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女儿小时候一走累了,便会伸出两只胖乎乎的小手,对身边的我嗲声嗲气地说:“妈妈,宝宝累了,宝宝要抱抱。”我看着惹人喜爱的女儿,真想将她抱起,可我没有,而是压抑住内心的感情蹲下身来,微笑着说:“妈妈知道宝宝累了,可妈妈也很累了。”我抬头指着不远处的楼房,又说,“你看前面就要到家了,再坚持一会儿,妈妈相信宝宝一定能自己走到家。”在我的鼓励下,女儿没再让我抱着她,真的自己走回了家。有时女儿口渴了,也会娇滴滴地对正在干家务的我说:“妈妈,宝宝想喝水了。”我便会柔声细语地对女儿说:“宝宝渴了就自己去端点水喝吧,你看妈妈正在忙着,…  相似文献   

2.
问:我家宝宝3岁了,话还挺会讲的,就是非常胆小。那天,她看一个专给儿童看的关于天文方面的DVD光盘,当看到许多星球在转时,突然说怕,接着就哭了。可这个片子她平时是常看的呀。接下来的好几天晚上她都说害怕。她自己也想克服,叫大人把DVD放给她看,可一看就哭,平时还会不停地说怕,并且连以前不怕的东西也怕了,笑容都没了。我本来想淡化此事,但她一直说怕。我向她解释,画图给她看,效果也不太好。看着宝宝这样,我心里很难过,怎样才能让她开心点,不再害怕呢?一个心急如焚的妈妈  相似文献   

3.
游艺会上     
节日里,老师带着小朋友去公园参加游艺活动。然然第一次参加游艺,有点儿怕,就站在一边看着,不玩也不说话。宝宝戴着个孙悟空的面具,蹦蹦跳跳地跑过来。然然问他:“宝宝,哪儿来的孙悟空?”宝宝说:“我玩打靶,得了张奖票,换来的。”然然摇摇头说:“我不会打靶。”京京拿着玩具手表走过来,让然然帮她  相似文献   

4.
女儿丫丫今年7岁,在子弟学校读一年级。最近,我发现她放学后,总爱噘着小嘴,一声不吭。我问她怎么不开心,女儿说“:同学不喜欢我,怪我总爱到老师那里去告状!”看着女儿很失落的样子,我心里有几分惆怅,担心女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更害怕女儿对同学和老师形成抵触情绪。女儿一向聪明、活泼、开朗,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跟同学处不好关系?我问女儿“:你为什么总爱向老师告状?”女儿说:“那不是告状,那是讲真话。”我很纳闷,又问她“:你是怎样跟老师实话实说的?”原来,班上的洋洋值日,没扫地就回家了,女儿就告诉老师。我问女儿“:这本来是洋洋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5.
林子 《家教指南》2003,(12):45-47
为了女儿,离婚缓期两年我和我的先生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女儿9岁那年,我终于决定离婚。但是像所有的母亲一样,我首先想到的是女儿,我害怕离婚会伤害她。一个周末,我带她去她最喜欢的麦当劳,吃完后,我看着她说:“妈妈有一件事想征求你的意见,这件事很重要,已经折磨我好久了。”“什么事这么难?你说吧。看看我能帮你什么忙。”女儿像个好朋友似的安慰我。我一字一句地说:“我想和你爸爸分开。”女儿愣了一下,看着我,问:“你是很认真的吗?还是和他吵架生气才这么说?”我点点头,说:“我是很认真的。”“为什么?”“你也看到了,我们之间分歧太大,…  相似文献   

6.
上幼儿园的女儿常把画画的作业带回家。一开始,我总是坐在她旁边十分认真地“指挥”,并且对她严格要求,不标准的地方甚至干脆“越俎代庖”。因为我的过多参与,女儿常常沮丧地哭喊:“我不会!”要么就索性罢画。几次下来,结果是女儿怕画画,我怕陪女儿画画。看到我苦恼的样子,丈夫说:“你不能少管点吗?也许她独自画会画得更好。”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试着  相似文献   

7.
女儿已经七岁了,性格十分腼腆,害怕与人交往,上课也从不举手发言,每当老师提问提到她,声音都小得像蚂蚁。为此,我非常担忧。今春开学,我把她送进了业余舞蹈班。不久,女儿竟然能够登台表演,面对黑压压的人群,女儿表现得娴熟镇定。过后,我问她怕不怕?女儿颇大人气地说:“我会跳,所以不害怕?”我趁机开导她,“你看,只要心有成竹就不怕。对不?”星期天在家,女儿看到电视里载歌载舞,兴奋地对我说:“妈妈,看我跳‘小红帽’好不好?”女儿拿着帽子,边唱边舞,欢快灵活,一扫平常的呆稚气。我鼓掌叫好,女儿越发来了兴致,连连表演了几遍仍不过瘾,还拉着…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女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暑假里我经常带孩子上幼儿园玩,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熟悉幼儿园里的老师。在我的熏陶之下,孩子对幼儿园非常向往,经常问:“妈妈,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学?”每当此时,我总为我的做法感到得意洋洋。有一天,突然朋友问我:“你女儿不想上幼儿园了?”“谁说的?”“我刚才问她的。她说:‘宝宝不想上幼儿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听话、不吃饭的小朋友幼儿园老师是不喜欢的。我就不去!’”我听后惊呆了。这不是我平时对女儿说的吗?没想到女儿小小年纪还记得挺牢的。朋友继续问女儿:“你是听话…  相似文献   

9.
说话算数     
一次,女儿放学回来跟我说:“妈妈,你能不能帮我做个沙包?”我说:“行啊!”“那你保证。”女儿不放心。“怎么保证?”女儿用她的小指钩起我的小指念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不许骗人。”看着她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就答应了。到了晚上,我找来碎布做沙包。女儿要看动画片。我说:“你得先和  相似文献   

10.
我班的王鑫凯小朋友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可就是不愿吃菜,不愿喝牛奶。你瞧,他正愁眉苦脸地望着眼前的牛奶直皱眉头。无论我怎样费尽口舌地说牛奶如何好,如何有营养,但每次喝牛奶他都像在吃药。晚上,我陪女儿一起看“天线宝宝”。突然,女儿看着电视中的画面对我说:“妈妈,我也要‘宝宝奶昔’。”我随手拿了一盒纯牛奶给她,女儿像模像样地喝了起来。我灵机一动,对呀,生活活动游戏化,这才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于是,下次喝牛奶时,我改变了策略。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买来一些‘宝宝奶昔’,想请你们来当‘天线宝宝’,帮我把‘宝宝奶昔’喝…  相似文献   

11.
女儿和小鸡     
暮色渐浓,还不见女儿的身影,我不由得着急起来。终于,满头是汗的女儿一脸的兴奋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对毛茸茸的小东西,细看原来是两只小鸡。我疑惑地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两只小鸡你是从哪儿弄来的?”“不是弄来的,是我在楼下捡到的,它们找不到家了,天黑了,我怕它们被野猫抓走,才带回来的。”女儿极力为自己辩护。看着女儿爱怜的样子,我蹲下来对她说:“你非常喜欢这两只小鸡,是吗?”女儿点点头。  相似文献   

12.
女儿的依赖性太强了,事事都以“我不行”,“我做不好”为由要父母帮忙。让她盛个饭,她都说怕烫着。看着女儿的表现,我在后悔当初太娇惯的同时,也担心女儿把逃避的坏习惯带到学习中去。每每想到这些,我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可又苦于没有好办法使女儿改正自己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一笑 《家教指南》2006,(2):47-48
故事: “宝宝,这个给我吃一点,好不好?”“不给,这是我的。”4岁的宝宝害怕地将所有的巧克力都抱在自己怀里,怕妈妈抢去。妈妈很生气地说:“宝宝,如果这样,下次我不给你买了。”宝宝听到后,干脆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不停地说:“坏妈妈,抢我的巧克力!”妈妈感到很无奈,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自私。  相似文献   

14.
收拾装扮一番,我准备带女儿出门:“宝宝走,妈妈带你上街去。”女儿立即奔向小床,抱起她的布娃娃,不走样地学舌:“宝宝,妈妈带你走街街。”我把女儿放进自行车后座,对她说“坐好”,女儿把布娃娃放在自己小膝盖上,拍拍它说:“坐好。”对这一切,我已习以为常。在女儿数年的坚持下,我们这个家族的所有成员都默认了,她的布娃娃名叫咪咪乔,这是她的孩子,咪咪乔是有生命和人权的。在我们家,女儿已经成功地为她的咪咪乔争得了一席之地。第一次人权行动是这样发生的,我见咪咪乔颜色式样都已经旧了,便好心好意地对女儿说:“不要她…  相似文献   

15.
我准备带女儿出门:“宝宝走,妈妈带你上街去。”女儿立即奔向小床,抱起她的布娃娃,不走样地学舌:“宝宝走,妈妈带你上街去。”   我把女儿放进自行车后座,对她说:“坐好。”女儿把布娃娃放在自己小膝盖上,拍拍她说:“坐好。”   对这一切,我已习以为常。在女儿数年的坚持下,我们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都承认了“她”。她的布娃娃名叫咪咪乔,这是她的孩子,咪咪乔是有生命和人权的。   但这种承认多少有些虚伪和应付,因为每个成人实际上都已经不能把一个布娃娃真的当做一条生命。我们是在哼哼哈哈地将就着附和女儿,在下意…  相似文献   

16.
女儿从八九岁开始学钢琴,今年她已经13岁了,从来没有考过级。听说有考级证书,上高中能减免部分学费。我跟女儿说让她去考级,开始她同意了。谁知,刚报了名,她又变卦了。在临考级前一个月,一次她从老师家练琴回来,满脸愁容,蔫蔫地说:“妈妈,我的精神都要崩溃了,我不想考级了。”我问她:“为什么?”她支支吾吾地说:“怕考不过去……”“怕考不过去同学笑你,老师笑你,爸爸妈妈说你。”我接住她的话茬儿,她点点头。我跟她说:“别想那么多,过不过去没关系,关键你要能抓住这个机会,任何事情都要敢于尝试,至少你还有成功的希望,永远退缩,你就永远没…  相似文献   

17.
周末,我带女儿在街上玩。忽然,女儿兴奋地喊道:“秦老师好!”便跑过去。我循声望去,女儿幼儿园的秦老师已蹲下身子,张开双臂将女儿揽入怀中,亲切地说:“黄冠好!秦老师带你去玩好吗?”女儿拍着手说:“好好好!”女儿今年4岁多,性格活泼,见熟人很热情。看着师生俩一起快乐地游戏,我想:幼儿园的孩子对老师就是亲热。又一次,我带孩子回家,看见女儿的班主任迎面走来,我提醒她:“蔡老师来了!”可是女儿没作声。这时,蔡老师走近了,叫道:“黄冠。”可她仍没作声。我尴尬地俯身说:“快向蔡老师问好!”她这才不情愿地吐出:“蔡老师好。”遇到两位老师,…  相似文献   

18.
童心如镜     
跌倒之后 晚饭后,两周岁的女儿随我出去散步。走到一处台阶前,她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地面对我说:“妈妈,跌跟头。”我以为她害怕摔倒,便拉着她的手继续往前走。回家途中,女儿又指着台阶前的地面说:  相似文献   

19.
周末上午朋友来访,送她出门时,她忽然对我说:“该多注意一点孩子了,从她眼中我读到了忧郁。”回到家中,看着正默默玩着玩具的女儿,我轻声地问:“小叶子,你星期天最想干什么?”女儿忽闪着黑亮的眼睛,望了我半天才轻轻地说:“好妈妈,我想你抱着我上街。”说完竟扔下了手中的玩具向我扑来。摸着她软软的头发,我说:“你都3岁半了,上街应该自己走才对呀,每一次上街不也都是自己走的吗?为什么想我抱你  相似文献   

20.
变换角色     
孩子大多喜欢和比自己大的人玩,但因为不懂正确的交往方式,常会发生争吵。我的侄女比我女儿大5岁,女儿特别喜欢和她玩,总爱跟在她的身边。我侄女看书,我女儿也要看书,而且非要看和她姐姐一样的书;两人一起玩积木,女儿就非要玩她姐姐手里的那块。如果不让她玩,她就放声大哭,还边哭边数落她姐姐:“你大,应该让着我。”看着女儿这样无理取闹,我和侄女一起商量了一个办法:变换角色。我对女儿说:“嘟嘟,你喜欢当大姐姐吗?”女儿一听当姐姐,眼睛一亮:“喜欢,当谁的大姐姐呢?”侄女接着说:“当我的姐姐,我来做小妹妹。”我摸着女儿的头说:“大姐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