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家学传统是在新安理学家中普遍具有的一种学术文化现象,新安理学家的家学传承方式多样;传承内容多为朱子“论定”之经学;其家学传统对新安理学和徽州社会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清代文学世家及其家学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代比较典型的49个文学世家,大都出现于清前、中期,主要集中分布于环太湖的苏南、浙北及皖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十分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文学世家的家学传统非常丰富,有的文学世家以诗文著称,还有一些文学世家善画工书、兼遂经史.清代文学世家与文学流派的关系密切,学派具有鲜明的"家族化"学术特征.清代文学世家的兴盛,与清前、中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有直接关系.统治者的喜好对于文学的发展及文学世家的形成也产生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清代文学女性的数量与著述成就,远远超过前代。她们的社会文化功绩,应该从整体上考察评价。文学女性出嫁,带出父母家的家教,此种家教与夫君家的家教汇合,或互补或强化,形成家学传承的新推动力量。故可将婚姻视为一种机制,它既有生物性繁衍,也有文化的传承生发。同时,文学世家的多重或世代联姻,构建了新的世界,使得物理性的时空富有人文和人情意味; 姻亲网络覆盖了广大地域,以联姻为脉络,可以更好地理解地方性文人群体和地方性文学( 学术、艺术) 流派形成的基础。在宗族、科举、耕读传家理想等交织的传统社会语境中,姻亲网络中有文化资源的流转和地方文人社会的衍生,还塑造了多个“地域文化板块”。在“地域文化板块”的基础上,可以文学世家的联姻等视角来考察苏、浙、皖三省的联系,提出“东南三省文化整体观”之类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才选拔机制催生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文化家族,眉山苏氏家族独树一帜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学传统使其成为其中的翘楚。重视家族学术传承,父子兄弟共学、自相师友、兄弟联科等现象是其突出的特征。良好的家学传承是眉山苏氏家族得以成名和发展壮大的基石。探索其家学传承的理念和内容,可以揭开宋代文化家族长盛不衰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清代比较典型的经学世家为考略对象,列举了58个经学世家,从时空分布、内部构成、横向联系、家学内容、家学与学派的关系、家学与清代学术发展的关系诸方面予以简要分析,指出清代经学世家是清代经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也是进一步加强清代经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  相似文献   

6.
汝南应氏自西汉以儒学起家,至汉末七世通显。这个家族是汉代有名的经学世家,不仅有良好的家学传承,而且家族中代有以文章显名于世者,尤以应劭、应、应璩最具文名。这个家族发展、绵延的历史,可以说贯穿整个东汉王朝。因此,研究这个家族的学术文化以及文学的传承,可以从一个侧面透视东汉王朝文化与文学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清代比较典型的绘画世家有17个家族,主要集中分布于清前、中期的苏南及浙北环太湖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十分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绘画世家的内部构成较多样,一门群从或父子相传者最多.清代绘画世家的家学传统非常丰富,有单一的绘画世家,有善画工书兼长文史的世家.绘画世家的家学内容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往往因时更易,与时代的变化息息相关.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清前中期的社会环境以及统治者的喜好,是清代绘画世家兴盛的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8.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是清代楚辞学的重要成果,与王夫之《楚辞通释》、戴震《屈原赋注》被誉为清代“鼎足而三”的楚辞研究著作。蒋骥在注本中所展现的重考据、求真求实的学术特色,常常被认为是乾嘉朴学的先声。蒋骥研注楚辞的学术特色的形成,一方面与清初学术风气的大环境相关,一方面又与蒋氏家学传统对其治学风格的培养密不可分。从武进蒋氏医家传统,蒋氏族人的博闻强记、擅文轻举业的天资,蒋氏几代人传承的自立立人的为学态度,蒋氏重视童子业、“共学”家学传统等方面考察蒋骥学术的生成,可以看到武进蒋氏家学对《山带阁注楚辞》学术特色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术文化在家族内部世代相传、历久不衰,是汉晋时代突出的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世家成为国家政治的中坚和文化传承的主体。山东高平王氏是汉晋时代的文化盛门之一,如专就学术文化成就而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者不多,是同期文化世家中最值得重视的个案之一。长期以来,学界关于高平王氏家族学术文化的研究集中在其重点人物王粲、王弼的研究上,一直未有对高平王氏家族学术文化作整体研究的成果面世。田汉云、秦跃宇著《汉晋高平王氏家族文化研究》从家族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系统考察高平王氏家族及其家学,具有填补空白之功。本书既重理论,又重考据,发论必有考据做支撑,考据又以理论为指导,考证精审,持论公允。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术价值和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0.
实现“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做好文化传统传承和当代学术建设两翼.“通三统”是文化传承的根源性途径,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以民主政治观念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需要传承的三大主要文化,其它各种文化传统亦应予以崇敬和继承;独立性是学术发明的根本基石,可通过多元化、民间化和制度化予以保障;中国化是当代中国学术建设的必由之路,任何民族都需要建立文化主体性才能获得文化认同,民族国家才能得以凝聚和发展.实现学术中国化,需要政府、民间和学者三方作出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家族具有传承与延续生命、感情寄托、供养等功能。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构成为一种家族契约,家族契约的优势在于利他性和责任。家族企业的本质就是家族契约的优势对企业中的要素契约劣势的部分替代,它决定了家族企业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要实现家族企业永续经营就要在家族层面和企业层面上充分发挥家族契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Family     
  相似文献   

13.
家庭     
  相似文献   

14.
家庭     
  相似文献   

15.
家庭     
《海外求学》2011,(7):F0003-F0003,52
  相似文献   

16.
Using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theory, this study tested the degree to which perceptions of joint family storytelling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e., conversation and conformity orientations) and family strengths. Participants included 267 young adults from first-marriage famili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nversation orientation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actional sense-making (ISM) behaviors that characterize jointly told family stories (i.e., engagement, polite turn-taking, perspective-taking and coherence) and family strengths, while conformity orientation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ISM behaviors and family strengths. Indirect effects emerged for conversation and conformity orientations on family strengths through perceptions of ISM behaviors. Specifically, perceptions of storytelling engagement and polite turn-taking mediated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conversation orientation and family strength, while engagement, perspective-taking, and polite turn-taking mediated the inverse association between conformity orientation and family strength.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二孩家庭教育问题也随之显现,家长的教育方式、孩子间的相处方式等诸多问题让二孩家庭感到措手不及。文章分析二孩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对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策略进行研究,以解决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难题,帮助家长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提高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家训是传统宗法社会长辈训诫子孙的修身齐家之言,主要包括为人处事和守业齐家两个方面。在守业齐家方面。着重告诫子孙节俭、勤劳、务本等观念,因而如何消费也就成了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传统家训文化中所提到的家庭消费观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主要体现在崇俭抑奢、量入为出和适度储备等几个方面。在古代社会,它曾对调节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促进家庭和睦、稳定社会起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琅邪诸葛氏家族的家风以忠正尚廉,勤勉谨慎,躬履笃行,淡泊宁静,志存高远为主要内容。琅邪诸葛氏家族优良的家风,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浸润的结果,又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既是诸葛氏家族英才辈出的主要原因,又是诸葛氏后裔家族文化形成的基础,还对中国家教文化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明 《家教指南》2006,(4):25-31
归义军早期的资料几乎未见有对慕容家族的有关记载,而在五代曹氏归义军时期,以慕容归盈为代表的慕容家族,却是活跃于瓜沙一带的大家族和重要社会政治力量.慕容家族从何处来,该家族与曹氏归义军有何关系,慕容归盈为什么会以瓜州刺史的身份在自己的家窟绘制如归义军节度使一样的出行图,这些问题是研究敦煌出行图必须回答的问题,同时也是研究五代瓜沙历史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榆林窟第12窟的慕容氏出行图及该幅出行图题记中涉及到的几个慕容家族的人物关系进行了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