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航空档案》2007,191(2):7-7
1956年,薛炽寿告别上海,走进了西北工业大学。五年后,他又怀着献身航空的理想,来到了中国一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40多年,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从引进原苏联飞机进行仿制、改型到瞄准世界先进航空技术,自主设计、研制开发新一代战斗机的发展阶段,这同时也使薛炽寿成为了我国航空工业的资深专家。  相似文献   

2.
许泽 《四川档案》2013,(6):17-17
<正>凝聚航空人智慧与心血的档案,全面记载了航空工业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和航空事业发展做出的骄人业绩,真实呈现了中国航空工业艰苦创业、走向灿烂辉煌的发展历程。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成都所)建于1970年,是我国重要的飞行器总体设计研究所和战斗机研发基地。承担着国家多项重点型号研制和大批预研课题的研究任务,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  相似文献   

3.
《浙江档案》2005,(12):1-1
11月12日至15日,由中国档案学会企业学术委员会和国家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联合主办的企业卡当案信息化工作经验交流暨研讨会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西安飞机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毛福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郑晓沙到会祝贺,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和平。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冯鹤旺,航空工业档案馆馆长中国档案学会企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景田,陕西省档案局局长杜成玺,中国一航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局长朱幼林,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2016,(4)
由省国资委、省民政厅、省委老干局指导,省企业信用协会、西安启正企业资信测评公司支持,陕西信用中心举办的2015年(第11届)陕西省企业信用信息年会,于2016年3月24日—26日在西安召开.本次大会上,备受瞩目的"2015陕西企业信用百强企业"名单权威发布,最新"陕西研发产品最佳工业企业"、以及"陕西省诚信人物奖"也新鲜出炉.大会发布了《2015陕西信用100强企业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5.
1979年5月2日和5月3日,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和埃及空军在开罗签订了两个合同,中国向埃及出口歼6飞机44架、歼教6飞机6架、涡喷6发动机220台、涡喷8发动机28台,还包括备件供应和发动机的修理,总成交额为1.67亿美元。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次向国外卖飞机,是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6.
所谓“斯贝”项目,就是指1975年当时航空工业部通过外贸部中技公司同英国罗尔斯一罗伊斯公司(简称罗罗公司)签订的关于引进“斯贝”发动机的生产许可权和技术诀窍并购买一批发动机的合同项目。这一项目对中国航空工业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不到一个月,新舟60发生两次起落架系统故障问题。新舟60是中国国产民用客机,仅仅用10年研发推出的主力机型。和许多行业类似,中国强力的行政体系在产业前期的助推上很有效率,这样的起飞意味着强行克服技术、人才储备等诸多问题。这样的起飞,也埋下了许多忧患,整个行业面临着如何安全着地的问题 国产民用客机领域,最近传出三个消息。  相似文献   

8.
李慧 《航空档案》2000,(2):14-15
首先我代表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办公厅,代表李申田主任对2000年航空工业档案工作会议暨航空工业档案学会专题学术研讨会和航空工业档案学会理事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来自档案工作第一线,为档案事业无私奉献、辛勤劳动的会议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出版》2012,(1):94-95
1.歼-20试飞成功体现中国航空工业巨大进步2011年1月11日中午,在成都中航工业公司的飞机场,歼-20成功完成首飞落地。同一时间,美、俄、日、英、印等国家的媒体也都给予歼-20高度的关注。外媒普遍认为,尽管之前有中国研制  相似文献   

10.
《航空档案》2009,(3):79-86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经近60年的岁月洗礼。在这段岁月里,中国航空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敬业诚信,创新超越,不畏艰险,风雨兼程,使我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弱变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为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航空档案》2006,(4):3-5
5月的北京,鲜花盛开,春意正浓。5月10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在北京共同组织召开航空工业第八次档案工作会议,总结“十五”期间航空工业档案工作,表彰60家档案工作先进单位、69名先进档案工作者、32名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的领导干部,审议航空工业两个集团公司“十一五”档案工作发展规划,部署2006年航空工业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2.
《航空档案》2009,(3):1-1
2009年2月26日,航空工业2009年档案工作会议在珠海召开,来自中航工业技术经济研究院、各企事单位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档案部门领导共1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2008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对2009年工作进行了部署。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献东,中航工业技术经济研究院分党组书记王勇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航空工业档案馆馆长计红胜做了题为《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中国航空工业档案工作的新跨越》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3.
高方炳 《航空档案》2011,(12):63-65
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几乎没有工业,更谈不上有被称为“工业之花”的航空工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历尽艰难,经过近60年的努力,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修理到制造,从引进到自行研制,发展成为今天的科研、试制、生产相结合的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并逐步跨入了世界航空工业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媒科技》2009,(7):11-11
【本刊讯】2009年7月17日北京,全球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的领导者EMC公司今天宣布,EMC中国研发中心正式升级为EMC中国卓越研发集团,形成下属存储技术研发基地、云计算研发基地、信息管理研发基地、中国实验室、全球解决方案中心和全球客户技术支持中心六大职能部门组成的全新架构。原EMC全球副总裁兼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范承工博士被任命为EMC中国卓越研发集团主席,并同时负责EMC全球虚拟存储研发项目。  相似文献   

15.
《兰台世界》2013,(Z4):129-130
<正>一、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沈阳院区)的性质及其文书档案资源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航工业气动院)是我国航空工业建设最早的空气动力实验研究机构之一,始建于1958年,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风雨历程。作为成立最早的航空气动力研究机构,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其五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积累了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宝贵财富和无形资产,是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工作赖以存  相似文献   

16.
郑犁 《航空档案》2005,(2):58-63
建立独立完整的航空工业,是中国人民的长期夙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为实现中国人民这一伟大夙愿创立了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宣布成立,建立航空工业以作其后盾,就十分紧迫地提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上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急需,又催生了新中国航空工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导弹工业是从航空工业的基础上起步的。1958年至1965年,我国第一种地对地导弹、地对空导弹、空对空导弹、舰对舰导弹,都是以航空工厂为主进行试制和生产的。1966年,国家成立导弹工业部门后,除战略导弹外,战术导弹的研制并没有集中管理。航空工业部门仍然在一段时间内负责地空导弹的生产,并坚持和发展了舰舰、岸舰导弹,一直负责空空导弹的研发和制造,为我国战术导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航空档案》2004,(10):7
在原航空工业总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的关怀支持下.在中国档案学会和中国航空学会的指导下,几年来,航空工业档案学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学会宗旨.围绕航空工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鼓励1998年-2003年间在航空工业档案学会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学会会员,经各分会推荐,决定对李桂香等23名学会先进工作者和刘伟泽等25名学会积极分子进行表彰。学会号召全体会员向他们学习,热爱学会,关心学会,积极参加学会活动,在新形势下开创航空工业档案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师元光 《航空档案》2011,(11):26-49
引子2011年4月,为纪念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组织编写了《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史办的工作同步,从2010年开始,南航航空宇航学院与中航工业科技委联合组织了编写组,为王适存教授编写一本传记,既作为向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的献礼,也是献给王适存老师八十五华诞的祝福.笔者有...  相似文献   

20.
胜利中 《航空档案》2011,(11):68-73
新中国航空工业开局顺利,成果辉煌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在1951年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由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亲自为航空工业制订由修理到制造的正确方针,苏联的成套技术援助,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广大航空人日以继夜的忘我劳动以及部局领导措施得力,一开始就制订了质量第一、认真向苏联学习等方针,航空工业在建设初期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