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校课程改革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课程评价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起着导向和质量监督、改进质量的作用.文章通过对高校课程评价的发展、对象、类型、主体、模式等的综述,提出了高校课程评价要注重多元化,要与课程开发、课程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高校课程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课程评价的现状分析,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作为高校课程管理的一项手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预期目的。在现代高校管理改革中,我们应当重视课程评价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建立并逐步完善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艰巨任务,也是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校课程评价的现状分析,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作为高校课程管理的一项手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预期目的。在现代高校管理改革中,我们应当重视课程评价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建立并逐步完善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艰巨任务,也是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宁波 《教育探索》2008,(3):41-42
高校课程质量评价是高校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做好高校课程质量评价工作,必须建立课程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认真抓好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的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因此综合改革必然要依托课程基石。地方高校课程改革目前还存在课程管理体制不健全、评价模式单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应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管理评价机制,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应大规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课程质量评价过程中,评价思想的确定始终是关系到评价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现代高等教育的多元质量观,高校课程质量评价要树立多元主体、多样内容、多种方法、多维指标的多元化思想,提高高校课程质量评价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校课程改革及精品意识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是高校专业教育中的基本要素,是实现高校教学职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核心要素。本文通过对高校课程改革和评价的背景分析以及对课程内外部要素两个方面内涵的考察,探讨了现阶段课程改革与建设中精品意识的内涵与要求,进一步阐述了课程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我国课程教学改革大趋势下的高校课程考核评价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阐释与分析我国高校课程考核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改进、改革策略与建议,以期对切实提高我国高校课程考核评价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质量保障机制是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重要力量。但是,当前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保障机制仍存在质量管理机构缺失、质量评价维度滞后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从设置质量管理专门机构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以学习成果为中心推行三级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实现质量提升,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保障培养质量四方面构建了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质量保障机制的实施路径。希望能对高校课程改革保障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课程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诊断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业水平,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改革高校课程考试方式,提升高校教育质量,是未来一段时期高校需要面对的课题。高校在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将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作为构建原则,将目标与标准、组织与制度、评价与反馈作为核心内容,严格遵循管理体系构建的各项规范要求,助推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涉及课程体系、课程配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五个层面的问题,这些内容都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密切相关,其中特别要重视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与改革。  相似文献   

13.
加强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单元,通过制订课程建设规划和目标、建立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课程建设质量监控、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才能夯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教学质量是高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而课程是实施教学的最基本场所。因此,高校要实现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高,就必须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课程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课程质量管理观,落实全方位的课程质量实施举措,建立健全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布鲁贝克对高等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问题作了深入分析,他的课程理论为我国高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课程目标要从注重知识到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课程结构要适应多样化需求;课程实施要从灌输到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师生关系要从控制到对话;课程评价要从一元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转变评价观念,“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改革对于课程改革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在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过程中,除了满腔的热情外,我们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进行反思,科学、理性地对待评价改革工作,以期少走弯路,不走过场。我校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实验学校,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新课程评价改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克服评价改革的急…  相似文献   

17.
借鉴美国先修课程项目的经验,以浙江省高校参与普通高中大学先修课程建设情况为例,从开设类别、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及质量监控四方面,分析大学先修课程的建设、管理及质量评价现状,探索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高校"合作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高校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教学是高校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不断探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发挥实验课程在培养创新人才中作用是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如何对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估,则是完善实验课程教学理念、方法,最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在讨论高校实验课程的特点和其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给出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架,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给出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凸显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而且各学科缺乏有效整合.这些同题源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目标取向、课程评价取向的偏离.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要重新回归正轨,有效地服务于基础教育音乐教育的改革,就要重新摆正课程目标的取向和课程评价的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