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其预编码(Precoding)技术是MIMO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MIMO系统中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MMSE)的预编码技术,将MIMO信道对角化为特征子信道,并给出一套加权值,根据不同的加权值设计各种不同的预编码方案应用分析,实验仿真证明了该准则下预编码各种方案情况下的应用分析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采用massive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的5G网络规划中,使用传统的系统级仿真方法获得信道幅值的计算量和时间开销非常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来预测massive MIMO系统的信道幅值。自适应神经网络由基本BP子神经网络和特征降维BP子神经网络组成,可实现对给定训练集和预测集的自适应,基于用户射线追踪数据快速准确地预测用户的信道幅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神经网络在得到与系统级仿真方法精度接近的信道幅值的同时,可大幅降低获得信道幅值的时间开销;并且与采用传统BP神经网络相比,可以明显降低训练时间、预测误差大的用户数和平均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3.
在MIMO(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通信系统中,当发射端完全已知信道的状态特性时,接收与发射端的联合优化设计可获得较好的通信性能,然而由于实际MIMO通信系统中往往发射天线是相关的,只知道相关特性,并不知道信道的特性.本文提出基于发射天线相关系数矩阵分解MIMO系统线形最优预编码的设计方案.Monte Carlo方法仿真显示,具有明显的预编码增益性能.该设计方法可以应用到实际的具有反馈的无线多天线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在有限反馈条件下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中基于信道容量的分簇波束成形算法。该算法针对MIMO-OFDM系统在高信噪、低信噪比等不同情况时选择不同的波束成形向量来提升系统的容量。根据簇间、各子簇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设计出了次优波束成形算法。通过对所提出的算法仿真可知,在高信噪比、低信噪比情况下针对系统容量采用分簇的波束成形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MIMO-OFDM系统在确定性信道与随机性信道的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统的基于GM(1,1)的物流总额预测方法需假设其他因素变化对物流总额无影响,给预测结果带来较大误差,本文采用GM(1,1)-ML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我国未来物流总额进行预测。将组合模型与GM(1,1)的2012—2016年物流总额拟合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组合模型的预测平均误差仅为2. 3%,远低于GM(1,1)的预测平均误差(25. 2%),精准度大大提高,可以被有效应用于我国未来的物流总额预测。  相似文献   

6.
为估计汽车电子市场的潜在价值,引入一种基于改进优化核函数参数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中国汽车月产量预测模型.SVM采用RBF核函数和ε-SVR回归方法;参数选择归结为使推广能力的估计值最小、对偶问题最大化的最优化问题.根据2005—2009年中国汽车月产量数据,预测2010年前3个月的中国汽车月产量,并估计中国轻型汽车电子市场的潜在价值.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提高短期预测性能,可为汽车公司的市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文首先介绍了MIMO即多输入多输出的相关原理,指出MIMO技术可以成倍地提高无线信道容量。然后介绍了信道编码和MIMO技术相结合的空时编码技术,重点阐述了V-BLAST系统。最后讨论了智能天线的相关概念以及它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高速铁路特性的分析,介绍了一种基于MIMO系统无线信道相关性比较的天线选择算法。该算法与传统的选择算法相比,能够更快地选择出对信道容量贡献最大的接收端和发送端天线,并能够有效对抗列车高速运行时产生的多普勒频移等影响因素,降低高速移动条件下通信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9.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多用户通信系统下行链路中,当发射端知道信道状态特性(CSI)时,即对发射端进行预编码设计,使接收与发射联合处理可获得较好的通信性能.本文着重分析目前MIMO多用户系统下行链路的三种预编码技术,印直接信道求逆的迫零预编码、规范的信道求逆预编码和基于THP预编码.分析了迫零预编码性能不好的主要原因,可以由规范的信道求逆预编码进行改进,并得出非线形预编码THP预编码性能优于前面两种线形预编码.MATLAB仿真结果证明了以上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用于估计马斯京根模型参数的方法很多,但这些方法在数据存在异常值时缺乏抵御异常值影响的抗差性能. 推导出一种有限制条件的参数抗差估计算法,通过含有随机误差和异常误差的人工数据和真实数据比较抗差算法与传统最小二乘算法的抗差性. 研究表明抗差估计算法能减小异常值对参数估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无线网路中链路质量的不稳定、信号的广播传输模式和节点之间存在的相互干扰,针对提高无线网状网络性能的信道分配和路由选择将更加复杂。采用多信道成为一种可选的提高网络容量的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2.4GHz 802.11无线网状网络的一种固定信道分配方法,采用了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使得网络中的数据流以流水线的方式进行传输。在这个场景下多条并行的流可以同时被激活,以此来提升UDP和TCP的传输性能。通过对802.11b网络中1、6和11三个相互不重叠的信道的分配,该信道分配算法在空间上实现邻居节点之间的干扰最小化,其中信道1和11被分配给网状网络的主干传输部分,信道6被分配给用户接入网络。文章最后通过NS2仿真实验,并对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证明网络的平均吞吐率有大幅度提升,且多跳传输的延迟也被降低。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机载刚性三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需求,在存在干涉相位噪声的情况下,研究基于2个地面控制点估计系统基线倾角和干涉相位偏差的问题,分析干涉相位噪声对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三基线联合参数估计方法.使用牛顿法求解系统参数估计方程,根据不同基线的高程测量精度,对目标函数进行加权处理,并使用不同基线得到的高程差来评价参数估计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单基线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参数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船舶交通事故的预测精度,提出将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模型与BP神经网络组合的船舶交通事故预测方法。该方法考虑船舶交通事故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因素,充分结合ARIMA模型与BP神经网络的优势,分别从简单加权和残差优化角度对ARIMA模型与BP神经网络的不同组合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并将其应用于2000—2018年英国籍船舶交通事故预测中。结果表明:与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和ARIMA-BP的简单加权组合预测方法进行对比,ARIMA-BP的残差优化组合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最高,其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7.16、6.0和4.9%。本文提出的船舶交通事故预测方法可以为相关人员的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体育场、客运站、办公区等高密度节点环境下,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接入缓慢和上下行数据传输不平衡的特点,基于物理层的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U-MIMO)技术,提出有序混合竞争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该协议通过初次随机筛选一定数量的节点完成同步上行传输,而剩余节点参加下一轮的混合竞争,增加竞争节点接入的有序性,以提高高密度节点环境下的系统性能。根据该协议特性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通过改变模型参数进行模拟,结果显示该协议能够有效改善高密度节点竞争接入WLAN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在免授权频段开展可靠的星地、空地、蜂窝等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已成为提高频谱资源利用效率、缩短通信系统研制周期的新兴研究热点。提出一种在ISM频段下的可靠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载波监听的无线净空技术实现公用资源下的可靠频谱占用,并结合基于先验自干扰抑制的收发信机软硬件设计,实现ISM频段异构网络共存下的可靠通信。针对该系统固有的自干扰问题,提出基于先验信息的射频AD清零策略和结合射频链路的周期控制射频开关的设计,实现通信系统误码率及环路跟踪性能不受自干扰影响。最后,通过软硬件仿真和实物测试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线性混合模型(linear mixture model,LMM)在端元提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LMM假设下,理想的端元提取效果需要重建误差最小.但是在实际的高光谱数据集中噪声是不可避免的,单纯追求重建误差最小化可能会导致最终结果偏离真实端元.为平衡重建误差与噪声的影响,使用几何优化模型计算重建误差,通过约束重建误差...  相似文献   

17.
针对蜂窝网络中D2D多播容量受限于簇内信道质量最差用户的问题和D2D多播复用蜂窝信道产生的同频干扰,提出一种新的分簇策略与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算法,在保证蜂窝和D2D用户最小SINR前提下,最大化系统总容量。由于所提优化问题难以获得最优解,通过将该问题分解成功率控制和用户分簇与信道分配两个子问题,求得其次优解。其中,分簇策略采用改进k-medoids的基于用户信道质量的多播分簇算法(CQCA),在保证用户公平性的前提下提升瓶颈用户吞吐量,并通过联合分簇策略和信道分配,减小信道复用产生的同频干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传统分簇策略显著提升多播簇容量,并提升系统总吞吐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卫星扩频通信系统的时间同步需求,提出一种基于GNSS授时的卫星通信前向链路间接时间同步方法。通过由星地自发自收链路与锁相环构成的钟差间接修正环路,对发送端码时钟进行闭环修正。这将使前向链路信号起始扩频码相位在到达接收端的时刻与卫星导航授时模块输出的1 PPS保持精确稳定的同步。实现了不需要位同步的扩频信号定时接收。分析并得到间接时间同步误差表达式及其与环路带宽的变化关系,给出使同步误差最小的最优环路带宽值。星地链路试验结果表明时间同步误差随环路带宽的变化关系与理论分析一致,最佳环路带宽对应的钟差间接修正环路秒脉冲1σ同步误差约为20 ns,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同步误差条件下,接收端成功地进行扩频伪码的同步和电文解调,实现了卫星导航授时对通信的辅助。  相似文献   

19.
由于无线链路易受到外界干扰,导致数据传输的误码率较高,从而使得数据包成功传输概率降低。而误码所造成的丢包会使无线链路上的TCP传输自动降速,从而对正常的TCP数据传输造成较大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802.11协议的MAC层提出了一种新的校验机制,采用动态分块校验的方法对数据包进行验证,并采用新的方法来计算重传次数。实验表明,本校验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包成功传输概率,进而改善了无线链路上的TCP传输性能,同时保证了多个数据流传输的公平性和数据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