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潘安 《大众科技》2009,(10):150-152
汶川重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之一。高校里的地震灾区学生的心理、学习和生活状况是关系到高校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国家相继出台的资助政策加大了各高校的资助工作的职责。在尊重灾区学生的隐私的同时,资助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借此激励灾区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国家资助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根本落脚点。文章对当前针对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保护学生隐私不够、欠公平、主管部门不作为等现象,提出了解决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的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唐璞妮  杨档 《现代情报》2010,30(6):102-104
5.12汶川地震过去1年多,灾区人民的精神家园重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灾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了解,分析了在灾区建立流动图书馆的意义,并就建立流动图书馆提出了几点建设策略及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5.12地震灾区执行灾后税收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和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分析,得出地震灾区经济复苏的税收制度安排存在某些缺陷和不到位的地方,提出地震灾区税收制度安排应进一步贴近灾区实际,充分调动受灾企业恢复生产的信心和非受灾企业投身灾区恢复重建和投资的积极性,促进地震灾区经济的全面复苏。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灾区的社会资本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在灾害中的作用是近年来灾害社会学研究和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根据2008年和2009年的两次大规模抽样社会调查数据,从社会支持、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三个方面对汶川地震灾区的社会资本水平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援助和支持;与此同时,灾区群众体现出强烈的社会参与精神,居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积极参与救灾和重建中的各项社会公益行动;灾区群众的整体信任程度较高,与灾前相比,社会信任水平呈明显上升之势.灾区人民的互助、参与、团结与信任,构成了他们重建家园时最可依赖的"社会资本".在制订灾后重建政策时,应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促进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旖  邓玲 《软科学》2010,24(2):89-91
通过对灾区自然经济特征的分析,结合灾害损毁程度,从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对灾区重建进行研究,认为灾后重建的空间优化途径主要是主体功能区建设,并对灾区的主体功能区划进行思考,认为应针对灾区中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进行建设:灾区中的平原地区在推进恢复同时要重点开发;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等生态脆弱区要以限制和禁止开发的要求进行生态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与国内地震灾区公共事业与文化重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借鉴可以值得参考的经验。提出了灾区公共图书馆恢复重建工作的措施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情系灾区,援梦四川!",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人们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震灾区重建开始,迫切需要适合灾区房屋抗震设计方案优选方法,本文根据灾区的住房特点,设计相应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权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房屋抗震设计方案进行优选,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以推广该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的防火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汶川8.0级强烈地震灾后过渡安置房的规划建设工作的实际要求出发,结合了当前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地震灾压过渡安置房的防火要求作出了深入的探讨,切实把好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和帐篷消防安全的源头关,确保临时居住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火灾危害.灾区临时居住地的规划选址的消防设计以及过渡安置房板材和帐篷材料防火性能的规范工作成为当前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生活在科学发达、生活优裕、网络纷飞的现代。似乎什么都不遥远,似乎什么都可以实现,如同一首励志的流行歌"我相信,我站在舞台的中央,我可以够得着金色的太阳"。可是残酷的现实却刚好相反,大学生的求学欲望被糖水灌得迷迷茫茫,甚至课本少有笔迹,手机不曾离手,课堂呼叫QQ;各科面临挑战,物理难题堆积如楼。除了按照学院的规定收缴手机以外,老师情不自禁、无限感叹:数学和物理是科技的直接东家,却成了课堂的灾区和怨家。创造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如何还能占领大学生学习和爱的阵地?  相似文献   

11.
一年前,"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社很快派出了志愿者和组织读者志愿队去灾区慰问和捐助。今年五月份,我社向灾区的一批中小学免费赠送了我们的杂志,并倡议更多的人一起来付出爱心,为那些热爱科学知识、却没有经济能力购买书籍的灾区孩子们捐赠更多的《大科技》杂志。我们的倡议受到社会各界朋友的热烈响应,目  相似文献   

12.
邱洋洋  易健  梁峻川  罗佳 《中国科技纵横》2009,(12):206-206,207
管理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组织结构对于管理者合理、人性化的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地震灾区板房区的管理部门对于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效、合理的管理在灾区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成顺 《科技风》2011,(9):254+259
本文主要阐述了事故矿井概况,救护队接警及出动经过,即抢险救援经过灾区侦察、解放灾区,打通冒落区、抢救被困队员,搬运遇难矿工、救援工作结束等过程,自身伤亡事故原因,事故教训等分析,提出了事故防范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探索以园区经济形式帮助灾区调整产业结构,分析灾区建设工业园区的可行性,并提出工业园区建设中应避免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震发生后对灾区的支援和救助是减轻灾民痛苦的重要措施,但人们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渐了解灾区的真实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下属的《综合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子网提供的大量地震资料的分析和理论研究,提出了可以定量化快速确定地震灾区可能的救援需求的一系列关系式。通过在闽南防震减灾示范区的实际应用,证实这种根据地震初期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快速得出的灾区救援需求框架,可以有效地提示救灾人员进行科学调度,缩短救灾人员和救灾物资的集中时间,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汶川、玉树地震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地震灾后雷电灾害防御面临着防雷设施破坏严重、灾区信息传播受阻、临时避难场所防雷设施不完善等新形势,指出地震灾后雷电灾害防御存在着防雷减灾机制不健全、过渡安置点防雷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灾区群众防御雷电灾害意识淡薄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组织领导、灾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工程建设、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防雷科普宣传等地震灾后雷电灾害应急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哀悼逝者,祝福生者!一年前的那场大灾难,不仅使灾区人民失去了家园和财产,也让他们的心灵遭受重创。遗憾的是,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灾区的重建上,国际的捐赠、  相似文献   

18.
NGO投入救灾行动 社会组织各显其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晓威 《学会》2008,(5):7-9
<正>一、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拨款物最多截至5月17日中午12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已接收来自国内外捐赠的款物达18.3亿元人民币,已向灾区提供了价值近4亿元的救灾款物。5月18日,中国红十字会西安备灾中心调运  相似文献   

19.
政策·资讯     
《世界发明》2009,(6):23-23
01知识产权助阵地震灾区重建 3月27日,成都市工商局在彭州进行灾区商标知识培训活动,帮助彭州和都江堰地震灾区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打造品牌,形成名牌效应。当前,成都市正面临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走出一条“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源起: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一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级特大地震,举国哀悼之时,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 7月中旬,结束了高一的学习,我立刻来到四川地震灾区做了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为灾区人民尽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