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朋友在一起,言及快乐,可彼此分享;言及忧伤,可彼此抚慰;言及芥蒂,可彼此化解;言及困窘,可彼此支助;言及学问,可彼此长进;言及事业,可彼此激励;言及道德,可彼此提升。作为"五伦"之一的"朋友"在《论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孔子倡导的交友之重,择友准则和交友之道对我们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刑法中暴力的学理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中的暴力依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学理类型。依其是否由刑法明文规定来划分,可分为刑法中明丈规定的暴力和刑法中无明文规定的暴力;依其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及作用来划分,可分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暴力和非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暴力;依其表现形式来划分,可分为武力形式的暴力和强制力形式的暴力;依其行为对象来划分,可分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依其作用程度和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广义的暴力、狭义的暴力和最狭义的暴力;依其所造成的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划分,可分为轻微暴力、一般暴力和严重暴力。  相似文献   

3.
元音是气流通过声带振动在口腔咽腔不受阻碍而产生的读音。 元音的发音特点可概括为以下方面:(1)发元音时,气流由咽腔到口腔自由流出。不受到明显的阻碍。在发各种元音时,舌和唇也有一些变化,如舌头可前可后,可高可低,唇可开可闭,可展可圆。  相似文献   

4.
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将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融入课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就业能力是全球化时代企业最为看重的。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是发达国家积极倡导并已得到践行的培养学生可雇佣性的方式。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可雇佣性的含义、构成和如何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希望对我国高校的就业教育改革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构图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学习方法。巧用示意图,既可澄清区别,又可丰富内涵;重建概念图,既可扩充知识,又可加强联系;创新变形图,既可多元整合,又可附加拓展。在教与学的碰撞、师与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构图思维习惯,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6.
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教学技能,是实现师生沟通的主要途径和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课堂上只有进行有效的提问,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怀远方言的反复问句是"可VP"式,通过"可"的语音变化来表达动词不同的体貌特征。可1表示未然,可2表示已然,其分布与疑问焦点结合紧密。"可"在各方言的不同语音形式是其语法化过程中语音虚化的体现;怀远话可2的读音是由于类推和挤压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著名的Riccati方程引入预解方程、预解常数和判别式的概念,得到了一个新的可积定理,导出了一系列新的实用的可积充分条件,推广了古典的和近代的可积性结果。  相似文献   

9.
陈石 《海外英语》2013,(6X):128-129
语言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该文认为基于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和个性,可译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至于不可译则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引起的,是相对的。因此,关于翻译问题的探讨应该从是否可译或者不可译转移到翻译的可译限度以及如何实现不可译到可译转化的问题上来。该文首先运用范畴理论分析语言的可译和不可译并给出其认知理据,进而探讨实现从不可译到可译的认知途径,顺应—关联理论。  相似文献   

10.
汉语"可"是一个多功能语素,在各方言中的具体表现有一定差异。文章在语义图模型理论的视角下,详细描写了天津方言"可"作为动词、助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的具体用法,指出其语气和语音特点,同时对"可"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构拟出天津方言"可"的语义图模型,从而清晰地显示出天津方言的"可"与其他方言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思科公司的“可重用学习对象策略”研究,涉及可重用学习对象(RLO)与可重用信息对象(RIO)的涵义、内部结构和构建原则,可重用学习对象的创建过程与课程、章和节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可生存性是指当一个系统在遭受攻击、出现故障或发生紧急事件时,依然能够及时完成任务的能力。网络存储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平台,对它的可生存性研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从可生存性对于加强网络存储系统安全的意义出发,介绍了可生存性的定义、特性以及网络存储系统的可生存性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康赛可配置的数字化校园包括:业务流程可配置、应用可配置、功能组合可配置。其具体是数字校园产品的业务参数可随心配置,其内置的全功能的业务流引擎可以满足同一业务在不同学校的差异化需求;数字校园产品可通过配置的方式实现应用的快速构建,当应用的功能需求发生变化时,无需二次开发和编码;数字校园产品的功能可以随意组合,无需单独开发也能达到量身定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曾彦凝 《教师》2012,(35):110-111
习语是语言的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译界学者提出了可译性与可译性限度的理论构架,研究汉英习语的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问题可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功能对等理论对英语修辞翻译具有指导意义。为实现功能对等,广告英语翻译可运用排比、押韵、仿拟、创译的修辞手法,科技英语翻译可通过异化处理和归化处理的修辞手法,新闻标题可采用直译和意译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积分概念,及函数在E上L可积的充要条件是其在E上绝对可积和函数在[a, ∞)上可积的充要条件是其在[a, ∞)上广义R绝对可积,本文给出有有限多个奇点的函数在[a,b]上L可积的一个新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些场景下可学习KD树模型在最近邻查找中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学习索引模型和传统KD树的混合索引结构。该结构将待查找数据同时输入已经训练好的可学习KD树模型和KD树中得到若干个候选的k近邻点,从而将可学习索引模型在查找效率和传统索引方法在查找准确率上的优点相结合。试验结果证明,使用基于可学习索引模型的可学习KD树和树形结构KD树的混合索引,综合了两者在最近邻查找中的优点,实现了查找效率和查找精度的平衡,满足了多种条件下的查找需求。  相似文献   

18.
洪劬颉 《江苏教育》2024,(10):86-87
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引入成长型思维,并将其与我国优秀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聚焦核心素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落地和落实,形成了特色鲜明、可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课堂新样式,促进了成长型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可就业能力不同于"职业探索期和创立期"的就业能力,而是指在工作中获得和保持新工作的能力。通过比较可就业能力的结构模型,探讨大学理念与就业能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可就业能力的内在关系,并对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定积分定义的了解,进一步研究可积性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充要条件,再分别应用它们判别函数的可积性。最后,对函数可积性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