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6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举行了日本正式投降仪式。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二册第 10 8页的“磨菇云”图 ,图下解释 :“这是 8月 9日 ,美国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爆炸的情景。当日死者 2 3万余人 ,伤者 4 3万余人。”同页讲到 :“1945年 8月初 ,日本还没有投降的表示。美国于此时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按 1945年 8月 6日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掷了第一颗TNT当量为 2万吨的原子弹。杜鲁门为了加强他在远东的发言权 ,再一次指示按原计划投掷第二颗 ,也是美国当时拥有的最后一颗原子弹。 8月 9日 10时 5 8分长崎遭到了原子弹的袭击。所以 ,课本的解释应为 :这是 8月 9日 ,美国投下第二…  相似文献   

3.
1948年4月至7月,国民党统治区爆发了一场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运动,简称反美扶日运动。这是国统区最后一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大规模的全国性民众运动。运动以上海为中心,波及南京、北京、天津、青岛、福州、昆明等大中城市。参加者除学生外,还有教育界、文艺界、工商界及政界人士。本文拟对其发生发展作一较为全面的考察。一、从限制到扶植———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原因  战后美国对日政策,有一个从限制、放宽到扶植的转变过程。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到1947年初,美国与驻日“盟总”按照《波茨坦宣言》的对日占领基本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蒋介石见日本投降在即,立即向延安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会谈,解决抗日战争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争执”。8月16日,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复电,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  相似文献   

5.
三、日本被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投降后,不是由盟国分区占领,而是被美国单独占领。美国早在1944年就提出了单独占领日本的“赫尔备忘录”。苏联对日宣战后,于1945年8月11日向美国提出由苏美各派一人担任对日占领军的最高统帅,被美国断然拒绝。经过协商,中英苏各派一名将领参加盟军统帅部,但最高统帅只能由美国将军麦克阿瑟独自担任。8月13日,美国把准备给日本的“总命令第一号”通知各盟国。其中规定日本本土由美军受降,苏军受降地区仅限于库页岛、中国东北和朝鲜“三·八”线以北。苏联要求北海道的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派军队对日  相似文献   

7.
退役美国空军将领斯文尼7月15日在美国东部去世,终年84岁。1945年8月9日,斯文尼驾驶B-29轰炸机向日本长崎投下原子弹,共造成大约7万人死亡。斯文尼曾于1995年5月11日在美国国会发表证词,揭露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本质及其暴行——  相似文献   

8.
“三八线”是指北纬38度线。在朝鲜半岛境内,这条线长约300 公里,它原本是一条自然和地理的划线,大致把朝鲜半岛一分为二。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 1945年2月,日本把部署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划为两部分,北部归关东军指挥,南部为大本营所属。真正把“三八线”作为分界线,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1945年8月10日,美国窃听到日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1945年8月14日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承诺将于战胜日本三个月后从东北撤兵,即应在1945年11月至12月问撤兵.然而,直至1946年5月3日苏军才宣布全部撤离中国.苏联延缓撤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有必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课外阅读》2010,(11):45-46
二战中,为迫使日本尽快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事实上,美国向长崎投放的是两颗原子弹,但一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这颗原子弹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11.
1945年5月2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同年8月15日,日本政府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代表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美国于8月6日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一颗原子弹。同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枣园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万里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向日寇展…  相似文献   

12.
为迫使日本尽快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事实上,美国向长崎投放的是两颗原子弹,但一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这颗原子弹哪里去了?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美国退役陆军中将格罗夫斯的回忆录,对此有详细的记述。  相似文献   

13.
1945年7月15日5时30分,原子之火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荒漠上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人类进入了核时代。然而,当那些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们惊喜地望着那巨大的蘑菇云,庆祝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将两颗原子弹投向了日本广岛、长崎,两座人口稠密的城市遭到毁灭性地破坏。科学家们震惊了,全世界恐慌了,仿佛世界的末日来临了。一时间,原子弹又成了一些大国侵略和威胁的外交语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1939年开始的。到了1945年5月,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都已经垮台,只剩下了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美国、英国、苏联和其他国家军民的沉重打击下,日本法西斯也在1945年8月14日宣告投降。9月2日,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舰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这时,整个世界沉浸在一片欢乐气氛中。可是,美军一些电台工作人员却正为一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实际由美国单独占领。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大环境的变化,美国以其自身利益为核心对日经济政策也不断地发生变化,由最初的遏制逐渐转变为扶植,并最终演变为竞争。通过剖析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变化,以求对1945-1991年间的美日经济关系变化规律加以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轰炸机向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一颗原子弹,造成大约20万人死亡。爆炸后大约24小时,长崎的一位母亲和她的儿子手里攥看刚领来的“紧急配给食品”……  相似文献   

17.
战后日本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教育方法是影响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方法的角度对战后日本道德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从全面主义原则到特设道德体制(一)修多身科的停止与公民科设想众所周知,自1945年8月宣告无条件投降至1952年4月1日“旧金山和约”正式生效止,日本处于美国占领军的占领统治之下。1945年12月31日根据占领军当局的指令,战前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学科修身科的教学被命令停止。为开展道德教育,早在占领军总部发出停止修身科学指令之前,日本文部省就开始了新的道德教育构想——公民科设想。1945年11月文部省设立了公…  相似文献   

18.
8月15日是什么日子?相信学过历史的人都会知道——那是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的日子。下面让侃哥给大家回放一下那段历史:1945年5月9日——8月9日:最后的疯狂在1945年年初的中国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和国民党指挥下的正面战场作战部队对日军展开了局部反攻,其势锐不可当。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28日,日本宣布投降后的第13天,23岁的杨振宁办好了留学美国的手续。那天,在西南联大教书的父亲送他到昆明西北角乘黄包车。一路上父子并无太多话,到站后,杨振宁急匆匆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为清算日本侵略者的罪行,1945年9月11日,远东盟军最高司令部下令逮捕以东条英机为首的39名战犯。9月12日,东条英机开枪自杀未遂,10月7日逮捕归案。10月2日,盟军又下令逮捕59名战犯,6日再逮捕9名。这些战犯关押在东京巢鸭监狱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