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2006年度的“中国骄傲”评选活动中,有三个孩子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一个7岁的小女孩,靠着她的沉着和勇敢,从死亡边缘挽救了双亲,被人们称为“生活小英雄”,成为这个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型活动中年龄最小的候选人。两个12岁的男孩,为了救助一个被火药烧伤的孩子,用最快速度化解了一场危机,没有留下姓名就悄然离去,最终入选2006年度的“中国骄傲”。为了铭记这三个孩子的行动和他们的精神,为了让我们的小读者更好地认识他们、走近他们、学习他们,我们编辑了《英雄少年,骄傲中国》这个小小的专题,在上一期和这一期连续刊发。他们的精神,你也具有吗?他们的行动,你能做到吗?亲爱的小读者,如果你有什么感想,如果你身边的小伙伴身上也有让你感动的故事,欢迎你写下来寄给我们:100051,团中央少先队小干部杂志社“大拇指”栏目,陆路。  相似文献   

2.
周平健 《教书育人》2006,(11):20-21
在教师队伍中有一支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年龄在35岁左右,我们暂且称之为“35岁教师”(不包括学校领导)。虽然他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对其今后的发展却有截然不同的心态。笔者认为,“35岁教师”的发展心态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赵兰 《湖南教育》2005,(16):44-44
带着一份童稚,我走进了一年级语文教学的课堂。经过几个星期的教学,我被孩子们感动了。童言无忌!他们的大胆让我吃惊,他们的天真令我向住!那是一道填空题:“春天里,太阳摇摇摇摇摇。”很多孩子的答案当然是“出来了”红红的“”升起来了“”暖洋洋的”之类;填“上班了”就有点创造性了,让我感到欣喜。突然,一个特别的答案映入眼帘:“春天里,太阳六岁了!”啊,多么富有诗意的答案!好一个童话般美妙的世界!春天来了,我六岁了,太阳也应该是六岁了吧!孩子就是这样想的。然而,我为自己之后的愚蠢感到惭愧。我当时看了答案是欣喜的。可是内心传统的…  相似文献   

4.
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似乎成了现代儿童最主要的娱乐形式,所以到10岁时大部分儿童都已变为遥控“专家”。但他们知道如何爬树、如何建沙堆城堡吗?根据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IPA)发表的研究报告,其答案显然是“不”。为使当代儿童能够重新拾起父母孩童时代的传统娱乐项目,一个由专家和名人组成的委员会推荐了32件在10岁前应做的事。研究报告说,现在的儿童很少有自由时间来自娱自乐,其原因有多种:有些父母担心孩子的安全;一些儿童不希望衣服被搞得脏兮兮的;另一些孩子的日程被排得过满,他们不是去上课,就是去参加有组织的课余活动。协会会长道格…  相似文献   

5.
1980年,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的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专家一起,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根据面试结果,将这些幼儿分为良好适应、充满自信、坐立不安、沉默寡言和自我约束5大类。23年之后的2003年,也就是当那些3岁幼儿已经26岁的时候,卡斯比同精神病学专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当年被归类为“良好适应”的幼儿占40%,小时候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当年被归类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到26…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0~3岁的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还很弱,需要成人的照料。成人对他们的照料和保护,使他们对成人产生一种情感——依恋感。依恋感的满足与否,对孩子行为及个性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依恋感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出生至三个月。这个阶段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肖丹 《教育与职业》2006,(22):98-99
职场中人不外乎两类:男人和女人。男人似乎天生就被塑造成了职场上的主角,一个个都以强者、领导或是中坚力量的身份为事业奔忙。如此一来,女性就成了配角,角色多是秘书和助理,偶尔出现一两个能独当一面的女上司,就会被惊呼为“女强人”。其实,在职场中打拼的女性个个都有危机感,尤其是到了30岁前后。作为职场女性,而立之年正是公司里的“少壮派”,工作已驾轻就熟,人开始走向成熟,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应对工作中各种局面。虽然心态稳定,年富力强、有能力和经验,却常被年龄带来的各种危机压得喘不上气来。  相似文献   

8.
4岁的文文总爱自己“造词”:别人都说“一片云”,他偏说“一飘云”,别人都说“一条裤子”,他却说“一双裤子”……文文的表现属于“造词”现象,是这一年龄段幼儿的常见问题。“造词”:词汇贫乏的表现有人认为“造词”现象是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实际上,这是幼儿词汇贫乏、词义掌握不够确切的表现。虽然3岁~6岁幼儿的词汇量迅速增加,对词义的理解也逐渐确切和深化,但是,他们所掌握的词汇有时还不能满足表达的需要,于是就出现了根据已有经验来“造词”的现象。由于没有掌握“片”这个量词,所以在描述云时便用了云的动作“飘”来代替量词“片”…  相似文献   

9.
5岁的孩子讨人喜欢,常常被称为“乖孩子”。到了6岁,孩子往往变得不怎么听话了。有些儿童心理学家就把6岁这个阶段称为“儿童第二反抗期”。6岁以前的孩子,见了客人,总是热情地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可是一到6岁,就不一样了,见了人却爱理不理的。你越要他招呼人,他就越不开口,低着头倔着。平时,他们动不动就嚷嚷“我知  相似文献   

10.
<正>7岁开始获得国家专利,10岁时已经有三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11岁时就已经被一家高科技公司聘为特约工程师,成为全国年纪最小的工程师。他,就是惠州市第一中学学生——朱彦臻。爱"折腾"的小子朱彦臻从小就爱"折腾"。他刚学会走路时,父亲的工具箱就成了他的最爱。他把工具箱里的工具逐样拿出来当玩具,时间一长,居然会正确使用几种工具了。到五六岁时,他开始沉  相似文献   

11.
十六岁那年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那就打电话给你的姐姐,好吗?她们会过来帮助你的。”妈妈对我说道。“妈妈,我已经16岁了,以前我也自己在家呆过。”我不满地说。“记住,”我的母亲继续说着,她的皮箱已拿到楼下去了,“别忘了浇花与每天清理小猫的木箱。在电冰箱里有吃的东西,你要是拿它当晚饭,要把它热透才行。”爸爸也加进来嘱咐说:“别给陌生人开门,如果有什么事,那就给我们打电话。”“好,好。”他们一个个吻过我后,便走出门去消失在远方了,他们是去参加教会组织的四天旅游。这样家里就剩我自己了,我的责任不光是照顾好自己,保持房间里的清洁,洗我自…  相似文献   

12.
孩子在2岁半到3岁期间,多数会发生厌弃学习,拒绝识字的情形。尤其是那些3岁前未形成“识字敏感”和从未识字的孩子,或虽然识字但未进入阅读的婴儿。这时他们多数不能集中注意,难于安静,视识字为畏途。往往弄得父母无可奈何,只好放弃努力,等待孩子上了小学,让老师去管教。有的从此难以培养起阅读兴趣和自学能力来。儿童到3岁左右的厌学情绪,我们称之为“3岁波折”。这是他们心理  相似文献   

13.
3岁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对父母的要求他们常常会毫不犹豫地说“不”,使家长感到束手无策。讲道理吧,孩子不喜欢听或者根本听不懂,结果,有的家长就以打骂孩子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怎样来对待这些小家伙呢?我的体会是“3岁的孩子爱游戏”。我就以游戏的方法或游戏的口吻来解决这些矛盾,使孩子愉快地改变主意,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相似文献   

14.
5个月的妞妞开始整天“ba-ba”、“ma-ma”地说个不停,喜得父母合不拢嘴,逢人就说:“我们家妞妞会说话了!”妞妞真的这么早就会说话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她只是为学习说话做准备。1岁前,宝宝处于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又称前言语阶段。虽然这一阶段的宝宝还没有真正掌握语言,但他们发展了言语产生所必需的各种能力,为言语的产生做了充分准备。在生命的第一年里,宝宝的语言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兺÷牏挔牋爩挔言语准备阶段为宝宝的语言发展做了三方面准备:语音感知方面的准备、发声方面的准备和语言理解方面的准备。父母支招——多和宝宝交流尽管…  相似文献   

15.
佚名 《教师博览》2003,(12):9-9
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发表报告称,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三岁看大”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英伦三岛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16.
一岁教师的任务是支持孩子间出现的交际欲望,并且为他们创造有利于接触的条件。 1.首先必须组织“纯交际”的场合。教师可把两至四个孩子放在学步车内,让他们在一起呆上两到三分钟。在此情况下,即使是三个月的孩子也会瞧瞧同伴,注意他们的行为。 2.当学步车内的孩子饶有兴致地相互对望时,教师要设法保持这种状况,不让他们的视线转移。必要时,老师可介入,和被  相似文献   

17.
岁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他高高的个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最有特点的是他的头发,“前面一片溜冰场,三面环绕铁丝网”。据说,这是智慧的象征呢!初见岁老师,找有点畏惧他那严肃的表情。可是时间长了,我发现,他上起课来俏皮话一串一串,真是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18.
在教师队伍中有一支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年龄在35岁左右,我们暂且称之为“35岁教师”(不包括学校领导)。虽然他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对其今后的发展却有截然不同的心态。笔者认为,“35岁教师”的发展心态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1.悲观失望型管理者在制定规章制度和学校发展规划时,特别强调把青年教师列为重点培养对象,而35岁以上的教师将逐步淡出各种舞台。如选上公开课的教师,要普通话比较标准的,教学观念比较新的,还能够娴熟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占有优势。评先选优时,考虑到青年教师荣誉少,将来要评职称,3…  相似文献   

19.
3岁的幼儿还比较依赖父母和老师,而游戏是以独立或平行为主的方式进行的。4岁~5岁,进入中班了,孩子逐渐走离大人的身边,开始和同伴有较多的交往,这也就产生了交往所需的规则意识。但他们又不具备足够的能力,不能像大孩子那样自如地运用规则,所以,需要成人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正>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融(153—208),小时候非常有礼貌,而且聪颖(yǐnɡ)过人。他六岁让梨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被后人传为美谈,但孔融巧分梨的故事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一天吃完午饭,孔融便自觉到书房去读书写字了。这时老管家进房传话说:"小主人,在外地的伯伯、叔叔、婶婶和六个堂兄妹都来了,夫人叫你到前庭去见见他们。"孔融高兴极了,说实在的,伯伯、叔叔长年在外地做官,孔融长到六岁还没见过他们,特别是六个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