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2022年版课标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指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对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不同。笔者主要以第三学段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课堂的实施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2.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阐述,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生活需要有效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笔者聚焦第三学段,贴合教学内容及课标要求,深度分析学习现状、教材内容,以任务群的形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其第三学段的学习内容中,明确提出:走进大自然,走进科学世界,走进社会,阅读参观访问记、考察报告、科技说明文、科学家小传等文体;学习记笔记、列大纲、写脚本、画思维导图等整理和呈现信息的方法;学习通过口头表达和多种形式的书面表达,分享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相似文献   

3.
<正>【任务群解读】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这个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联系课程标准,明确所属学习任务群,筛选学科“大概念”  相似文献   

4.
<正>【设计依据】《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的第2篇课文。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知识性读物,属于“探索与创新”人文主题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回顾小学语文百年课程标准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历史变迁,解读2022年版新课标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内涵和要求,梳理了该任务群“学习内容”板块,结合教学提示,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施提出如下建议:树立实用阅读和交流目标;将学习任务与真实情境融合;架构核心任务下的任务链条;实行指向实用能力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6.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单篇阅读教学设计,可以依据其文本特点,分别体现不同学习任务群特点。以游记为例,具有三种教学设计策略:指向“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设计深度展示实用性的任务;指向“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任务;指向“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设计提升核心素养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作为发展型任务群层级中的第一个,“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流沟通需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落地,将对学生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实现有效关联。  相似文献   

8.
实用性阅读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关键环节,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对这一学习任务的理解与实施出现了诸多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优化:把握“实用性”特点,优化学习任务情境;因“体”而教,促进实用性阅读经验转化;加强表现性评价,提升实用性阅读成效。  相似文献   

9.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课标》)提出的6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其作为一种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突出语文阅读与交流的实用性目标导向,凸显了语文学科语用性特征。随着年段的升高,学生阅读与交流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语文课程对学生的阅读与表达的要求也由基础性向发展性提高,更为强调阅读与表达的实际应用。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组织与实施,更好发挥这一学习任务群对学生语文能力、核心素养培养提升的积极意义,使学生具备更好的阅读与表达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10.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凸显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功能,体现语文课程的社会实践性。“学以致用”是本任务群设计的一大特点。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从设置真实情境下的单元核心任务、结构化的任务设计、多元评价等方面,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实现“学以致用”的途径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中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要求,在语文课程建设中要以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为出发点,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运用融入生活实际中去,实现教、学、用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任务活动设计策略进行分析,包括任务活动设计要与学情内容匹配、注重真实社会情境的创设、注重整合资源、改进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2.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有利于解决当前语文学习与儿童生活割裂的问题。但是,统编语文教材并不是以任务群的形式整组呈现主题内容的,相关内容散落在各册教材中,需要教师进行内容整合、整体设计。在第二学段进行以“文明的公共生活”为主题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整合学习资源、还原真实生活、贯穿生活情境等策略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展开阅读、表达,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学习目标零散、拔苗助长、任务设置随意、学习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统编版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从教学目标循序渐进、教学载体情境化并因境思策、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可视化三个方面解决以上问题,使教学更加高效省时。  相似文献   

14.
<正>统编教材中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设计充分体现了实用性文本的“实用”价值,对应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地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的要求。笔者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的《故宫博物院》一课为例,  相似文献   

15.
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亮点之一,是发展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实施学习任务群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板块的教学可有效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从搭设生活情境、重视实践教学等方面出发,探讨初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路径,以期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体现语文学习向生活回归的理念,本任务群的作业设计应紧扣“实用”旨归,着力创设真实性评价任务。设计时要把握好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阅读输入和交流输出、内隐建构和实际表现三组关系,凸显任务的真实性、统整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中指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聚焦核心素养,设置了六个学习任务群。这六个任务群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二层是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三层是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这三层学习任务群各自独立,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位于六个任务群金字塔形状的塔身,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支撑作用。本文以小学语文五年级教学为例,认为五年级“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须立足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真实言语情境紧密结合,着力解决实际运用问题。在教学中应聚焦学生的个人与家庭生活、学校与团体生活、社区与社会生活,围绕阅读与交流的实际任务,开展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力求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与沟通能力、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社会适应与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主题情境开发、交流探究学习、生活情境实践和表达效果评价四个方面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设计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20.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培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能力。为探究中职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本文从教学价值分析出发,对教学设计中的要求、目标、内容进行研究,然后对教学实施中的三个关键点进行探讨,并从学习任务、学习情境、实践活动三个环节的教学实施中提出关注要点与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