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山地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本研究经过两年5次实地调查,结合文献、书籍等相关资料的整理收集,梳理出保护区中鸟类14目48科220种,兽类7目18科69种,鱼类2目3科12种,两栖类1目2科3种,爬行类1目4科12种。  相似文献   

2.
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科、鳅科、泥鳅属。世界上有泥鳅十多种,最普遍且供养殖的仅真泥鳅一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肇东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结果发现脊椎动物272种,其中兽类6目11科31种,鸟类16目31科181种,两栖类2目4科9种,爬行类2目4科8种,鱼类4目9科41种,另有圆口纲2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8种。  相似文献   

4.
对长江三峡库区涪陵江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监测419船次,采集渔获物77.24kg,生物学测定955尾,统计到鱼类63种,分属7科45属,其中以鲤形目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82.54%。黄颡鱼类、圆口铜鱼、餐类、铜鱼、蛇鮈、鲢、鲇鱼类、鲤为长江涪陵段渔获物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2013年7月至10月期间,用固体染色法和活体观测法对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纤毛虫多样性进行观察和分析。鉴定出62种(20个未定名种)34属26科12目3纲,1门,其中肾形虫属、钟虫属数目较多为优势类群,康纤虫属、尾缨虫属数目较少为罕见类群。  相似文献   

6.
高原鳅属鱼类在鱼类起源、演化及与青藏高原隆起间的关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归纳和总结了高原鳅属鱼类生长、繁殖、摄食、遗传多样性及高原适应性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今后高原鳅属鱼类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目前已知该区有陆生脊椎动物25目74科306种,占湖北省总种数的63.5%和全国总种数的13.0%,已知该区维管植物有194科819属2 088种,占湖北省总种数的34.4%和全国总数的7.5%,属国家特有、珍稀濒危或重点保护的植物约有70余种;已知藓类植物33科90属192种和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7属7种,分别占全国总种数的9.8%和4.2%,该区不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而且具有高度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经济类型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鸟类多样性是生态保护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了解拉萨市秋季鸟类的多样性组成情况并掌握其居留信息,于2021年秋季在拉萨市的五县三区开展了鸟类多样性的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目34科88种。在区系组成上包括古北界鸟类58种、东洋界鸟类5种、广布种鸟类19种、特有种鸟类6种;居留型中留鸟64种、夏候鸟4种,冬候鸟12种、旅鸟8种。从生境和鸟类多样性关系上看,灌木林的鸟类多样性程度最高。拉萨秋季鸟类以雀形目种类占比最大,雁形目鸟类数量最多。濒危和受保护鸟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0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1种,易危6种,近危8种。被IUCN列为濒危2种,易危2种,近危5种。列入CITES附录Ⅰ的2种,列入附录Ⅱ的11种。  相似文献   

9.
 四合木属Tetraena Maxim.   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亚洲中部荒漠区东部的特有属,也是珍稀   濒危植物。前人曾对该属的系统地位做过一些研究,但观点不一。作者通过对该属的研究历史、雌蕊、   果实、花粉粒、染色体等的综合研究后,建议将该属从TaxTaЛЖЯН系统(1987)蒺藜科的霸王亚科中分   出,成立一个新亚科——四合木亚科。本文还编写了蒺藜科(狭义的)分亚科检索表。  四合木属的系统   地位是:芸香目蒺藜科四合木亚科四合木属。  相似文献   

10.
西藏计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药材10种,包括植物种类13种,其中属二级保护1种,三级保护12种,隶属于9科10属。目前,对高原药用植物濒危状况缺乏研究,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了解不足。西藏药用植物资源过渡采挖现象严重,其脆弱性随医药需求量增加而增加。建议尽快开展科学研究,采取深入、科学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贾银涛  陈毅峰  陶捐  何德奎 《资源科学》2013,35(7):1490-1498
基于2009年11-12月和2010年3-4月对增江流域13个样点进行的鱼类资源调查,并结合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资料,分析了增江鱼类群落特征现状及历史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72种,隶属于7目18科60属.与20世纪80年代调查结果相比,物种数相差较小,但两次调查均采集到的鱼类只有43种,种类相似性指数仅为0.44.调查发现新记录种29种,其中多为小型鱼类.但历史记载的26种鱼类在此次调查中未发现.增江鱼类生态类型目前以习缓流或静水、中层栖息、杂食性、定居性鱼类为主.较历史相比,洄游性鱼类种类所占比例变化最大,从19.12%降至11.11%.亲流型种类物种组成相似性变化最大,物种相似性指数仅为0.25.目前增江支流渔获对象在多度和数量上均占优势的为宽鳍鱲(Zacco platypus)、南方波鱼(Rasbora cephalotaenia steineri)、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其中宽鳍鱲为绝对优势种.干流地区为尼罗非鲫(Oreochromis niloticus)、鲮(Cirrhinus molitorella)、三角鲂(Magalobrame Tarminalis)等,其中,尼罗非鲫是绝对优势种.曾在80年代占据增江渔业主体的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等物种渔获量已大幅下降.调查发现入侵鱼类4种,其中露斯塔野鲮(Labeo rohita)、下口鲶(Hypostomus plecostomus)和尼罗非鲫在20世纪80年代调查中未发现,为新记录种.调查结果表明增江地区鱼类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是由该地区大规模挖沙、水坝建设、不合理捕捞、外来鱼类入侵、水域污染等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12.
常青自然保护区以大熊猫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之一。种子植物146科,1792种,其中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30属,国家保护植物29种;脊椎动物248种,其中国家珍贵保护动物30种。动、植物区系分析表明该区的原始性,南北过渡性以及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复杂性。对该区存在的问题及多种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巴桑  次仁  普布  拉多 《资源科学》2009,31(7):1238-1243
2001年~2004年,通过路线统计法和样点统计法,对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在野外调查中共记录到鸟类13个目,24个科,44个属,62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2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7种,被列为西藏自治区Ⅱ重点保护的鸟类2种。62种鸟类中留鸟和冬候鸟的种类最多,两者的种类均为24种;其次是夏候鸟,占总数的19.4%;旅鸟种类最少,只有2种。 属古北界的有39种,占总数的62.9%;属东洋界的种类只有3种,仅占总数的4.8%。另外,还有广布种和青藏高原特有种。本文根据拉鲁湿地鸟资源的现状,提出了拉鲁湿地鸟类栖息地多样性的保护及水鸟的保护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澜沧江流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异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旅游资源形态与特征是流域自然演化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流域角度分析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能够更系统地解析旅游资源的自然特征和变化规律,有助于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流域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澜沧江流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水平地带性方面,随着纬度变化,各类旅游资源主要类型均表现出纬度地带性空间分异;②随着海拔的变化,局部资源单体景观具有垂直地带性分异特征;③旅游资源沿澜沧江干流和支流水系呈带状空间分异;④主体旅游资源主要沿交通干线G214分布;⑤建筑与设施类资源单体围绕城镇集聚分布。基于流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从空间发展、产品开发和区域联动的角度提出了澜沧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澜沧江及其它流域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黑龙江中上游鱼类资源现状,结合拟建工程的生态效应,初步预测了水电梯级开发后对中上游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影响的程度,并提出保护与补救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西南江河梯级水电开发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进入新世纪,中国开始了一轮前所未有的河流水电开发热潮。以岷江为例,其上游干流已建成和在建的电站就有6座,支流水库不下10座。由于岷江水电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引水式的梯级开发,水库容量小,调节能力弱,对河流的改造作用大,已经使得岷江上游多处河段河床干涸,河流的自然生境和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执行流域总体规划,对电站的设计和运行规则进行重新审订,保证河流的最低流量,挽救濒于险境的水体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地关系的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涛  沈镭  高天明  薛静静 《资源科学》2012,34(7):1192-1199
自20世纪90年代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的全面启动以来,澜沧江流域(即湄公河上游)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澜沧江流域作为研究区,以人居环境作为研究内容,在明晰人居环境概念,建立基于人地关系的人居环境分析框架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澜沧江流域56个县(区、市),借助因子分析法和Arcgis空间分析,对2000年-2009年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时空演进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空间格局上看,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由南至北等级递减;从时序演进上看,2000年-2009年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总体呈恶化趋势;②近10年来,基础设施在人居环境中的重要性逐步被经济发展因素所超越,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成为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北方草地是我国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黄河、长江、澜沧江、滦河等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其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在畜牧业生产中重视草地的生产功能,而忽视其生态功能,导致生产功能过度利用,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功能降低,继而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安全。开展北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制定北方草地主体功能区划,是构建和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科学配置草地的生态-生产功能,推进生态文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家重大科技需求。文章基于北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资源环境条件的空间分异规律,将北方草地划分为7个功能区、25个亚区。该生态功能区划将为制定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布局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文章共列出攀枝花市有毒植物66科121属146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6种,裸子植物4科5属6种,被子植物57科111属134种,并列出这些有毒植物的名称、学名、科名、有毒部位及毒性。  相似文献   

20.
唐丽萍  杨祝良 《资源科学》2014,36(2):282-295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整个流域地形复杂、生境多样,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真菌资源。本文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真菌资源的研究历史和分布特点及近年来在该地区发现的一些重要真菌物种。该区真菌资源研究始于十九世纪末,并陆续出版了不少有价值的地区性真菌资源的专著。近30年来的研究更加深入而系统,主要涉及担子菌类,如木耳目、花耳目、蘑菇目、红菇目、牛肝菌目、外担菌目、多孔菌目等,也包括了子囊菌中一些类群,如盘菌目。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在该区仅大型真菌就发现了150余新分类群。因气候及小生境差异,在流域内不同的地区真菌区系成分存在明显的不同:上游地区的灌丛中及草甸上以病原真菌和腹菌类多见,寒温性针叶林下的代表类群则以寒温性大型真菌成分为主;中游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和暖温性针叶林下主要是温带至亚热带的代表类群;下游地区和湄公河流域气候湿热,以热带成分较为普遍。加强该区域真菌资源的深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具有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