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术与乒乓球,说起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我却不以为然。 我从小喜爱武术,在农村拜著名武术家为师,后又在大学经武术教授点拨,稍稍懂了一些东西。年龄逐渐大了,练起武术来,身体有些吃不消,于是改练以养生为主的拳法。再后来,别人介绍打乒乓球,乒乒乓乓节奏倒也利索,慢慢地也就成了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一开始看到别人抽球动作干脆利落,攻防有序,很是羡慕。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不断地练习发力,但抽起球来总感到有力使不上。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尝试用武术中的发力来指导打乒乓球,其效如神。 武术发力讲究:准备要充分,以…  相似文献   

2.
对武术中发力的研究 ,根据牛顿定律 ,功能等于 1 /2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 F=1 /2 mv2 ,以及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 V=s/t的原理 ,阐述了武术中的发力运动规律 ,形象地说明了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抽鞭子、荡秋千、刮旋风、射箭等。将发力划分为挣力、鞭稍力、稍上稍力 ,秋千力和高旋力的 5个阶段及其练习方法与过程 ,其目的为了提高人体素质 ,掌握武术中的发力练习 ,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中国拥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武术散打无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的体育运动中,武术散打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其成为竞技体育项目的时间还不长,但是整体的发展速度、革新效果十分明显,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武术散打中包含大量的出拳方法和发力技巧,不同的出拳方法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力特征,根据现代力学原理对其进行分析,往...  相似文献   

4.
为探析武术技术中的和谐因子,首先构建了武术的分块技术体系,根据发力方式将武术技击技法划分为击打型技法、粘连型技法、混合型技法三大类;然后分别剖析了各类技术的发力机制,并指出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分别是分析击打型技法和粘连性技法的普适原理;最后指出虽然各类技法都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但从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粘连型技法、混合型技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吐气发声”是武术运动中用于发力的一种特殊的呼吸方法。即发力前先吸气后闭气以待,随发力的同时微启声门、用力将体内气体呼出、发出喊声的用力方式。武术界认为,此“声”不仅可用来增添士气、威胁对方,更重要的是能“以声催力”。在投掷项目中,我们也常见到许多运动员在发力时大喊一声。为什么投掷发力时有人发声,有人不发声?此声能否起到武术中的“发声催力”的效果?搞清这些问题无疑会对投掷运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此,笔者试图从生理学角度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中的发声进行了探讨与比较,分析归纳了发声在武术运动中的几种特殊作用,即:武术中的发声有助于发力,武术中的发声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抗击打能力,武术中的发声有助于增强自己的士气和胆气,武术中的发声有助于威慑敌人等。  相似文献   

7.
拳术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身体结构发力。这里所说的身体结构发力一定与身体形态有关,观看了很多拳术的对抗表演,笔者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不管哪一种拳术,它要有闪光点和神韵,这都离不开武术者对于身体结构及其发力组合的研究。身体结构发力其实就是采用对抗中各进退身体条件及动作结构姿势,作出最有效、最大潜能的动作力量爆发。  相似文献   

8.
《武当》2011,(3):4
李发平湖北省武协副主主席、十堰市武协主席、武当山特区管委会书记。2010年6月,被推选为湖北十堰市武术协会主席,至此,李发平同志由幕后走向前台,对武当武术的传播弘扬事业全面发力,制定规划了武当武术的发展战略,鼎力服务"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重奖武当武术传承人,建成了武当武术国际交流中心等,为武当武术的振兴打造了核心基地。  相似文献   

9.
几千年的世界历史证明,尚武的民族总是生机勃勃富于进取的。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总有人力图对世风时俗进行改造,总有人在不懈地呼唤着武术,呼唤着尚武雄风,并身体力行。当前,武术的普遍,又能激活一种精神,这就是武术仍然具有的价值和应该在更大程度上被重视提倡的理由。倡导武术活动,恢弘民族尚武精神,仍未过时,正值其时。  相似文献   

10.
对抗类运动项目的分类(按发力方式)及其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研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对抗类运动项目进行项群归类(按发力方式)的理论.按照发力方式,对抗性运动项目可分为三大类:击打型发力的运动、粘连型发力的运动、混合型发力的运动.该理论可揭示同类项目之间内在的力学规律,也可认识以武术、太极柔力球为代表的东方对抗类运动的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风云生 《精武》2007,(6):11-13
此文已将武术中最为关键的,亦令许许多多迷武、习武之人孜孜以求的,即打开武术之门的钥匙——整体发力这一环节陈述得淋漓尽致。风云生先生口述与高健先生整理,真可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读者阅后,自然是大快“朵颐”!  相似文献   

12.
《武当》2010,(3):I0002-I0002
2009年度,83岁高龄的徐老,不顾年老体弱,多次抱病出席全国各地武术比赛、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欣然接受《中华当代武术人物志》顾问聘任,并积极为该志题词,作具体指导,用自身强大的影响力来为武术的发展奔走呼吁,发力鼓劲。他是曾经的中华武术统帅,2009年,他身上依然闪耀着具有旗帜意义的中华武魂精神。  相似文献   

13.
劲力是武术运动中独特的概念,是武术的灵魂,是人体运用武术动作发出的一种意、气、力三者高度协调配合的整体性力量.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通过对人体不同的部分来分析八极拳和南拳的发力特点,为习武爱好者更好地掌握八极拳和南拳的发劲技法和对不同门派的传统武术发劲的共性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只重视发力、放弃力量训练是在沙滩上盖大楼从这一篇文章开始,我们来探讨身体训练。身体训练在武术里就是俗称的练功力,通过各式各样的训练来提高武术技击所需要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耐力素质。我们先来谈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促进武术教育的开展,解决阻滞青少年武术教育发展的难题,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质性研究法等,对青少年武术教育协同治理进行研究。提出政府、社会、市场、学校、家庭五位一体的协同治理模式,系统分析了协同治理的机制,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实现方略,以期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共同解决武术教育中的桎梏,促进青少年武术教育开展及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医与武术这两大国粹,而陈式太极拳与推拿按摩是这两大国粹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式太极拳以其弹抖发劲、粘连缠绕、刚柔相济等特点立于中华武术之巅而推拿按摩则以无创伤、无痛苦、效果显著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它们均以古代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历经数千年的不断发展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陈式太极拳发力特点和推拿按摩发力特点,认为它们在发力上具有相似性,并总结了它们的相似性,旨在通过本研究启发初学推拿按摩的学生练习陈式太极拳有利于提高推拿按摩水平。  相似文献   

17.
忘记发力 现代资讯相当发达,电视上经常转播球赛,使之普及化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就是职业球手发力打球的动作误导了部分初学者。由于初学者没有基础,球感差,所以越要模仿职业球手发力就越打不好球。  相似文献   

18.
本从腿的摆动、步型、步法和发力等方面,对胯关节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和运动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震脚是一个武术的基本动作,在武术套路中多有应用,有助于发力、制造声势,往往一个干脆、有力的震脚在套路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练习震脚时由于用力方法不正确会出现震脚无力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纠正这一易犯错误,我利用小时候玩的“踩响”玩具进行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武坛有句拳谚曰“上场如猛虎”,这说明“精、气、神”在武术运动中的重要。当前参加武术锻炼的青少年日增,但往往忽视“精气神”的练习。武术运动八法是“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其中的精神和气质是重要组成部份:如“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