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法的例外现象打破了语法规则的可类推性,文章从偏误分析入手,对由于语法规律例外现象导致的语法偏误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由语法规律的例外导致学生“错误类推”的偏误类型大致有三种:第一,语言的不对称现象导致的偏误;第二,语法规律使用范围的不确定导致偏误;第三,语言的历史“化石”语法现象导致偏误。  相似文献   

2.
浅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观点的问世,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乔姆斯基革命".转换生成语法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并运用转换规则去解释一些其它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语言现象.本文介绍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及发展,分析了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理论原则-"语言习得机制"和句法理论,并对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万力群 《科教文汇》2014,(32):41-43
泰国留学生在书面语里出现的偏误现象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复句的逻辑性偏误、程度副词偏误、遗漏偏误、增补偏误、语法规则偏误等。外国学习者所产生的偏误大体上都是基于“五个中心过程”理论而形成的。偏误的产生是正常的,偏误分析的作用就在于针对汉语自身的特点分析、归纳、总结习得者的习得规律,从而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法隐喻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本文试通过分析语法隐喻的人际语法隐喻探讨人际语法隐喻在会话语篇分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志容 《今日科苑》2010,(16):52-52
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一书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建立。生成语法通过研究心智来研究语言,完全脱离了社会这个真实的大语境。社会语言学则是把语言放在社会这个大的语境中去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本文通过对生成语法和社会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研究内容、方法论三方面进行对比,试图解释生成语法和社会语言学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来达到研究语言本质的共同目的。  相似文献   

6.
曾晓霞 《科教文汇》2009,(23):256-256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外语交流能力的拓展。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法之于语言,犹如法律之于社会。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没有语法的语言会使听者逻辑混乱,丧失其沟通的功能。商务英语是现代商务和语言应用的相互融合,因此,基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商务环境中的实用英语语法。  相似文献   

7.
陈娴 《内江科技》2008,29(4):55-56
语法单位分为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等五级,这五级语法单位在其中心无疑是明晰的,然而在其边缘却存在大量的"中间状态"。语法学界时常为某个语言片断是语素还是词、是词还是短语等争论不休;词的语法分类问题也长期困扰着语法学界,不同的语法研究者往往会有不同的归类,分歧便由此产生。本文主要通过提出语法学界有代表性的争论问题,分析研究各级语法单位之间的模糊性情况和词类的模糊性情况,并探讨其模糊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红群 《科教文汇》2007,(6S):164-164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观点的问世,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乔姆斯基革命”。转换生成语法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并运用转换规则去解释一些其它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语言现象。本文介绍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及发展。分析了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理论原则-“语言习得机制”和句法理论,并对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袁世芳  应丽君 《知识窗》2010,(1X):44-46
通过对大学新生语法知识的问卷调查和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证明了大、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存在脱节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在经过八年的英语学习之后,语法错误仍然层出不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作者提出应在教材编写中把大、中学的语法内容结合起来;大、中学英语教师应相互了解对方的教学内容以便有机地把两个阶段的语法教学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10.
应用语言学家认为"有什么语言观就产生什么教学法"。同样,我们可以说"有什么语法观也会产生什么样的语法教学法"。而不同的语法观念常会导致不同的语法教学方法。语法的最基本观念则是语法的定义。因此,进一步总结、梳理语法定义,使之条理化、明确化、具体化,对搞好语法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