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学位论文资源的跨系统共享与集成服务的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位论文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其有效开发和利用不仅关系到我国学位教育的发展,而且关系到论文知识创新成果的社会利用。本文针对我国学位论文资源系统建设与分散服务的局限性,以需求为导向,在数字化环境下分析了基于资源共享的跨系统协调问题,构建了面向用户的学位论文跨系统共享模型,从管理、资源、服务和利用层面,提出了相应的组织思路与实现原则。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位论文收集与服务系统建设是国家学位论文资源保障体系的主体框架和初级阶段,是整合国内学位论文资源、实现开放共享和联合服务的具体行动,其构建建立在多部门、多个系统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我国国家层面学位论文管理和服务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中国学位论文收集与服务系统建设目标和总体框架,阐述了学位论文共享管理体系的构建措施,分析了学位论文元数据集中共享的技术路线、全文分布服务实现的技术方案及其具体建设措施.最后对学位论文收集与服务体系下一步的发展路线和服务推进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介绍基于Sharepoint的文档管理方案的架构并探讨基于此方案开发双层学位论文数据库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提出开发三层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上主要学位论文开发机构的实践着手,分析其学位论文开发服务中版权问题的解决模式,并以此为基础,为我国相关机构开发利用学位论文提出如下建议: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以获得作者授权为前提开发学位论文;建立合理的报酬支付模型;妥善处理第三方版权问题,加强用户管理;优化公益性学位论文开发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基于知识组织的“中国科学院学位论文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构建学位论文的实用分类体系,主要完成了系统的功能分析和用户界面设计,并提出了系统可行性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论文阐述了企业技术服务信息系统设计的主体内容、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等内容,并对主要功能模块的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然后,针对企业技术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了一个基于J2EE平台下,整合Struts,Spring和Ibatis的企业技术服务信息系统开发框架,并应用该框架对企业技术服务信息系统中主要模块进行了开发。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整合框架开发出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和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Struts-Hibernate设计模式以及Ajax技术,提出统一检索与服务扩展系统的结构设计与解决方案。主要阐述系统轻量级架构的设计思想、程序流程以及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信息资源和知识宝藏,具有重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为此,科技部批准进行“国家学位论文服务体系研究”项目研究,旨在构架国家学位论文的收集加工、整合集成和共享服务的管理框架,构造良好的学位论文管理的政策环境与服务模式。文章作为项目成果之一,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学位论文资源的首次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学位论文的管理状况,阐述了我国学位论文管理运行框架,并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我国学位论文的呈交、数据库建设和服务体系现状,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学位论文在政策制定、论文呈交和版权转让及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学位论文管理运行体系的问题针对地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构架国家学位论文的收集、整合和共享服务的管理框架,构架良好的学位论文管理和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辛欣 《图书馆学刊》2014,(2):137-140
为全面了解与借鉴发达国家学位论文资源建设与管理的先进经验,笔者对德国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资源建设进行了系统考察与分析,并为开拓和深化我国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资源建设与服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服务和知识产权转化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平台探寻建设路径,对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丰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内容,促进高校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从知识产权生态链角度出发,明确知识产权全流程服务的各个环节和不同角色的知识产权需求,以知识产权生态链为逻辑支撑,基于知识产权供给链构建知识产权资源供给管理系统、基于知识产权需求链构建知识产权需求匹配推荐系统、基于知识产权驱动链构建价值评估管理系统、基于知识产权融合链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专家支持系统,以搭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的方式,为建设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提供参考路径。以知识产权生态链构建服务平台模型,通过开发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原型平台基本实现预定的目标与功能。  相似文献   

12.
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可用于指导整个档案软硬件系统的基本构成,指导具体的功能实现与软件分布,对于支撑数字档案全生命周期单轨管理与知识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研究缺乏全面思考、价值管控与顶层设计。建构具有分化特征的体系架构能够体现证用技术路线差异、档案资源对象差异和平台证用分合规律。本文提出的通用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原型能够满足档案数据基础设施和内外部治理体系的需要,既能够支撑全生命周期数字单轨存证服务,也能够依托DIKW导向实现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3.
CSCD个性化服务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SCD个性化服务进行研究,并设计其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存储服务、推送服务、定制服务和推荐服务;设计数据库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以上设计,采用基于struts2架构,利用hibernate进行服务器的交互,通过tiles整合页面各个模块,应用JQuery架构在JavaScript的编写中,实现CSCD的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简要介绍开放服务网关(OSGi)规范、Bundle模型及实现框架基础上,设计了基于OSGi的知识服务应用示范系统体系架构,共包括资源层、数据交互层、功能组件层、服务组件层、组件管理层和应用服务层等六层,最后基于Felix框架实现了一个简单的知识服务原型系统,初步完成对科技监测、领域知识结构及其演化分析、学术关系网络分析、领域科研信息环境和关联数据服务等知识服务子系统的模块化、组件式开发,验证了各服务功能实现即插即用、动态化管理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初步为各知识服务示范子系统的集成部署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系统分析图书馆捐赠管理工作流程,根据捐赠工作的特点,提出网络捐赠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基于J2EE架构设计捐赠管理系统的技术框架及功能模块结构,遵循MVC模式,采用Struts框架,对业务逻辑层、表现层及控制器实现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以OpenDLib原型系统为例,深入剖析其设计理念、建设特点、系统信息管理模块、系统信息服务模块、可扩展性,在此基础上概括指出,OpenDLib不仅包含基础的实体图书馆体系结构,而且拥有一套核心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用户完全可以通过定制来满足自身的使用需求。由于该系统设计的基础图书馆体系结构能够提供必要的软件支持,从而保证兼容新的文档模型——DoMDL的各类核心服务之间的关联与合作,并使之可以被动态扩展与切割。论文最后指出具有可扩展性功能的数字图书馆在功能模型上的基本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WAP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体系及WAP OPAC应用实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当前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应用,探讨WAP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中的优势,提出能够有效解决数据冗余问题的基于WAP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技术框架。并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系统ALEPH500,实现一个基于WAP的灵活可扩展的移动终端在线书目检索系统(WAP OPAC)。  相似文献   

18.
赵屹 《兰台世界》2020,(2):16-20,24
英国萨里大学牵头、数个国家档案馆参与的ARCHANGEL项目旨在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设计、开发和应用一个确保数字档案长期完整性的服务原型。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构建区块链、构建档案完整性验证架构、开发原型系统、探索用户需求与公众态度。ARCHANGEL项目实现的功能包括打造档案的数字指纹、打造档案区块链平台、保障档案长期真实性、打造可信数字档案馆。ARCHANGEL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档案机构可以利用区块链构建可信平台,达到去中心化的存证管理,并改变以往纯粹的档案管理为多方协作互动、相互制约的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19.
论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模式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讨论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含义,数字图书馆实行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原型-MyLibrary系统,认为数字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用户服务的一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从信息服务平台可适应性与系统生命周期的关系入手,阐述系统可适应性对于延长系统生命周期有着重要的影响;然后从系统架构的角度分析系统可适应性的关键架构属性;最后采用面向对象技术,以面向服务的架构为例构建一个信息服务原型,此原型相比传统面向过程、面向功能架构的信息服务改善了系统的可伸缩性、可修改性、可移植性,使信息服务平台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信息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