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多数中国人到美国,即使不是为了致富,也是为了学美国人的致富之道的。人们常常忽略的,是如何学学美国人的穷。刚到美国的中国人总会发现,美国人的手头之紧,往往超出中国人,要看花钱的做派,似乎美国人比中国人还穷不少。我们的一位美国朋友,父亲是一位顶尖名校的校长,年薪50多万美元。她们姐妹二人,都受过名校的教育,自己还拿到博士学位。夫君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之子,也在一所名校教书。可是她的“穷相”,却令我吃惊。一次,她和她丈夫开车带我们出去吃饭。回来的路上,她突然问我们是否介意绕一下,去给她即将出生的孩子买几件衣服。她此时怀…  相似文献   

2.
薛涌 《阳光搜索》2006,(4):57-57
大多数中国人去美国,即使不是为了致富,也是为了学美国的致富之道的。但是,人们常常忽视的,是如何学学美国人的“穷”。 刚到美国的中国人总会发现,美国人的手头之紧,往往超过中国人,要看花钱的做派,似乎美国人比中国人还穷不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中国人来美国,即使不是为了致富,也是为了学美国的致富之道。人们常常忽视的,是如何学学美国人的穷。刚来美国的中国  相似文献   

4.
欧阳娜 《教书育人》2005,(12):34-34
大多数中国人到美国,即使不是为了致富,也是为了学美国人的致富之道的。人们常常忽略的.是如何学学美国人的穷.  相似文献   

5.
穷地出奇才     
世界上的富翁大都是从穷人中走出来的。比利时的巨贾 有从擦皮鞋做起的,美国富翁 有拾大粪起步的,中国上《福 布斯》富豪榜的人起步时大多 是穷人。 穷是极地,极地出奇才, 未来世界能干的人都在穷人里。不怕穷,不拒绝穷。穷在汉字里的含义比富字多。穷是究,穷是极;穷是竭尽的竭,不尽的尽,空间的空,穹庐的穹, 可至无限大;穷是彻底,是全 部,是调动,是集结,穷还是 倾身的倾,倾心的倾。穷的繁 体字,穴字头下一个躬身以行 的躬。世人能躬身,天下还有 什么不能为? 一个现今写书的北大教授 说:我惟一称得起财富的就是 小时家里穷…  相似文献   

6.
早在来中国之前,中国父母为孩子所做的牺牲就已经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结识了一位中国女士,为了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移民加拿大,她的先生则留在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我有一位朋友曾离开妻儿到中国学习,  相似文献   

7.
正在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中,一位海豹突击队出身的咨询顾问布兰登提出了如下管理学见解:1.艰苦是一种财富;2.80%的训练,20%的执行;3.每个角色都很重要;4.每个人都是可以替代的;5.看上去没什么特别新鲜处,但若仔细品味,其中的道理却是真实而深刻的。第一,"艰苦是一种财富""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在一段时间内,这句话已经由教育口号转变成一种教育信念,被政府部门所认同。  相似文献   

8.
早在来中国之前,中国父母为孩子所做的牺牲就已经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结识了一位中国女士,为了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移民加拿大,她的先生则留在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我有一位朋友曾离开妻儿到中国学习,可仅仅  相似文献   

9.
《早熟》是部教育主题的电影,两个刚满十八岁的高中生,偷尝禁果,未婚先孕,离家出走,经历了诸多艰辛之后,最终安全生下了孩子,重返家园。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位是年轻时犯了错的律师,为了不让女儿重蹈覆辙,想尽办法为女儿安排一切。而另一位父亲因为自己年轻时不争气、早恋,穷了一辈子,希望儿子能够用功念书,争口气。两位父亲尽管身份职业不同,但都害怕孩子走自己以前的弯路,都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孩子成长,这构成了一个典型的教育情境——“发生在年长和年幼者之间(一位成熟的人和一位尚不成熟的人,一位有经验的人和一位还没有…  相似文献   

10.
朱增泉 《职业技术》2006,(13):20-21
1988年,美国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访问中国,他在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作报告时说;“人类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是一位美丽的中国姑娘,而人类最先登上月球的是一个美国人。这位美丽的中国姑娘就是嫦娥,这个美国人就是我。”我们这个伟大民族,自古有着灿烂文明,但进入  相似文献   

11.
话语     
千万不要以为美国没有天才,美国的天才只不过是喜欢退学而已。也千万不要以为中国人都是天才,中国的有些天才除了考分高,基本上什么都不会。——一位留学生在看到中国人拼命上哈佛时说  相似文献   

12.
古人写信很有意思。这是古代妈妈的一封信。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短简,字微,充分发挥中国汉字的蕴藉和古典,有妙趣: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着书以自见于后世。  相似文献   

13.
12年前,一位城里姑娘为了爱情,为了共圆一个文学梦,抛弃优越的城市生活,跑到湘西南一个偏僻的穷山村里,嫁给了一位无腿的残疾青年。12年来,他们同甘共苦,演绎了一曲至亲至爱的无价恋歌……  相似文献   

14.
曾有一个中国代表团到美国访问。席间,一位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问在座的一位中年美国男子:小孩有多大了?那名美国男子说:没有小孩。中国朋友接着问:为什么不要小孩?你们国家又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美国朋友说:准备领养一个小孩,因为本人是同性恋。这样的问答令在座的每一个人,不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大惊失色。但使得双方感到吃惊的却是不同的原因:中国人惊诧于美国人的坦率,这样的原因竟然敢公开说出来;美国人则惊诧于中国人提问问题的“胆量”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流沙 《成才之路》2012,(9):97-I0014
正有两位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哈佛大学深造,两人在国内都是高才生。到了美国后,他们的语言遇上了麻烦,两人被邀请参加美国学生的聚会,美国人之间的交谈,他们听不太明白。其中一位心生怯意,不愿再参加这样的聚会了,而选择中国学生之间的聚会;而另一位留学生则经常参加  相似文献   

16.
上篇:象牙塔中的梦天才的彷徨之梦:《心灵捕手》(美国)导演:格斯·范·桑特主演:罗宾·威廉姆斯、马特·达蒙该片讲述了穷苦美国少年威尔·杭汀的故事,虽然威尔是一位数学方面的天才,但却因家穷而叛逆,整天打架滋事,不肯上进,只在美国著名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清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底,南京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封署名为“一位辛酸的父亲”的信。一位父亲在信中控诉儿子对父母除了索取还是索取,从不体谅父母不说,为了多要钱物甚至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更有时下网上热炒的浙江某高校研究生嫌家穷欲解除父子关系,放狂言要踩死老父等让人心酸事件。  相似文献   

18.
很久前看过《两个分苹果的故事》,当时感触很深:做母亲的对于孩子什么样的"影响",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故事大概是这样:一位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为了研究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对美国的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犯过罪的人,分别进行调查,请他们回信谈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这是古代妈妈的一封简短手函,充分发挥了中国汉字的蕴藉,颇有妙趣:"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