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现代化是各级各类学校孜孜以求的教育境界。欲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走出“教育现代化”的误区。误区之一:教育投入上重硬件,轻软件。不少管理者认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硬件建设,显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水平。实际上,这只是教育现代化的物化形式。过于迷信物质现代化往往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误区之二:管理体制上重形式,轻个性。不少学校强化教育改革,强化师生的管理规范化和程序化,使得学校教育实施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教育管理完全按照程式化的管理模式。这种极端化的管理,对教师…  相似文献   

2.
在2001年11月“21世纪教育论坛”苏州会议上,教育专家们围绕“国际化、数学化与基础教育”的主题,提出了“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这必将进一步引导教育体制改革,与国际先进教育体系接轨,从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分析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我们认为,管理因素应当是至为关键的,现代化的教育必须靠现代化的管理来保障和实现。本文拟从实践的角度对新时期的学校管理举例分析。一、实施教育思想的领导改革开放促进了国际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的深入探索和实践,人们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国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的确立,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也反映了我国的国情。其实,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应遵循这一思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就要求每所学校走上“信息高速公路”,在一个新的平台上考虑学校的发展,构建运作机制,走向现代化的征程。当然,我们要对学校教育的信息化作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准确地把握其内涵。笔者认为,“信息化”需要硬件支撑,但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软件系统,包括观念、思想、人员、资源、运作、文化等因素。因此,简单地…  相似文献   

4.
高校在经历了“非典”考验之后,应尽快建立起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机制和危机管理体制,实现“非常态”管理向“常态”管理的转变,以及“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有机结合,推进高校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实现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做到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学分制”教育模式在我校的实施,与之相应的一系列教学、管理体系应运而生,作为从事学生管理的教师来说如何在“学分制”下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进行高效管理的需要。更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怎样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化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实施个性化教育,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通行证”。但中国传统教育的“划一性”“封闭性”和“机械性”导致了个性化教育的重大缺失。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和完善物质条件是获得这一“通行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管理”已被推到了一个决定“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没有现代化的教育管理,就不能实现以管理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构想。全国幼教先进区之一的青岛市市南区多年来致力于幼儿园的管理研究,确立了“实施精细化管理,打造市南优质教育品牌”的工作目标,不断挖掘和实践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形成了“务实、精细、高效”的管理风格,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市南实验幼儿园作为市南幼教的领头兵,从制度建设、教学研究、多元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且把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延续和发展,成就了该园优质的创造教育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教育督导是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教育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握好一定的“度”。一、教育督导的地位作用必须合度建立和健全教育督导制度,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依法治教,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加强督导队伍,完善督导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进一步健全…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学和管理现代化进程中,教育信息化人文环境建设是前提,硬件运行环境建设是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核心,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和管理过程有机整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途径,必须正确处理好观念与技术、硬件与资源、教学与管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技工教育是一种职业资格教育,是与学历教育培养目标、发展方向不同的教育。在实践中,探索新的学生教育管理办法是技工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重视学生“情商”培养,深刻理解“教育”与“管理”的含义,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管理,是搞好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何洁 《职教论坛》2006,(1S):29-31
福斯特针对发展中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提出了“技术浪费”这一概念。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了我国高职教育存在严重的“技术浪费”现象并探讨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认为“技术浪费”的根源在于高职教育行政管理的缺失,尤其是行政权力划分的不合理.最后提出了最终消除高职教育“技术浪费”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CAI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高等教育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管理方式、学习方式都在悄然发生变化,更加具备信息化特征,这对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也提出了迫切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应适应时代要求,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时效。那么,如何正确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我区汉语教学改革服务,特别是开展CAI课什制作,加速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实现我区预科汉语教学从“规模型向素质型”的重大转变,这是摆在每—个汉语教师面前最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实施“蓝天工程”,依托信息技术,构建课外活动管理新模式,既是东城区教委实现在首都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这一奋斗目标的要求,也是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需做多方面的努力,其中首要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如“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三个面向”等对实现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的改革与完善必须同时解决“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方面的问题,必须研究如何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并认为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更新数学教育观念、体现中国国情与特色、注重教育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洲一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得到了较快发展,稳定的校园网络、功能强大的软件系统、内容丰富的学校网站,为新洲一中逐步实现“办公网络化、管理信息化、资源共享化、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农村中学普及和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7.
邢真 《天津教育》2003,(9):15-17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断发展的过程。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实现与发展,是学校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交互作用、有机结合的产物。这既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质优化过程,又是一个具有阶段性特征的过程。学校现代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使学校教育一要能动地积极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二要主动地适应青少年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的需求。讨论普通中学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有着多种不同的视角与层面,本文着重从教育行政管理的视角和层面提出一些建议。一、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是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促进人的现代化是…  相似文献   

18.
社会在变革 ,教育在发展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概念 ,是对“先进教育”、“一流教育”的时代整合。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没有尽头的目标追求过程。根据国内外先进教育的经验 ,教育现代化可解读为与时代特征相吻合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 :硬件建设 ,资源配置 ,软环境建设 ,教学支持系统高标准 ;高质量办学与高质量培养人才相统一 ;兼顾投资效益、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高效益治教。办好基础教育的“三高”定位亦如此。这是教育实现自身现代化变革的重要标志。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是 :面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教育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是源自西欧的现代化的“全球化”历史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后发外源型”现代化的特点,决定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只能是在“古今中西”多种异质性教育资源的冲突与融合中,通过国家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有机整合,从而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这一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一、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1.“单轨制”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单轨制”职业教育体系是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最显特征,它通过综合中学这一载体实施。尽管“单轨制”并非如其标榜的那样消除分轨,实现教育公平,但是其对于促进教育民主化、加速教育现代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