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现德育功能、达成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尽管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对榜样人物的选取存有差异,但选择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有助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现德育功能、达成课程标准、落实教育目标已成共识。在《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全面铺开使用前,对教育科学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相同榜样人物进行比较,进而以教科书中相同榜样人物的事迹为载体,探寻榜样人物事迹背后隐匿的品质,厘清榜样人物事迹与主题、课程内容的关系等。在审视原有《思想品德》教科书中榜样人物的基础上,对《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在榜样人物选择与教育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杨珊  李琼 《西藏教育》2023,(1):55-58
榜样教育作为一种经典的教育方法,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广泛运用。本文通过对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教材中各类型榜样的数学统计与文本分析,梳理其与教材内容的匹配程度,发现教材存在缺乏女性榜样、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榜样人物偏向社会科学、榜样选取重个人轻团体等问题。然后结合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所思所想,提出关注榜样性别均衡化、榜样类型多样化、榜样选取生活化与时代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榜样人物进教科书,以榜样人物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已成为中小学德育课程榜样教育的重要形式。对比榜样人物在人教版《思想品德》(七上)和《道德与法治》(七上)中的设置变化,分析了教科书中榜样人物设置变化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材中富含着性别启蒙教育的素材,标题中的人物性别社会称谓揭示、插图中的人物性别外貌特征展示、文本中的人物性别特质定位塑造,都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性别启蒙教育,但同时存在性别定势的弊端.教师要辩证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性别启蒙教育:以标题中的人物称谓明示性别取向基本认知;以插图中的人物外貌展示性别形象模仿蓝本;以文本中的人物表现提供性别社会角色体验.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科书中的榜样人物是学生在道德课堂上进行观察学习的重要对象,其选择和运用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诸多道德榜样建设活动,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中日两国小学道德教科书(共四版30册)在榜样人物的内在属性、外在属性、呈现方式和学习活动等四个维度上存在异同,这与两国教科书的编排理念、编审制度及其背后的道德文化关系密切。鉴于此,我国道德教科书的改进思路如下:以多元包容的视角丰富榜样人物资源开发,为完善系统化的道德认知提供支撑;优化榜样人物的叙事方式,实现与儿童经验的纵深衔接;以哲学思维指引,设计有深度的榜样人物学习活动;借助数字手段,促使榜样人物塑造由单一文本式向多元立体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有许多榜样人物,其在道德品行、人格特质、智慧才能、价值情操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典范,有助于引导学生将优秀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提炼教材选文中榜样人物的形象,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注重语言描写、心理刻画、人物个性特质的展现,可以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文本主旨、把握人物品质的同时,形成独立的人格、顽强的意志、优秀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高倩 《教育教学论坛》2012,(11):251-252,246
榜样的道德力量日渐缺失是时代发展和道德榜样本身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冲击了传统的道德榜样发生作用的环境;道德榜样本身缺乏公信力,榜样人格也受到空前挑战。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以现代社会为背景,对现代榜样人格的塑造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8.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在全国中小学投入使用后,教师只有认真研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才能弄清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那么,如何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解读与教学呢?从教材整体看,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编写依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一方面以纪律、规则为主要内容进行法治意识教育,发展儿童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品德与个体生活中的道德;另一方面,教材以培养学生从小懂法守法,具有法治精神、法治素养等准则,倡导儿童在生活中自律自制、尊重他人,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教科书中的榜样进行抽样统计分析,发现这些榜样人物呈现如下的一些特点:表现性角色多于功利性角色、自致角色多于先赋角色、成人角色多于儿童青少年角色、男性角色多于女性角色。教科书中的榜样选择,体现出精英化、完人化、成人本位和男性道德优越等潜在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都会对社会热点予以高度关注。作为社会热点的一个重要专题,年度各种榜样人物及其体现的时代精神是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因此,将该专题与相关学科知识对接,探讨命题走向,应是中考复习备考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榜样教育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校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弘扬正气、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立足于学校管理,对榜样的本质进行分析剖解,从榜样的塑造和有效使用等方面,阐述塑造榜样与学校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 2016 年起,教育部先后将我国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名称改为《道德与法治》,并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由此可以看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但在传统教育理念、应试教育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之下,部分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目标偏颇、教学内容窄化、实施状况不佳、教学评价缺失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善教学实施状况、增添教学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小学道德与法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需要在内容选择生活化、人物的榜样性、学生课堂上的自主探究和教师自我提升等方面下功夫,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榜样是具有先进典型事迹的人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命的图腾,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信念。通过榜样代表的真理、方法和人格力量凝聚人、鼓舞人、塑造人,在社会上起带头与引路的作用,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大学生榜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生风范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也是增强高校大学生活力和凝聚力,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90后大学生有着较高榜样需求的同时心中普遍缺乏适宜的榜样,大学生更倾向接纳实际可以接触交流并具有励志意义的榜样;除了对榜样精神、品德等有基本要求外,大学生还喜欢榜样以幽默风趣、另类且有创意的方式出现。榜样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技术方法指引与精神鼓励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高峰  崔剑 《文教资料》2013,(2):100-101
青年学生榜样教育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榜样教育的影响受到很大的挑战。作者梳理了榜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对榜样教育的内涵、塑造、传播等相关理论都进行了审视,并提出了实践工作中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当代青少年道德榜样的缺失及重塑支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青少年中存在道德榜样缺失的现象:过去的道德榜样已经渐趋边缘化,而位于中心的榜样又难以作为道德榜样而存在。从历史上道德榜样产生和作用的机制出发,探讨当代道德榜样重塑的三个支点:道德一致性;政治形象的维护;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7.
贾洪国 《学周刊C版》2024,(8):143-145
选榜样,树典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初中时期正是对学生开展德育的关键时期,将榜样教育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模仿的热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道德与法治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借助榜样教育,引领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本文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分析了榜样教育的具体应用策略,希望能通过榜样教育的应用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道德榜样需求的多样化,商品经济下的偶像盛行以及追求利益的功利性成为制约道德榜样作用的客观现实;媒体对道德榜样宣传的内容、方式的不当成为另一制约道德榜样作用的原因。在个体认知、情感和社会舆论、制度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道德挫折是导致道德榜样在高校大学生中作用弱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榜样人物具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精神、崇高的人格和优秀的能力,榜样人物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积极的正能量和健康的精神面貌。榜样人物是时代的精神标杆和精神动力,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榜样人物,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和丰富教材内容,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教师将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榜样人物的可亲、可近、可敬,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乡村教育的视角看,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在编著中存在着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城市文明与乡土文化的冲突等问题,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则存在着选文过于偏重名家名篇、教材语言呈现为精英话语、人物塑造偏向城市精英和注重榜样力量等价值倾向,从而导致了小学语文教材对乡土价值的遗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