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电子出版技术进行着一场革命。出版行业的人们都记得,80年代中期,中国的出版行业开始逐步抛弃传统的铅字排版工艺,采用电子出版新工艺,这一变革被人们称作以“光与电”取代“铅与火”。就在这场变革开始后不久,第二次变革又拉开序幕。科学家们并不满足于电子出版技术已取得的成就,开始把目光瞄准彩色制版领域。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临近,两岸三地出版界尤其大陆与台湾间的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起来,从单纯的版权贸易到合作出版,再到数码化、资料库化的电子出版的合作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瞄准出版前沿科技,嫁接电子出版资源,正成为两岸三地合作出版的新趋向。 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传统出版业的革命,DTP(desk top publishing桌上出版)和CTP(Computer to plate电脑直接出版)技术的运用,使编辑出版和制作的生产模式发生了改变,而多媒体光碟及数码化的电子出版更使传统出版从载体材料和性能、生产模式、阅读形态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两岸三地的业界人士以一种崭新的出版文化理念,积极迎接电子出版  相似文献   

3.
中外电子出版业发展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内电子出版状况 相对于图书而言,电子出版只是刚刚起步.但从整体看,中国的出版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作为出版行业中的一支新军,电子出版市场成了出版行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出版物生产是现代出版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其一般过程大体由出版策划、编辑工作、出版物制作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尽管电子出版技术以及新兴的网络出版技术给传统出版流程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但即便是电子、网络出版,也依然离不开所传播内容的策划、组织、编辑加工以及内容的复制传播等基础操作环节,仍然被归人“内容产业”。当然,不同载体形式的出版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国度和社会环境中的出版生产活动,在具体实践中也会形成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教育和出版就是一对密切的结合体,两者协同发展,相辅相成。这种密切的关系发展到信息时代,则集中体现到教育电子出版这一课题上来,教育与电子出版的结合也具备了新的历史意义。一方面,信息技术为出版带来了电子出版及网络出版等全新的方式和手段,而电子出版在教育领域能够充分发挥其容量大、交互性强等传统出版所不具有的优势;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为教育全面  相似文献   

6.
何为数字出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4月,J.A.Urqart在卢森堡“科技社会的出版未来”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电子出版”(electronic publish-ing)的概念[5],一言概之:利用电子手段创建、管理、传播出版物的过程。电子出版经历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即告别“铅与火”的桌面出版(desktop publishing),集影、视、声于一体的多媒体出版及In-ternet出现后的网络出版(network pub-lishing)。网络出版作为电子出版技术的一种发展形态,其兴起源自检索工作的革命,在上世纪90年代主导了出版业的变革。2001年10月,Adobe宣布泛网络时代到来,“任何时间、任意地点、任何设备,可靠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中国版协电子出版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在湖北宜昌开的会。当时电子出版发展相当快,我们意识到新闻出版行业应该抓住发展机遇,即以图书司、科技发展司共同研究,首先给中央打报告,明确电子出版划分到新闻出版范围内,作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的一部分。电子出版起步阶段,技术力量大部分是在计算机公司,比如方正、希望。刚一开始,电子出版有些跨行业,也分不清出版单位与非出版单位,所以成立一个协会来协助行政机关,协调行业的发展很有必要。 当时,中国软件协会有一个软件出版分会,牵头单位是电子工业出版社。我们两个协会活动经…  相似文献   

8.
一、电子出版是重要趋势 在因特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应用日益深入和普及的今天,几乎每一个行业都在考虑因特网技术对自己的影响,而出版业应该是最为深思和担忧的行业之一。Internet技术不仅在生产上改变着传统出版流程,在阅读习惯上改变着读者,而且在商务形式上也在逐渐渗透传统出版业。传统的出版业面临着比当年广播、电视诞生时对其产生的影响更为严峻的形势。 在传统出版流程中,承担各个环节工作的人担当的角色不同,技术要求不同,因而对因特网的理解和受到的激励或冲击也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电子出版对任何一…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与数字出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正在给新闻出版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其中"数字出版"这一概念日益凸显,备受行业、学界关注.数字出版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和新兴的数字出版媒体.事实上,在今天纯粹意义上的传统出版已不复存在,即使纸质出版物,其出版流程电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凤兰 《出版广角》2005,(11):70-72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所发生的欧美国家出版企业合并、联营的狂热中,科学-技术-医学出版正在经历着一个企业联合和重组频发时期。科技的进步、电子出版手段的使用给科学-技术-医学出版社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电子出版事业从起步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十年间,我国电子出版事业渐具规模,全国专业电子出版社发展到110多家,拥有千家电子出版开发制作单位,年出版电子出版物数千种,年增长率近100%。从技术水准和和质量水平上考察,十年来,中国电子出版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密切紧跟国际最先进技术,且在技术运用上日臻成熟。中国选送的电子出版物作品在“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国际大奖赛中连续5届获得最重要的奖项,显示出了国内电子出版的非凡实力。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电子出版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年,中国的电子出版事业累计了可观的数量,沉淀了宝贵的技术,积攒了大量的资源。而十年光阴匆匆,如白马过隙,新的发展课题又摆在行业的面前。本刊“深度点击”推出一组“中国电子出版十年”文章,回顾与总结电子出版的发展历程,希望对行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我们开展电子出版工作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开展电子出版工作的做法江苏出版总社陈生明江苏省出版总社从1993年初开展电子出版工作,采取开发电子读物和建设技术系统同时并举,社内外技术力量相互配合的方法,较快地生产出了一批多媒体电子读物,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多媒体电子出版发展、兼顾音像出版等...  相似文献   

13.
2010年至2011年,韩国政府积极与出版行业良性互动,制定扶持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成立相关机构,培养紧缺人才,为加快电子出版产业的发展步伐打下基础。全方位加大力度1《.电子出版产业培育方案》韩国政府扶持电子图书出版的举措之一,就是在2010年制定了韩国《电子出版产业培育  相似文献   

14.
一、“实话实说”——电子出版的过渡性特点 产业的过渡性。电子出版作为图书出版与网络出版之间的过渡性载体,随着产业的升级与科学的进步,面临着产业定位的难题。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IT行业美丽泡沫的消退,电子出版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困难,利润低下、产品减少,市场混乱、行情低迷。目前电子出版的制作、出版、销售三者严重脱节,有制作实力的单位没有出版权力和销售网络,有出版权力的单位缺少技术实力和销售经验,有销售实力的正规军斗不过地下活动的游击队。由于企业的频繁进入或退出,造成产业链条残缺不全,形成不了…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出版业的发展经历了3次技术革命:一是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二是激光照排技术的出现;三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出版技术的出现。伴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版业经历了从桌面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游戏出版到手机出版等不同的阶段和形式。可以说,目前出版业已成为应用数字技术最为广泛的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与网络技术逐渐占领传统出版业阵地,这一变化对于整个出版行业的影响日益突出,也形成了许多挑战和影响。本文简要分析网络出版和电子出版对传统出版形式的挑战和影响,希望可以为出版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子出版》创刊于1996年,截止2001年12月已出刊30期。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电子出版》于2002年10月改名为《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中国电子出版》改名为《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出版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变革。电子出版正是这种变革的产物,它最早产生于欧美,今天电子出版业在欧美已形成了相当规模。日本的出版业近年来也正在努力开拓这一新领域。作为一种新的出版方式、信息产业的一支新兴力量,电子出版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正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9.
电子出版是一项新型出版业务,其业务内容与业务模式都有别于传统出版,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目前对电子出版工作的认识存有几种偏差,一种认为电子出版物制作完成后没有必要经过专门的编辑出版环节;一种认为电子出版物是一种具有技术产品特点的出版物,出版人员没有相应的...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电子出版萌芽于 80年代末,起步于 90年代初,发展在 90年代末。今天,我国的电子出版业,无论出版、制作、发行机构,还是载体、品种、复制量,都初具规模,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行业管理体系也日益完备。在我国电子出版发展的过程中,大学出版社由于对科技发展的敏感性和强烈的技术创新意识,对我国电子出版特别是早期电子出版的探索发挥过骨干的作用。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简要回顾大学出版界对我国电子出版早期的探索,对电子出版业和大学出版事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出版社成为我国电子出版的最早拓荒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