2):后插2-后插2
【战场音响 飞机,枪炮声 战士的呼喊声 播音员:那些出现又消逝的声音会帮助那些受伤的人们。 【振动的音响 报剧名:《振动》《振动》《振动》(由强渐弱) 【音乐 萨迪克独白(Sadeq):你们听我说啊!我和你们说话呢!听我说啊!我想和你们说说话!你们都听不到吗?谁都可以啊!不……我又忘了,我说不出话,他们听不见。  相似文献   

18.
我199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葫芦岛市档案局工作,在大学学的是档案管理,可算是专业对口。1991年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婚后丈夫总说我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是啊,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的东西我怎么能扔啊!再说像电视说明书啊、保修单、发票啊这些用得着的东西更不能扔啊。于是我想:何不运用我的专业特长来建立家庭档案呢?有了这一想法后,我就注意对家庭档案进行收  相似文献   

19.
常赞 《湖北档案》2003,(7):32-33
仲夏。夜深。一阵急骤的电话铃,惊醒了熟睡的张明智,他拿起话筒——“喂!”“喂,你是张明智先生吗?”话筒的另一端传来十分清晰的问话,看来这位先生正处亢奋状态之中,“我是呀,你是谁?”懵懂中的张明智有点模糊含混地问。作为一位著名的大鼓表演艺术家他常常会接到发烧友的一些电话,在武汉三镇,乃至湖北他是个妇孺皆知的人物,接电话本是不足为奇的,然而,然而此刻,未免太……“啊,张先生,我姓季,我现在正在听着你的磁带”得了,半夜聊上天了,这算哪一门  相似文献   

20.
高峰  了了 《出版参考》2007,(1):14-14
有一次。我请朋友吃饭,席间揶揄几位做法官的朋友:“都说你们是‘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真羡慕你们的口福啊!”没想到他们几个却一脸无奈。倒出了一肚子苦水:“你以为我们愿意这样啊。现在吃饭都成了苦差事,不去都不行。”这让我很诧异。不过回过味来想想也有道理.天天吃喝。换谁都会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