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故事梗概] 圣诞节前夕,维托·科利奥尼在办公楼前马路边遭枪手袭击,身中五弹。维托是纽约市最有势力的家族的家长,被尊称为“教父”。这个家族垄断了全美橄榄油生意及赌博业,在工会、警界、法院、国会都有代理人。土耳其人索罗佐希望利用“教父”在政界的影响掩护其毒品走私,被“教父”拒绝。索罗佐发现“教父”的长子格尼想做毒品生意,便企图除掉教父,与拉杉尼合伙,  相似文献   

2.
<正>看着别人的传奇,读着自己的书《阿凡达2》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这娜/西格妮·韦弗/史蒂芬·朗卡梅隆称在《阿凡达》中,整个故事都以男主角萨姆·沃辛顿饰演的杰克为中心。但是续集会进一步展开,表现杰克的整个家族。卡梅隆说:"续集将和他(杰克)在潘多拉星球组建的家族有关,所以且把它想象成一个《教父》那样的家族传奇。"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教父》中柯里昂家族维托·柯里昂与迈克尔·柯里昂两代教父的形象特征,并通过对这两位教父的成长经历、社会交往经历以及情感经历的叙述,将他们的个性特点以及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出来,进而具体分析了美国黑帮首领的坚强、冷漠的个性形成原因,展现了黑帮首领艰难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4.
杜甫五世祖杜叔毗和二伯父杜并都有血亲报仇的孝悌壮举,杜甫外祖母的"勤孝"和外舅爷的"死悌"也被传为美谈。父系家族和母系家族的孝悌门风深深影响了杜甫,培养了他深厚的家族观念。杜甫对二姑母报恩行孝,对兄弟姊妹始终关爱牵挂,也具有挥之不去的孝悌情结。  相似文献   

5.
好运胜黄金     
<正>There was once upon a time a child who had Good Luck for his godfather.从前有个孩子,他有一位教父名叫"好运"。"I am not Fortune,"said Good Luck to the parents,"I have no gifts to him, but whenever he needs help I will be at hand.""我不是‘财富’,"教父对这对父母说,"我没有礼物赐予他,但任何时候他需要帮助,我都会在。"  相似文献   

6.
《教父》三部曲讲述了美国五大黑帮之一的科里昂家族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势力在社会上立足,通过残酷的拼杀得到不断的发展而日益壮大的势力。除了暴力与斗争之外,在《教父》三部曲中,还能明确地体会到科里昂家族的性格、气质、智慧和谋略多角度的描述为黑帮小说开创了广阔的前景。该书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意义远远超越了暴力的范畴,而将主题升华为人性的深层意义——信念与现实斗争。  相似文献   

7.
他首创培养大学生老板的"创业学院",他坚信考试好是好学生、创业好也是好学生,他标榜高职学生也有荣耀人生……作为一名普通的职校管理者,他的创业教育理念与实践赢得了职教界、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他在实践中探索出创业教育的"义乌模式",赢得高职教育"创业教父"的美誉.他就是义乌工商学院副院长贾少华.  相似文献   

8.
杜甫出身"奉儒守官"之家。"诗是吾家事"的家庭观念及杜氏崇儒尚孝的家族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他把这些思想渗透到了自己创作的亲情诗中,表达出了对妻子、儿女、弟妹及其他亲人深深的爱。  相似文献   

9.
杜甫不仅是一位忠君爱国、终生忧民的"诗圣",而且也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血肉之躯.他的父系和母系家族中血族报仇和孝悌的家风,培养了他深厚的家族观念.他对弟、妹、儿、女等亲人,始终怀着关爱的深情.他与爱妻终生厮守,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每有短期分离,辄有思家之诗.他朋友众多,能做到文人相亲,舍身救友,不以急难负友.他对待亲情、爱情和友情的纯朴、真诚与深挚,折射出了他伟大人格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是没落的门阀世族出身的地主文人,他的世袭阶级地位决定了他有浓重的门阀观念和忠于一朝一姓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决定了他的思想信仰—青年时期信仰经学,壮年以后信仰玄学。陶渊明所坚持的玄学家的自然观,其本身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兼备的矛盾性。陶渊明的"民主个人主义"思想表现在坚持门阀观念并维护家族地位而不与刘裕新政权合作,同时又逃避现实,过着隐士生活。陶渊明不单单是"浑身静穆",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陶渊明的饮酒诗反映了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没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桃花源记》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是陶渊明诗文中的特殊成就,但《桃花源记》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也反映了作者的落后世界观。  相似文献   

11.
不言放弃     
这学期我又增加了一个教学班,新接的班中有几个十分顽皮的后进生,其中有一个孩子叫小龙,第一次月考他只考了46分。每当他不完成作业或是考不好时,他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哭着对我说:"老师,我下次一定完成作业!""老师我下次一定考及格。"但他有时还是不完成作业,也考不  相似文献   

12.
一、上古传说与家族观念西方家族小说的产生和存在,与血缘观念、家族观念密不可分。这种观念既孕育着现实生活中恒古至今的家族,也决定着作家将生活中的家族进行艺术化的过程。在我们进入家族观念与家族小说的关系探讨之前,首先要谈到人类早期家族观念与上古文学作品的联系。西方文学中最早涉及家族,恐怕就是古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了。从这些后来记载下来的口头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家族进入文学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一、运用现代英语教学观念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立教的根本,是教师素质的灵魂。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提高更新与转变教育观念。有很多老师认为,只有进行"应试教育"才能帮助学生考好试。所谓"应试教育"就为了考试而进行的教学,即考什么就教什么,采取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教学的重点只放在成  相似文献   

14.
期末考试结束后,常听到数学教师抱怨:"某某同学就是粗心,按他的智力,这种试卷完全应该考一百分的,结果是试卷越简单,他越考不出满分。反而像某某这种智力一般的同学考了满分。"究其原因,有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往往一看题,  相似文献   

15.
岑桑 《少年文摘》2012,(10):81-85
60后老班王芳芳,带着90后的高一(2)班。她是"与时俱进"的老园丁,不但听得懂什么是"雷",什么是"囧",还是后现代主义青春心理学的教父。案例一:90后小宅男李小东是单亲,上课不说话,下课不打架,早晨准时上学,放学按时回家。所有任课老师,都挑不出他的毛病,同学也不说他坏话。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家庭教育一个孩子问父亲什么是幸福,父亲说:"幸福就是考100分。"等这个孩子数学考了100分,他仍然问爸爸,幸福是什么?爸爸说:"幸福不只是数学考l00分,而是语文、英语、自然、音乐……所有的课都要考100分。"  相似文献   

17.
教育故事     
《辽宁教育》2012,(10):46
我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相似文献   

18.
18岁的方正天是浙江衢州高级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他长期偏科,150分的数学试卷只能考20分,他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放弃高考。他4岁喜欢上爵士鼓,每天4小时以上的训练、近千根打坏的鼓槌、一大堆退役的鼓膜,见证了他在求学道路上的努力和艰辛。他的音乐节奏感,在父亲看来,是家族遗传,"他爷爷弹了一辈子的棉花,非常有节奏感"。方正天通过了托福考试,也用爵士鼓声打动了欧美的音乐学院——美国康乃尔音乐学院等4所学院同时向他敞开大门。  相似文献   

19.
1 "考B找A、情境关联"解题模式的构建 传统的高考命题理念是"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试题更多地呈现出"学A考A"的特点(这里的"A"指"知识点",即具体物质(性质)、具体观念或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数字化生存的世纪,这不仅意味着科技的发展,而且同时意味着与此紧密相关的人文发展,人的生活包括人类文明观念,将由此产生本质性的转变.也正如美国未来学家、"互联网教父"尼古拉·庞帝曾预言的,数字化是步入新世纪的人类生存的福祉,没有数字化,就没有人类的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