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专门设置了学习任务群板块,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学习任务被放在首位。整本书阅读要建设好两块阵地,即教师课堂阵地和学生课外阵地。教师应抓住课堂教读,引领指导学生课下自读。结合教学课例,从课堂教学目标出发,探讨整本书阅读,即分享交流课和任务驱动课两类课型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韩娣 《考试周刊》2024,(16):1-6
基于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的现状,文章提出了针对二年级学生“三环节七课型”的模式进行阅读引领,立足“整本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力为总目标。课题以社团活动为据点,确立阅读目标和书籍,采用行动研究、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以“据点激趣课”“读物概览课”“情节梳理课”“讨论交流课”“方法指导课”“读写结合课”“电影欣赏课”这七种师生共读课作为引领开展实践研究,关注二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整体性、有序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后一阶段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陈金钱 《学苑教育》2023,(33):70-7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整本书阅读的课型、内容、方法、程序、活动等进行研究,可以提出三种课型(“指导课”“推进课”“分享课”),从而构成一个体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在“三课”教学中,教师有目标地组织、安排,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整本书式的学习。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讲好“三课”是最根本的方法,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广大教师去探讨。因此,本文将从“指导课”“推进课”“分享课”的角度出发,浅谈上好“三课”如何能够让整本书阅读真实发生,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下,整本书阅读日益流行,引起了教师与学生的高度重视,其不再只是课后点缀。但是,整本书阅读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形式化、浅显化等。对此,本研究提出整本书阅读“三导”课型,以此来更高地指导小学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5.
于晶 《四川教育》2020,(5):70-72
一切的阅读活动终究不能脱离课程,只有依托课程才能培养“终身阅读者”。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紧抓“导读推荐课、推进分享课、延展交流课”三种课型才能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助推学生深度阅读,进而感受到完整的阅读体验,夯实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6.
凌玲 《教师》2020,(10):53-53
为了让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更加有效,文章探索了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交流课中的话题设计,从整本书的主题入手,选择探索主题内涵的话题;关注学生阅读中的疑点,精选能引发思考的话题;关注作品中的独特表达,选取与表达相关的话题;结合儿童生活,选择与儿童有联系的话题。通过高效的阅读交流课,学生能吸收优秀文化,拓展思维,学习阅读方法,积累语言,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王璐 《教师》2019,(9):64-6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关于“阅读整本书”的要求,但是不少一线教师面对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仍疑惑重重。为了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学会读好整本书的方法、养成读整本书的习惯,探索导读课教学的可能性,文章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为例,探讨兴趣引路、方法指导、形象感知三种教学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我校开展了基于“以学生为本”(以下简称“生本”)的整本书阅读交流策略的实践与研究,重点探泔r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iI:学生成为阅渎交流的主角的课题。一、整本书阅读交流话题:源自学生  相似文献   

9.
“双减”背景下,小学整本书阅读更有其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其实施也提出更高要求。借助情境理论,以任务驱动方式,区分课型实施,取得整本书阅读最佳教学效果。以小说《童年河》为例,分课型设计了读前导读课、读中推进课、读后拓展课。导读课带领学生走入作品情境;推进课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拓展课促成阅读成果的转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进阶发展,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陈彩凤 《福建教育》2022,(36):41-43
教师可采取分布式教学指导方式,即设置推介课、推进课、推广课,并遵循“每课一目标”,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落实整本书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翟永新 《教师》2019,(4):37-38
当下整本书阅读交流课十分盛行,但从实际课堂观察来看,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交流分享并未发生,体现在交流分享中话题设计随意、精彩章节交流肤浅、文本价值交流缺失。作者以听到的几节一年级《小猪唏哩呼噜》阅读交流课为例,试图从儿童的需求、教师的角色定位、阅读交流的要旨和价值出发,提出教学建议,谈谈如何让整本书阅读交流课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2.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设计需从“短线”走向“长程”:注重过程性指导,体现对整本书阅读进程的整体观照;观照不同阅读活动的设计,保障整本书阅读层级的循序渐进;提供策略与工具的支持,强化整本书阅读方式的自如切换。“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实施需从“浅表”走向“深度”:梳理整本书内容,打好深度阅读的根基;组织话题交流,铺设深度阅读的路径;创设任务情境,创建深度阅读的场域;编制阅读评价单,提供深度阅读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整本书阅读”设置为首位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的地位明显提升,重要性更加凸显。“整本书阅读”的成效关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要确保“整本书阅读”的成效,就需要具有主体性、差异性、能动性等特征的“期待视野”理论的融入与融通。基于“期待视野”理论,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维一体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才能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重要性,有效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实现不断巩固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与语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借助导读课,唤醒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期待;依托推进课,强化学生整本书的阅读进展;凭借指导课,提升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效益;紧扣主题课,积淀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成果,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思考。  相似文献   

15.
整本书导读课教学是在学生接触一本新书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在学生面前开启一个新的阅读世界,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期待为最终教学目标。导读课更注重的是"导",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经验,可以按解读封面、阅读片段、朗读目录、问题探讨等教学环节,在导读课上"导"出兴趣,"导"出精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任务群”的概念,提倡并鼓励教师将“整本书阅读”作为重要的任务群融入阅读教学中。整本书导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把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策略和整本书阅读教学联系起来,是推行课外阅读课程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住(实验稿)》提出“读整本的书”以来,许多地方和学校对整本书阅读指导进行了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对整泰书认识不一致.有些学校把整本书阅读当作语文教学的“软任务”,没有很好开展;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自由阅读整本书,没有有效指导……本期,我们将杭州市在整本书阅读指导方面取得的经验推荐给大家,其中有市教研室是如何规划和推进整本书阅读指导与研究的,有整本书导读课是怎样教学的,有整本书交流课是怎样开展的,供大家学习讨论。  相似文献   

18.
课前学习任务:先秦诸子之所以会形成“争鸣”的局面,是因为他们围绕着同一个命题在“对话”.以《〈老子〉四章》所蕴含的核心话题为出发点,梳理《老子》《论语》(这本书之前已经开展过整本书阅读)中同一话题的“语句”,来体味两位先哲思想的相同性与相异性. 师:我们这节课来解决之前布置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开始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口语课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口语课教学的若干建议,主要有:在教学的外部环境上.应注意4点:①分组进行;②围成圆圈;③重新组合:④改善气氛。在话题选还上反遵循“信息差距”和信息交流的原则,形成学生在对话中的表达和交流的积极性,并在自然对话中实现口语课的学习和练习。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阅读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内容,采用整本书阅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整本书的导读氛围,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注重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建立完善的整本书阅读评价体系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