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运用网络外部性、多边与双边平台等理论,从技术标准化三阶段进行分析。结论显示,技术标准竞争是阶段性竞争,在标准构建阶段,企业通过开发专利技术提升竞争力;在产业化阶段,企业通过建立技术标准联盟;市场化阶段则通过市场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2.
技术标准联盟对技术标准确立与扩散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通过组建技术标准联盟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逐步成为我国企业的共识.从技术标准联盟的内涵以及影响技术标准确立与扩散的因素出发,研究技术标准联盟对技术标准确立与扩散的影响.对我国企业组建技术标准联盟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发展阶段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技术标准联盟在技术标准确立与扩散中的作用,技术标准联盟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一种普遍现象,研究其发展规律对我国技术标准联盟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技术标准联盟的发展特征出发,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据此将技术标准联盟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特点,最后对我国技术标准联盟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梳理1998-2018年间国内外有关技术标准联盟的期刊文献,从技术标准联盟的特性、影响因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等三方面进行总结。首先,分析技术标准联盟现有定义并总结技术标准联盟与其他联盟形式相区别的特性;其次,从主要对技术标准联盟整体产生影响(网络密度、结构洞、小世界效应、关系强度、嵌入性、政府干预)和主要对联盟内企业产生影响(伙伴选择、网络中心性)两个角度,探讨当下研究热点中,这8个影响因素对标准联盟和联盟内企业的作用,以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在分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标准联盟的兴起及诱发技术垄断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标准联盟创立技术标准正成为国际标准化领域的重要趋势,这在促进技术标准制定和产业化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额收费、垄断市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分析了标准联盟的兴起背景、运行机制与技术标准的异化,以DVD标准收费事件为切入点,研究了标准联盟诱发技术垄断的机制。研究表明,标准联盟弱化了领先企业间的竞争行为,减少了产业技术选择的多样性,打压了标准联盟外企业的正常发展,标准联盟诱发的技术垄断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垄断形式。  相似文献   

6.
联盟伙伴的选择是联盟成功的关键,在分析基于技术标准的企业协作研发伙伴选择原则和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解决如何基于技术标准协作研发选择伙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1 256条有关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标准化项目为有效样本,在有关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驱动因素、作用机制以及联盟模式类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联盟的运行模式进行探索。研究发现联盟的三种运行模式主要为:标准扩散与应用采纳型、技术合作与标准共研型和标准优化与迭代升级型。深入探讨各运行模式的实现路径可知:标准扩散与应用采纳型以沿线市场的产品需求为导向,目的是推进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技术合作与标准共研型以沿线市场的新产品需求为导向,目的是通过联盟共研新的技术标准;标准优化与迭代升级型以沿线市场的产品升级需求为导向,目的是实现技术标准的升级优化。通过分析三种运行模式的路径与应用情境,为探究和丰富中国企业技术标准走向“一带一路”市场的多元发展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技术标准化视角定义了标准化能力内涵,分析了标准化能力形成的动因与基础,提出了标准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对闪联标准联盟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联盟主导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是由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能力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标准化的进程不断动态发展;主导企业应依据标准化阶段特征,合理规划标准化能力,才能有效促进技术标准化实现。这一结论对提升标准化能力,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制定技术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信产品标准竞争中的企业联盟动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余江  方新  韩雪 《科研管理》2004,25(1):129-132
在通信标准制定和竞争过程中,通信厂商往往会形成企业联盟以支持某种标准,联盟的动因在于通过网络效应使所支持标准的相关安装基础的价值最大化,以减少用户标准选择中的预计风险值和不确定性,从而突破该技术标准的采用壁垒,影响潜在用户的使用决策过程,联盟往往会通过一种半开放的结构来达到确立技术标准和有效市场渗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是实现从R&D协作、专利标准化到标准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化及其联盟的概念框架,以及一般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指标上。结合中国实践,深入、系统研究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的结构、机制及其有效性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技术标准联盟伙伴关系是影响联盟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本文从信任、关系承诺和依赖性等方面构建联盟伙伴关系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技术标准联盟伙伴关系对联盟绩效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信任、关系承诺、依赖性对技术标准联盟绩效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联盟绩效又对伙伴依赖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信技术标准联盟的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通信企业组建技术标准联盟所存在的主要风险展开分析,首先是技术标准的市场风险;其次是通信技术标准联盟合作者存在的不确定性;再次是整个技术标准联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施风险及技术标准联盟的宏观环境风险,旨在通信企业通过建立技术标准联盟加速新技术标准网络的建立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技术标准联盟形成发展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伟锦  韩文慧  周青 《科研管理》2010,31(5):96-101
摘要:技术标准联盟是以创建或共享技术标准为目标的利益结合体,其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障碍。在探讨技术标准联盟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技术标准联盟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以找到产权技术间的最有效结合点、欺诈和机会主义行为、专利权与技术标准化冲突等问题,并从完善协商机制、协调联盟伙伴关系、制定知识产权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推动我国技术标准形成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发联盟的数量增长很快,但是联盟的失败率却很高,不适当的合作伙伴选择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以合作创新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研发联盟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对联盟绩效的作用,构建了研发联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得出研究结论.从联盟伙伴选择方面丰富了提高联盟绩效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谈判的技术标准联盟成员利益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技术标准联盟成员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是影响联盟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开展对其利益协调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政府和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指出技术标准联盟成员收益争夺的核心是标准控制权,并通过构建谈判模型分析了联盟成员之间利益协调问题。利用双方谈判模型,首先分析了联盟成员通过谈判达成一致的可能性,然后研究了双方谈判的过程和达成最优解的条件,并将模型结论推广到多方谈判中,最后针对我国技术标准联盟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舒辉 《软科学》2011,25(8):31-34,39
首先基于已有研究及调研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安装基础、标准的技术性能、标准制定的速度、市场预期、核心知识产权、技术的系统性、研发能力、政府、联盟、标准的开放性等10个影响技术标准战略实施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运用ISM模型分析法对这些影响要素进行了层次结构分析。研究发现它们的影响在各个层次上不同。  相似文献   

17.
技术标准创立中的专利引用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技术构成的复杂化,技术标准涉及的必要专利迅速膨胀,形成了重叠交织的专利群。以WCDMA标准及其必要专利为研究样本,采用Ucinet6.0软件,以中心度为测度指标,分析技术标准涉及的专利权人的专利引用网络。研究表明,专利权人之间存在紧密连接、高凝聚力的专利引用网络,少数专利权人对网络内专利引用关系具有控制作用,高被引专利权人是专利引用网络形成的基础,在技术标准创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