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耀 《精武》2007,(4):23-23
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无数爱好者为之不断探索。现在,我们不必去看它外在的复杂轨迹,而是直接进入它的核心——腰隙命门处。腰胯相连处,是人体重心所在,是人体平衡的关键之处。人体重心在运动中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认为,肾藏精气,主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其府为腰。从经络学说来看,两肾从属督脉命门穴。命门,含有生命之门的意思,其功能主要是命门之火的作用。命门火,即肾阳、元阳、真阳、真火。其功能有:元气之根,人体热能之源;元阳通过三焦布达周身,并助三焦之气化;肾阳能暖睥胃助消化;真阳和性机能、生殖能力密切相关;有纳气作用。总之,“命门总主乎两肾,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根据这些道理,我国古代医学家、养生家和武术家一般都认为:对于肾腰的锻炼,也就是对人精、气、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的健美观念,无论男、女都以肩宽、胯窄、腿长,形成倒三角形体型为美。肩宽不仅穿着服装挺拔美观,而且给人以健壮有力的感觉。如果肩部的骨骼:上肢带骨(包括锁骨和肩胛骨)发育的过于下垂,即形成溜肩,那么就会影响体型的完美。溜肩与在青春发育期不注意全面的身体锻炼有一定关系。特别是女子,肩带部是薄弱部位,但绝大多数女子又往往不注意上半身的锻炼,使肩臂、胸背无力。人到中年,身体稍发胖就显出胯宽、腿粗、胸扁、肩窄,上半身与下半身不协调,形成橄榄核形体型。  相似文献   

4.
用胯不用腰     
孙玉奎 《武当》2013,(8):23-24
胯和臀尾是一个整体,"用胯不用腰",也就是用全身最大最多的骨骼肌群。臀胯上的肌肉群上系腰椎,下系大腿和膝,主宰着躯干和下肢的主要运动,譬如跑跳、仰卧起坐、转体、起腿等等。骨骼肌群又叫随意肌群,都受意念指挥,任何功法若要启动骨骼肌以外的自律肌群,都是徒劳的。"用胯不用腰",如同车把式甩鞭子,握鞭把不握鞭杆的道理一样。鞭把是实木的,硬且短;鞭杆是细竹竿,而且前端细如筷子,再系上鞭绳,其鞭梢一甩即响,有逐级传递力量之能,而缺乏击打之功。"用胯不用腰",其理还如同耍两节棍。人的腰和  相似文献   

5.
"胯"是人体下肢三大关节之一,是下肢三节之根,胯关节是腰与腿连接的重要枢纽。胯的技击作用很大。拳论曰:"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腰与腿的灵活性关键在于练好胯关节。因此,有经验的拳师讲"得机势应求腰胯"。胯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调节上下肢协调,是行气主要关卡,是产生爆发力的源泉,是体重的承担者,是技击进攻的武器。怎样把握好胯关节呢?  相似文献   

6.
王敬爱 《武当》2015,(1):26-28
在太极拳界,素有"教拳不传胯,传胯师父差"之说,由此即可显见胯在太极拳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拳论说:"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而胯是腰腿转换之机枢,胯关节不灵活,不松沉,腰腿就很难顺遂。《十三式歌诀》第一句就是"十三总式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只有腰胯松沉了,才有利于气沉丹田和劲达四梢;只有腰活胯开了,才能使下盘稳固,动作协调,周身灵活。一、腰胯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作用"心为令,气为旌,腰为虫,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致于缜密矣"。这就是说,要以腰胯为主宰,由意识来指导太极拳的运动。打太极拳,难就难在如何正确运用腰胯。因为在练太极拳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广西 《武当》2013,(6):26-28
"脚跟"同虚实有密切关系。就全身而言,虚实就是重心的位置;就局部而言,虚实指力量的分布。肩是上三关之根,捋就要捋对方的肩根(腋下之处),使对方东歪西倒;腰是整体之根,推按对方的腰根(软肋之处),对方就会往后跌出去;胯是下肢之根,拍打对方的胯根(髋关节之处),对方就会向外侧跌出去。破根是牵动重心的有效手段,最好是由名师悉心指教才能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8.
探讨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两个最基本且仍存争议的问题。结果表明:(1)核心是"腰椎—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指膈肌以下盆底肌以上的中间区域,含有41对+1块肌肉群;大核心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胸廓和整个脊柱在内的区域,有55对+1块肌肉群。(2)提出核心稳定性系统结构模型,认为核心稳定性训练主要有稳定姿势和重心、发力减力、导力和预防损伤等作用。(3)提示:在稳定性基础上发展快速力量;注重运用一般力量来发展专项力量;核心力量训练是传统力量训练的有益补充,两者并无优劣之分,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胯是人体下肢三大关节之一,是下肢三节之根,胯关节是腰与腿连接的重要枢纽。拳论曰:“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腰与腿的灵活性关键在于练好胯关节,其可以调解上下肢的灵活性,是行气主要关卡,是产生爆发力的源泉,又是技击进攻的武器。怎样把握好胯关节呢?一、胯与其它关节  相似文献   

10.
第八式 倒步风吹杨柳式 承上势,左脚向右脚后倒步,右脚随之倒退一步,两脚开立,下胯成马步桩,比肩宽一倍之距,两臂微屈,两手掌心向上呈抱球状,吸气;两臂呈抱球状随腰而动,向左向后向右向前作逆时针旋转9次,向左向后转腰时吸气,向右前转腰时呼气;向右向后向左向前作顺时针旋转9次,向右向后转腰时吸气,向左向前转腰时呼气。(图55~70)  相似文献   

11.
徐世魁  张迎忠 《精武》2006,(10):39-39
胯是人体下肢三大关节之一,是下肢三节之根,胯关节是腰与腿连接的重要枢纽。拳论曰:“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腰与腿的灵活性关键在于练好胯关节,其可以调解上下肢的灵活性,是行气主要关卡,是产生爆发力的源泉,又是技击进攻的武器。  相似文献   

12.
史明  大姜 《武当》2004,(6):25-28
二十、风轮劈掌 紧接上式,右转体,借拧腰转胯之势,右脚向前上步,膝微曲;同时,右掌自后向上向前划弧抡劈而下,力达右掌外侧,左手顺势附于右肘侧,目视方位⑧(图32)。 接着,左脚向前迈进一步,膝微曲;左掌亦同时向下向后向上向前下方划弧抡劈而下;右掌附于左臂肘内侧,目视方位⑧(图33)。  相似文献   

13.
<正>中职院校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主。对中职运动员的训练来说,要尤其注重提升运动员的身体核心力量,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本文主要探究了核心力量训练在中职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策略及相关问题。1人体核心的含义人体核心指的是人体的躯干,包括脊柱、骨盆和周围肌群。核心肌群的组成包括腹横肌、腹直肌、竖脊肌、股后肌群、臀肌。根据核心肌群的位置,可分为浅层的大肌肉群和深层的小肌肉群。浅层的大肌肉群包括腹外斜肌、腹直肌、腰方肌、大部分的腹内斜肌、臀部肌群、竖脊肌。  相似文献   

14.
一、预防腰酸背痛法。汪公说,一般人站、坐、弯腰久后,便会觉得腰酸背痛,他不是狂妄、说大话,这辈子不晓得什么是腰酸背痛,就是靠练这个动作来维持。要领是:站立情况下,双手握拳,用拳头上鼓起的四个指根骨节,正对腰部命门区域用力揉按推压;揉压的同时,配合慢慢向前弯腰,待难以再下弯时,慢慢复回原位;接着,转为上身向后仰,至难再后仰时,缓慢复原。前弯后仰时,按压揉摩不停,次数由个人自定,以有效为准。结束时,双拳缓慢松开,掌心向外,双手贴腰胯放下,身体自然直立。最后,可借倾吐胸腹之气长吼两声,吊一吊嗓子,以震内脏,舒缓筋骨。  相似文献   

15.
陈雄 《武当》2012,(5):17-19
第二是松展。在大脑入静,意念导引下,要有序地使全身各个脏器、肌肉、韧带、关节,处处松开、松展、拉长。拳论中讲的"皮毛要攻,骨节要松"、"对拉拔长"、"逢上必下"、"前去之中必有后撑"等等要领,都是这种对称张开,节节贯穿的要求。腰胯以上松开往上领拔,腰胯以下松开往下沉坠,上领采天之气,下沉接地之力,这就是松展的重要体现之一(若练低架拳求松展长功,宜注重这个要领,否则容易造成下肢僵  相似文献   

16.
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及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心力量是一种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是人体运动的一个"发力源".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就是人体核心稳定性.核心力量训练在21世纪初才传入我国竞技体育实践中,可分为两个时期:初期大多数人没有真正了解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体能和运动成绩提高不显著;自2006年后核心力量训练在我国已呈现方兴未艾之势,虽然在方法、手段、效果评价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但在整体上是比较成功的.目前国家和省市的运动队都引进了核心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7.
《拳论》中讲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在腰形于指”,这就是说手上的力,根是在脚上,它通过脚、踝、膝、胯、腰、背、肩、肘、腕到达手,这就是我们要谈到的“节节贯穿”。“节节贯穿”很像“多米诺”骨牌现象,一触即发,连锁反应。要做到节节贯穿,“松”是必须的,不松则僵,僵则不通,不通则劲力就送不过去。我们练拳,劲力是连续的,不可间断,更不可跳越。节节贯穿主要体现于各个关节是有序的运动,如:搂膝拗步,劲力是从脚下发出,通过踝,到膝,到胯,到腰,到背,到肩,到肘,到腕,最后到手。这是一个完整连续的过程,这就是劲力协调,而不能先推掌后弓腿,…  相似文献   

18.
少年气步枪技术动作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动作要领 气步枪射击要求运动员两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据枪时要抵肩实、贴胸紧,枪的重心接近身体重心,肘部抵胯,抵胯是关系到枪的支撑力和保持稳定的重要部位,随据枪抵胯动作,上体会向后撤形成塌腰动作,使身体上下结合紧凑,达到腰部的固定,动作做踏实后再贴腮,瞄准时做到精力回收,不苛求瞄准点。气步枪的重心比小口径步枪的重心靠后些。感觉到人枪结合部分比较适宜,控制枪不必象小口径步枪那样费很大的力,据枪时要使枪能够很好地贴在身上,然后逐渐放松,使各部力量比较协调。  相似文献   

19.
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的提出,核心肌群的确定与分类,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作用、方法和手段,核心力量的测量与评价,核心力量在专项训练中的应用和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得出人体核心最主要的区域是由腰、骨盆、髋关节三部分围构而成,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稳固脊柱和传递力量,训练需要循序渐进,稳定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如何把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训练融合在一起,开创专项力量训练的新途径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王跃强 《武当》2024,(1):9-10
<正>太极拳有很多谚语都是经典流传,关于“腰脊行拳”的谚语,更多的是强调腰身具有核心价值的主宰作用,也堪称经典。比如,“以意领势腰在先,腰驱四肢有序动”,是腰身主动作为;“内不动则外不发,腰不动则手不发”,是腰身主控周身;“变换在腰,气行四肢”“腰送客走,胯坐帅府”“龙虎之劲腰胯功”等,道出了腰身是发劲之源。可见,求深习练太极拳,腰身功夫不可不察,正如前辈所言“时刻留意在腰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