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们的心目中,诸葛亮的《隆中对》最先提出三分天下的大势。但实际上首料天下三分应是鲁肃。鲁肃在汉末军阀混战中,与周瑜一同投奔“威震江东”的孙策后又辅佐刚即位的孙权,很受赏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一天,孙权大会群臣后,单独留下鲁肃“合榻对饮”,孙权说:“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政。君既惠顾,何以佐之?”鲁肃回答说:“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之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孙权对鲁肃的“二短”之论出发,围绕“荆州问题”作较深入的考察。得出鲁肃在孙刘联盟的根本性问题上,其政治目光及军事策略较孙权、吕蒙为优的结论,否定了传统观点对鲁肃的不实之辞  相似文献   

3.
周瑜等在赤壁之战获胜后发动江陵之战,并最终迫使曹仁撤走。占领南郡江陵等地使得孙权后来在与刘备就荆州问题的交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刘备赴江东谈判“都督荆州”之事,周瑜、吕范劝孙权借机留下刘备。不过孙权接受了鲁肃的建c义,对刘备采取笼络、联合的立场,但又力求从刘备那谋取一定实际利益。周瑜向孙权提出先攻取巴蜀、汉中而后进占襄阳的战略规划。他或想到刘备以后会染指益州.因此主张先西进益州,这样可挤压刘备未来的战略发展空间,实现“二分天下”的目标。他的病逝使这一战略规划未能实现。赤壁之战后的周瑜是江东方面向外扩张的急进派,而且他抓住了向荆州扩张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前面的故事】话说曹操因刘琮投降,得了襄阳,又乘势占了荆州。百万大军,沿江而下,顿成不可抵挡之势。东吴孙权君臣人心惶惶,或战或降,犹豫不决。其中鲁肃力主联合刘备,共抗曹军。而诸葛亮的主张正和鲁肃不谋而合。于是先是鲁肃出使江夏(刘  相似文献   

5.
老实人鲁肃自从接替了周瑜的工作后,就整天忙得像陀螺似的,可是他的抠门老板孙权却一毛钱工资都没有给他加。于是,在“经济危机”的逼迫下,鲁肃决定辞职,另找一份报酬高的工作。一天,鲁肃正徘徊在大街上,突然,一家餐馆门口的“招聘”启事吸引了他的眼球:“嘿,这工资还挺高呢!打‘光棍’这么多年,吃喝全靠自己动手,厨艺自然不在话下!”于是,他理了理衣服,踌躇满志地去应聘。  相似文献   

6.
一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有一个与鲁肃相对立之观点,那就是鲁肃认为“汉室不可复兴”,而诸葛亮则为“汉室可兴”。后来的历史证明,鲁肃的预见是正确的,诸葛亮则反之。鲁肃的“汉室不可复兴”是要孙权鼎立江东,自立为王,成为一方割据之主;而诸葛亮的“汉室可兴”是要刘备统一天下,作为汉室的中兴皇帝。在这个汉室可兴与不可  相似文献   

7.
作为东吴的杰出政治家,鲁肃业绩的特点是善"解大数"。所谓善"解大数",是指他遇事善于把握大局,从战略上观察和解决问题。其突出表现是他背弃袁术,投奔孙氏,为孙权谋划"鼎足江东"的"帝王之业";关键时刻,抢占先机,策划孙刘联盟,促成赤壁之战的战略性胜利;始终不渝地坚持孙刘联盟的战略方针,图谋东吴政权的巩固和发展。鲁肃是孙刘联盟先行者和奠基人,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易中天《品三国·力挽狂澜》:“建议刘备联合孙权的,是鲁肃;说服孙权联合刘备的,也是鲁肃。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也是孙刘联盟的第一功人。”易先生的《品三国》深受读者欢迎,可惜这里的“始作俑者”用错了。类似的误用还有不少。《新闻晨报》一篇报道说:“内地大片的始作俑者张艺谋昨日在面对媒体记者时终于承认,大片不应该成中国电影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9.
唉……鲁肃在屋里叹气。爱卿为何事发愁啊?孙权边说边走了进来。说起孙权,堂堂一国之君,说起话来却是一个比唐三藏还要啰嗦百倍。在他帐前听令的大臣们,  相似文献   

10.
《孙权劝学》见于司马光主编之《资治通鉴》卷66;为汉献帝建安15年(公元210年)中的一件小事。全文仅119字(不含标点符号),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从“初”起,到“蒙乃始就学”。写孙权与其劝学对象吕蒙的一节谈话。谈话的过程是一场思想交锋的过程。孙权“劝”,吕蒙“辞”;孙权再“劝”,吕蒙“始学”有点反复,显得曲曲折折,说服工作即使是小事,也不容易一下子做通、做好。第二层即余下部分,是鲁肃与吕蒙的一次谈话。鲁肃先是“大惊”,后为“结友”;吕蒙则是自诩,欣喜之情溢出言外,证明了他“学”的结果,“学”的成功。两层意思,貌似分离,各不相  相似文献   

11.
节选自《资治通鉴》的《赤壁之战》一课,有鲁肃对孙权、刘备、诸葛亮的三段谈话,读来颇感耐人寻味。 鲁肃得知刘表死,即对孙权说:“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在这里,鲁肃指出了荆州之地重要的战略地位,分析了“刘表新亡”后荆州方面的形势及孙权方面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并自请“奉命吊表二子”、“及说备使抚表众”,  相似文献   

12.
一、导入和背景资料介绍(3分钟) 师:同学们昨晚都读了《孙权劝学》,文中的人物大家都耳熟能详,能讲讲他们的故事吗? (师板书课文题目.) 生:孙权任用四杰的故事. 生:鲁肃独劝孙权联刘抗曹的故事. 师:关于吕蒙的故事,谁知道? (生沉默.) 师:看来大家对这位制造了两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吕蒙没有什么了解啊!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书翻到《孙权劝学》,先大声朗读课下注释①,然后对照PPT上的资料,在书上批注.  相似文献   

13.
怀古赤壁     
1800年前,孙权、周瑜、鲁肃、刘备、诸葛亮以绝地反击的方式,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以弱胜强的战争案例.其实,这场战争的胜负,大战前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4.
<正>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公元229年称帝。他是三国时期与曹操、刘备齐名的政治家。他从小就智力超群,特别善于识人、用人,重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使孙吴政权人才济济。他在政治、军事上,也能屡屡出奇制胜。下面就讲两个关于他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5.
A实际升方寸衣冠楚楚鲁肃实际上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流浪者,一天遇到衣冠楚楚的周瑜,便整天拍周瑜的马屁,被提升为副都督。后来孙权听说了,召鲁肃进宫去对对子,鲁肃方寸大乱,只好带着这几年搜刮的民脂民膏浪迹天涯。515021广东省汕头市明珠路小学六(1)班郑晓明在许多大人眼里,Jay只不过是个吐字不清的“疯子”,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歌手。他不仅歌写得好,而且唱得也好,做任何事都不会乱了方寸。每场大型演唱会,他总会衣冠楚楚地由升降舞台出现在歌迷面前。365001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法院余明丽转肖静颖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姓姜名志康,安…  相似文献   

16.
孙权在《三国演义》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是一方霸主,是守业之雄。他窥察出东汉末年“合久必分”的历史趋势,采用鲁肃的“治国方略”,以防守战略定国策,洞察天下大局,详察本国综合实力“统一不足,防守有余”,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内政方面宽严相济,外交方面能屈能伸,人才方面知人善任,在军阀混战中纵横捭阖独撑江南立于不败之地,不愧守业英雄。作者对孙权这一人物的刻画可谓力透纸背栩栩如生,使这一形象在作品中折射出永久的魅力,成为不可或缺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7.
<正>《孙权劝学》中鲁肃折服于吕蒙的才略,愿意与吕蒙深交。在读到“拜蒙母,结友而别”时,有同学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鲁肃与吕蒙结为好友还需要拜见蒙母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鲁肃与吕蒙之间并非结拜,而是结交为好友,是不需要专程拜见父母的,但古人强调孝道,百德孝为先,每天早晚都要向父母行礼问安,具体的规矩,在“三礼”中都有明确记载。鲁肃的年龄和资历都在吕蒙之上,他主动与其结友,  相似文献   

18.
孙书岐 《陕西教育》2008,(1):116-116
读书,有益于一个人的完善和发展,即使杰出人物。也是如此。近日,我重读《孙权劝学》一文。感触颇深。作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孙权从自己的真实体验出发。对爱将吕蒙提出了“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的殷切忠告。其殷殷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欲以忠心报主的吕蒙倍受鼓舞而“乃始就学”。才略长进之神速,使人称小诸葛的谋臣鲁肃惊叹之余,继而又“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相似文献   

19.
枭雄的遗憾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顶沉甸甸的帽子戴在了他的头上,一戴就是几千年,太大,太沉,太久,以致于我们无法看清他的脸,是阴险狡诈的白脸,还是饱含一腔救国救民之热血的红脸?千余年来曹操成了封建帝王统治的反面教材,成了封建儒家文化的牺牲品。曹操被他们定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奸臣,一部《三国演义》更将这种不合理的论调推向了极至。有人不禁要问:“孙权、刘备难道就称得上是英雄吗?”孙权,不过一介匹夫,其志不过偏安江东一隅。只知割据一方,并不知人心思合。他本是历史的罪人,岂敢论英雄乎?刘备,不过是一个小人物,皇叔之名是真是假…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群英会蒋干中计》讲的是赤壁之战中一个重要事件。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里着力描写的一场重大战役(书中从四十三回到五十回写了这次战役的全过程)。当时曹操是汉丞相,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用武力吞并天下。他在建安十三年趁刘表刚去世,便亲自率领数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先夺取了荆州,进一步准备征服刘备和孙权。刘备刚败于曹操,势孤力单抵当不住,就采纳了军师诸葛亮的计策,要同东吴的孙权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东吴的实力也远不如曹操,而且内部又分成主战、主降两派,各有所据,争论不休。最后孙权听从了以周瑜、鲁肃为首的主战派的意见。决定全力应战。周瑜就在这种兵临城下的紧迫气氛中被任命为都督。他凭着卓越的军事才干,指挥了东吴的五、六万军队,在赤壁(现在的湖北嘉鱼县东北)一带击败了号称“水陆百万”的曹操大军。这次战争的结果,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