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雪 《华夏文化》2007,(4):22-24
年号是用以纪年的名号。中国历史上用年号纪年,开始于公元前2世纪西汉武帝时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中华民国成立,才基本代之以今人所熟知的公历纪年。人们在一些历史文献和一部分文物资料中,常常会遇到有关年号的问题。从西汉武帝开始,帝王即位一般要重新纪元,每次纪元都有一个  相似文献   

2.
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永君 《寻根》2008,(2):48-55
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在我国古籍中现身频频。前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年号则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现就所知,将四者来龙去脉略加辨析考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马承五 《寻根》2001,(4):45-47
中国年号从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时始建,到宣统三年(1911年)因清王朝的崩溃而终止,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过了2000多年的历程。年号,也成为了帝王纪年及历代史用以编年记史载事的体例和范型,形成了中国封建政治、化的鲜明的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4.
一论年号 "年号"是中国历史上纪述年代的一种特有标识。它经常随着新的元年而变换,所以也称"元号"。于是把建立年号称为"建元",改换年号称为"改元",而记述年号的书也多以纪元为名,如《纪元编》、《纪元通考》、《纪元要略》等。  相似文献   

5.
敦煌写卷中的地支纪年虽然主要属于吐蕃时期,但具体到敦煌四部书写卷,地支纪年可以延伸到张氏归义军时期,至少也在张氏归义军初期;以敦煌经部写卷为例,对带有地支纪年的经部写卷重新进行了断代梳理。  相似文献   

6.
闲话千年龙     
公元2000年与中国传统纪年(阴历干支庚辰)的龙年喜相逢,迄今为止三个千年才仅仅一次,可谓是千载难逢。这对于我们以“龙的传人”自居的炎黄子孙来说,是何等的喜悦,是何等的欢喜欲狂。新千年到来之际,各种各样的庆典、盛会之气氛和场面难以言表。  相似文献   

7.
日本嵯峨天皇和中国文化张礼总编译嵯峨天皇(786—842)是日本平安时代(桓武天皇794年定都平安京时起至镰仓幕府成立时止约400年期间)初期第52代天皇,在位14年(809—823),年号弘仁,小名神野,是桓武天皇第二个皇子。他自幼聪明好学,及长博...  相似文献   

8.
李学勤 《中国文化》2004,(21):14-17
1986年至1987年发掘的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报告《包山楚墓》已于1991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墓中大量竹简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特别是简文的纪年,有下少学者讨论,发表了一系列意见。这些纪年的最后一个,是“大司马悼滑将楚邦之师徒以救郙之岁”,  相似文献   

9.
舜崩何年     
张介立 《寻根》2000,(5):78-80
《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诸多纪年,研究舜帝生平者不乏其人。但因理解各异,干支推算间或有误,因之说法不一。笔者在肯定《五帝本纪》权威纪年的前提下,利用新的史料,采用新的方法,对舜崩之年作一探讨。一、舜享年百岁《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这与《五帝本纪》记载的尧的纪年相同:“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承办的“光影纪年——中国纪录影像世纪盛典”晚会,旨在以回顾中国纪录片的百年辉煌向先辈致敬的同时,勉励当代纪录片人,向社会展示其奉献精神和纪录片的真实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外文化交流》2011,(12):96-97
考古工作者日前在山西省祁县东南古县镇温曲村附近发现带有墓志纪年为“至元元年”的墓葬群。专家认为,此次出土的瓷罐、瓷钵等陪葬品属于元代民窑标准器。由此为研究距今1000多年前的中国宋元时期平民家族丧葬习俗提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从西安出发,过渭河,出咸阳,便见众多金字塔形小山包隆起于关中平原。此即汉代帝陵,其中规模最大者乃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汉武帝刘彻,汉高祖刘邦第4代孙。公元前140年,16岁的刘彻即位称帝,在位54年。汉武帝广聚人才,励精图治,他文治武功,将西汉推向强盛,建起民族统一、疆域辽阔的强大中国。刘彻是中国首位使用年号的皇帝,也  相似文献   

13.
魏亚光 《世界文化》2013,(11):53-55
在中国古代,皇帝们除了原有的姓名之外,还会有年号以记录年月,死后又以庙号来区分长幼,谥号则以其一生功过来定。如康熙、雍正是年号,唐高祖、唐高宗是庙号,汉文帝、汉武帝是谥号。但在欧洲,史学家对他们的君王除了用一世、二世这样凸显谱带宗亲关系的称呼来区分外,还会赠送一些绰号给他们,有例如“美男子”、“狮心王”这样光荣伟大的尊称,也有“歪嘴”、“失地王”这样损害君王光辉形象的戏称。欧洲君王们大部分都有绰号,有的还不止一个,千奇百怪,但是只要一听,我们就可以把此人的特性或外貌猜得八九不离十。  相似文献   

14.
《寻根》2000,(6):4-4
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的世纪之交。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公元前2069年为中国开元之年。从司马迁《史记》以来。2000年间一直困扰中华文明史的一个千古谜团。终于在现代科学面前有了较为清晰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贞观政要》中唐太宗治国与用人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出身于陇西贵族,唐高祖李渊次子。他文韬武略,为建立唐王朝立下过赫赫战功,因功勋卓著被封为秦王。后在玄武门发动政变,迫使李渊交权,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国家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是中国农历的庚寅年,也是传统十二生肖纪年中的虎年。据文献记载,我国至少从距今4000多年前的帝舜时代起,就开始使用"干支法"来纪时了,而近代发现的商代甲骨卜辞证明,我国至迟在殷商时期,干支纪日已应用的娴熟自如。所谓"天干、地支"的称谓来源于中国古老的阴阳八卦观,  相似文献   

17.
绍兴古桥     
郭军宁 《寻根》2008,(5):124-129
“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这一著名诗句生动地刻画出了绍兴的历史风貌。绍兴古称越州,早在7000年前古越民族即在此处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为越国国都。秦汉时置会稽郡,隋朝称越州,直到晚唐。南宋时两度成为临时都城。1131年,宋高宗赵构改年号为“绍兴元年”,取“绍祚中兴”之意,绍兴地名由此传定,以迄于今。  相似文献   

18.
赵家堡,又称赵家城,位于福建漳浦县湖西畲族乡赵家城村,是赵宋后裔仿照汴京的布局立意,于明万历年间建造,并世代聚族而居的防寇城堡.南宋末叶,风雨飘摇.咸淳十年(1274年),度宗赵(礻基)卒于临安,嫡子赵显继位,年号德祐.德祐二年,元将伯颜入临安,俘赵显及全、谢二太后北去,南宋亡.在福建宋之遗臣遂拥立益王赵昰,年号景炎.景炎三年四月,赵昰卒于硇州,  相似文献   

19.
正黄帝是中国上古史上少数几个创世纪的先祖之一。在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笔下,黄帝开启了中国历史的"五帝时代",由于"五帝"中的颛顼、帝喾、尧、舜都是黄帝后裔,俱出于黄帝血缘谱系,这也意味着黄帝同时开启了华夏民族抟铸与形成的时代。降至两千年后,黄帝又被抬出来,使其参与了中华民族的"身份"辨识与认同工程。1902年梁启超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3年刘师培提出了黄帝纪年说,随后短短  相似文献   

20.
正马来西亚风筝的起源现今在马来西亚甚至整个东南亚,放风筝都是一种深受民众喜爱的游戏和体育项目。马来西亚人对风筝的喜爱程度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加之政府经常组织大型的风筝比赛,使风筝文化在马来西亚得以传承和发扬。关于风筝的起源,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大约在公元8世纪时由中国传到世界各地。据马来西亚《马来纪年》一书记载,1460年明朝汉丽宝公主远嫁马六甲时把风筝带到了马来西亚,继而传入泰国、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