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个刮着寒风的冬日。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年.挑着一担百多斤霞的干柴.在广东茂名的一条乡间小道上.迈着颤微微的脚步.向县城方向挪动。在他的记忆中.这是人生旅程里最漫长的一条路了.虽然只有十几里,但每行一步,都要透支体能,都要付出坚韧.都是在洁白如纸的心灵上刻上一道又一道人生的体验。他要用卖这担干柴的一元二角钱。换回油盐酱醋,换回一家人的饮食起居。  相似文献   

2.
风中的眼睛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一个怎样的开始,在那个风中的蔷薇下……——题记寒风中我看雪飘过,迷惘的眼神中透露出伤心与无奈,张望着世间风景,人生沧桑。他,一个刚出生的男孩,在寒夜里被一个好人送到了一个年老的修女那里,  相似文献   

3.
我在超市里捡到一个妈妈,从此与爱搭上了边,这爱,让我从灰姑娘变成了公主。一圣诞夜。商店的橱窗玻璃上画着圣诞老人和圣诞树,有的商家门口还挂上了红灯笼,到处是喜庆和温暖。可是我没有,什么都没有。我瑟缩着臂膀走在寒风中,忽然摸到口袋里还有两块钱,于是就去超市,想给  相似文献   

4.
猎人     
那是一个威严的季节 森林里流传着猎人的传说 传说中的猎人 手持一杆长枪,身披大皮袍子 骑着烈马,背着长弓 他不是屠夫 也不是救主 他是一个战神 有一天我在森林里奔跑 见到了猎人 他就像传说户那样 不过在沉睡 有一刹那他睡得像婴儿 任凭天空的雪花纷纷 大风怒吼着刮过森林 我看到了猎人的梦境 梦境中月光明灭 楼阁沉沉 富贵的窗前 立着一个等待的女人 而传说中的那个冬季 猎人的骏马在寒风中飞奔 狂风怒嚎 漫漫朔雪弥漫,了森林 读完这首诗,让我们时传奇人物 的认识又多了一个层面。就如诗中的 猎人,人们传说的都是他的飒爽英 姿,没有人想…  相似文献   

5.
他天生口吃,这让他每当同人说话时都面临着被嘲笑的危险,这使他相当郁闷。与人交流成了横亘在他心理上的一道巨大鸿沟,他因此而极度自卑。看到别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地侃侃而谈,他总是投去羡慕的目光,而此时他只有远远地躲在角落里,尽管内心里充满着不甘。他童年里做得最多的梦。就是站在一个高台上,流利而痛快地说话。  相似文献   

6.
在别人眼里,今年46岁的张文栋早已是功成名就了:34岁评为教授,36岁聘为博导,38岁走上校长岗位。他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似乎都是身边的同龄人无法企及的。而这一切,在张文栋本人看来,都只是他人生征途上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在他的人生词典里,似乎永远没有“满足”二字,有的只是“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7.
选择哪一把钥匙,反映了你对人生的领悟。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五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五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的四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其他的四把锁在哪一只或哪几只抽屉里?一位刚移民美国的中国学生,恰巧赶上这场考试,看到这个题目后,一下慌了手脚,因为他不知道它到底是一道语文题还是一道数学题。考试结束,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  相似文献   

8.
《精卫填海》里的那只“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精卫鸟,既是志鸟,也是痴情鸟。在武汉这座喧嚣躁动的都市里,也有一只这样的“痴情鸟”,他衔着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执著地往返于寻常百姓家,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不同寻常的“连心桥”。他就是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吴天祥。  我端的人民的碗,人民是我的衣食父母,为人民办事天经地义今年大年初一,天阴着,刮着砭骨的寒风。吴天祥一大早就起来了,去给上访户和他一直照顾的几位孤寡老人拜年,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他第一个要去的是住在解放路的来北斗家。56岁的…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雪把世界上的一切都掩埋了,看不见温暖的灯光,也看不到谁家屋顶飘起炊烟。寒风吼叫着得意地巡视着,耸着肩膀,从一个山头闯到另一个山头。整个世界仿佛都冬眠了。松鼠小西在这样的大雪里艰难地走着,因为她原来栖身的树秋天时被砍掉了。为了寻找住所,她在漫天大雪中走了整整三天,只靠随身带着的几颗榛子果腹。她谨慎地敲着一扇又一扇紧闭的树洞门,可  相似文献   

10.
《小读者》2008,(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有一个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他一直在忠实地践行着这一座右铭。  相似文献   

11.
《故乡》最早发表于1921年5月的《新青年》上,1923年鲁迅将它收在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中,并且在小说集的前面写了一篇序言。在序言中,他说自己做小说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里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从这些文字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他写小  相似文献   

12.
许地山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生的.他作品中的人物全生活在一个痛苦的世界之中,被现实世界、精神世界、爱情生活中的痛苦包围着,他认为命运就是一张网,这张网什么时候破和怎样破法是没有定数的,人生就是一个"织网--补网--再织网"的过程."补网"哲学是他对命运本质的透视,具体表现为作品中的人物在世俗的黑暗中不顺命,为"挣脱"世俗的重压而"退让";人物都是在世俗的重压中从"苦"里悟出"乐"来,这是他对人生的终极体验.  相似文献   

13.
坐着轮椅来     
雨潇潇,雾蒙蒙。 长长的车队蜿蜒在盘山公路上,给大地凭添了一道风景线。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秋天。 面包车的走廊上放着一把锃亮的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位一举一动都要人照料的长者。长者的身旁坐着一位老妇人,脖子有点歪。 这是一对残疾夫妇。轮椅上的长者名叫小琦宏,家居日本名古屋,轮椅旁边的老妇人是他相濡以沫的妻子。  相似文献   

14.
小男生是幸运儿,他在人生的途中,正当要步入歧途时,一个有爱心的人拉了他一把,温暖了他冰冷的脆弱的心,使他重新扬起了生命的风帆。文中的我功不可没,我用真心换回了迷途者的良心,挽救了一个将要失足的“小男生”。文章运用第一人称叙述经历,感情表达细腻。人物对话朴实自然,达到了内心情感的交融。  相似文献   

15.
谈诗     
以上我略略讲了王维的诗,继续要讲杜工部。杜诗与王诗又不同。工部诗最伟大处,在他能拿他一生实际生活都写进诗里去。上一次我们讲散文,讲到文学应是人生的。民初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主张文学要人生化。在我认为,中国文学比西方更人生化。一方面,中国文学里包括人生的方面比西方多。我上次谈到中国散文,姚氏《古文辞类纂》把它分成十三类,每类文体。各针对着人生方面。  相似文献   

16.
孤独的舞者     
<正>在这山长水远的人生,注定是一个人的独行,该如何安置自己的灵魂?是否该与灵魂自由起舞,在悠悠时光里寻找另一个自己。秋天,草地上一片寂静,萧瑟冷清。大地上积满了落叶,枯败的叶子蜷缩着,如一张张满是皱纹的脸疲倦地向上张望。阳光下,小草儿如漂洗过的白银一般,浅黄浅黄的,迎着秋风簌簌作响。四下里静悄悄的,一切都显得无精打采,凛冽干燥的寒风暗示着这个季节并不适合脆弱的生命。然而,在绝望的阴影里似乎总是潜伏着那么一丝愉悦的惊喜。瞧去!不远处一只小小的蝴蝶,一身洁白,半透明的翅膀正不紧不慢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月26日雪洁白,晶莹,容不得半丝纤尘。冬天,是白色的,孕育之梦。万物停止了喧嚣,狂风怒吼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霜而立的腊梅,噼噼啪啪打在窗台上的粒粒冰晶都在诉说着冬的心事。它们是如此的宁静、朴实、纯美、圣洁。冬,寒风中磨砺着风骨,冰雪中孕育着新的希望。正因为这份浪漫,也使冬变得唯美起来。冬天,在他的开始就走出了潇洒的一步寒风。夜幕降临了,寒风好似一个醉汉,在大雪原上,在小镇的每座房  相似文献   

18.
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家"的刘亮程在《寒风吹彻》中,满含深情地关注他自己和身边的几个人的困苦的生活现状和精神状态,用朴实而真挚的叙述代替同情和呐喊,凸显了困苦的人们的生活诉求和灵魂挣扎.生活中,尽管我们不喜欢也不愿意,但磨难仍会如期而至.寒风比我们自身更熟悉我们的弱点,正如刘亮程所说,"寒风正从我看不见的一道门缝吹进来","它比我更熟悉墙上的每一道细微裂缝".刘亮程告诉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生活中的冬风、生命里的寒冷,因为这是上天对生命的馈赠,我们应该坦然接受"冬风"、"寒冷",然后细细品味,只有心存温暖,心中有爱,才能走出冬天,迎来人生灿烂的春天.  相似文献   

19.
告别与重逢     
天色微亮,柏油马路上早已充斥着汽油未燃尽的尾气味.枫叶已泛红,随急驰的汽车卷起的风飘落,任来往车辆随意碾压.入秋已一个多月,这秋风似要将人揉成一团,路人行色匆匆,都裹紧了衣服,丝毫不给这寒风侵入的机会. 他下了车,伸了个懒腰,从包里掏出一个本子,“今天去哪一家?” “男,八十岁,独居,有一个儿子.”  相似文献   

20.
在公路旁的一个树林里,有一个孤独的农庄。人们沿着公路可以一直走进这个农庄的大院子里去。太阳在这儿照着,所有的窗子都是开着的。房子里面是一片忙碌的声音,但在院子里,在一个开满了紫丁香花的凉亭下,停着一口敞着的棺材。一个死人已经躺在里面,这天上午就要下葬。棺材旁没有守着任何一个悼念死者的人;没有任何人对他流一滴眼泪。他的面孔是用一块白布盖着的,他的头底下垫着一大本厚书。书页是由一整张灰纸叠成的;每一页上夹着一朵被忘记了的萎谢了的花。这是一本完整的植物标本,在许多不同的地方搜集得来的。它要陪死者一起被埋掉,因为这是他的遗嘱。每朵花都联系到他生命的一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