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程曦 《新闻记者》2005,(11):63-6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财经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新闻媒体对财经方面的报道自然是越来越多,由于财经报道的专业性比较强,同时又往往直接关系到受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开展财经报道,是一个不小的课题,本文就从近期众多媒体都非常关注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来分析一下媒体如何更好地开展财经报道。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接触财经报道,在财经信息的传播中,网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财经网站也是很多财经媒体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经济生活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积极地参与经济的发展,由普通的老百姓变成投资者,由以前的“社会人”转变为“经济人”。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开始关注经济新闻,他们需要通过财经媒体了解到更加及时准确全面的经济信息,以此作为自己投资理财的依据。经济问题不再仅仅是那些经济学者、专家、商界人士等财经圈内人士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巨手推动着世界变平,东方和西方从未像今天这样亲密接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解难分。中国因素、中国故事越来越受到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国际风云也日益成为中国媒体特别是财经媒体的盘中大餐。  相似文献   

5.
南苏格  浦翰林 《传媒》2020,(10):55-57
融媒体时代,人民日报社积极探索媒体融合,成立了以财经类时事为主导的融媒体工作室——麻辣财经,将看似不接地气的财经新闻报道做成一道道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常菜”。本文结合人民日报社“麻辣财经”融媒体工作室打造新闻“爆款产品”的成功经验,分析主流新闻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值得借鉴与尝试的媒体融合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财经新闻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财经媒体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责任越来越大,中国财经媒体应该在经济领域成为传递中国声音的渠道、回击不实报道的阵地和沟通中外受众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吴逸 《传媒观察》2005,(5):25-26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化、全球化、细分化的特征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利益和市场紧密相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力资源市场、资本市场、实物市场等各种市场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关注市场规则改变对自身的影响,财经信息已经成为公众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财经媒体正在重演上世纪80年代文化类刊物炙手可热的场景。  相似文献   

8.
财经新闻故事化含义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新闻传播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故事化倾向。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知识经济、新经济的“大潮”汹涌,使广大受众越来越关注财经新闻,财经报道也发展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  相似文献   

9.
赵庆丰 《中国广播》2007,(12):32-34
推进泛珠三角“9+2”区域内的合作与发展,离不开新闻媒体积极参与。在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中,区域内各方新闻媒体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泛珠三角区域“9+2”经济合作步伐的加快,泛珠三角区域媒体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  相似文献   

10.
地方报纸如何强化“地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传媒观察》2005,(11):60-60
就同一个地区而言,随着近年来新闻媒体事业的快速发展,地区外的其他媒体纷纷伸出“触角”,受众对于媒体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这就意味着地方媒体的竞争将曰益激烈。面对越来越多杀出的“程咬金”和渐渐拥挤的地方报纸市场,土生土长的地方报纸必须扬长避短,从定位、采编等各个方面不断强化报纸的“地缘效应”,突出地方特色,巩固并扩展“势力范围”,成为家乡人爱读的“家乡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存款、股票、国债、保险等财经事物与群众经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广大受众对新闻媒体财经报道的需求日趋增强。相应地,各地市报财经新闻的比重也许不断地增大。然而,在地市报的财经报道中常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大部分财经新闻都是“引进版”,  相似文献   

12.
祝萍 《声屏世界》2002,(12):30-3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特别是中国已迈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家庭之后,居民的经济意识、投资需求和理财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关心财经,关注国际、国内的一切财经动态,似乎成了居民每日关注的焦点,而通过电视媒体来获取财经消息和资讯则成了收视群体的必修课。因此,电视财经栏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电视台快速发展,成为电视栏目的“新宠”。但不可否认,目前财经节目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13.
对时政新闻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的晚报正在对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其主流媒体的属性和作用日渐凸现出来。广大读者订阅晚报,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消遣”和“茶余饭后”,他们需要从晚报上获取更多有用的,并能满足需要的信息。时政新闻正以它特有的权威性和必读性,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更加关注财经世界,财经媒体也迎来发展新机遇。财经广播人要想抓住这个机遇。首先要明确财经广播的定位,坚持专业化道路,以有“速度、深度、粘度”的财经报道吸引听众,增强财经广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张超 《新闻前哨》2007,(9):68-6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地发展,很多经济现象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经济”一词如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当今的新闻报道中,经济新闻也越发显现出它的重要性。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报纸、电视,到网络,纷纷开辟经济专刊专版专栏,开办经济频道,足见经济新闻在媒体新闻报道中所占据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传媒动态     
《传媒观察》2007,(6):63-63
中国的日报消费量居世界第一;广电总局:全面抵制低俗之风;中国财经媒体缺失国际话语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获最受尊敬企业;广州、深圳两大报业集团战略结盟;世界主流媒体关注美电台辱华事件;道琼斯路透陷并购门“平媒”成宠儿.  相似文献   

17.
邓备  彭祝斌  杨露 《新闻界》2015,(3):31-34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法,对两份西方主流财经报纸建构的成都形象及成都官方塑造的成都形象进行研究,发现成都从最初在国际上的默默无名,到越来越多地进入西方主流财经媒体的报道议程,但是西方主流财经媒体对成都的关注程度并不高;西方主流财经报纸提及"成都"时,主要采取中性立场;成都官方力推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形象,要获得国际主流财经媒体的认同,还需努力。  相似文献   

18.
岳艳 《新闻三昧》2008,(7):22-23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事实发生以后,需要通过一个中介才能成为新闻,这个中介就是媒体新闻工作者。特大灾难新闻,历来都是世界新闻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了国人,震惊了世界,当然也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居民个人投资理财观念不断兴盛,关心财经,关注国际国内财经,并通过电视强势媒体获取财经信息和资讯已成为我国广大观众的强烈愿望和要求。电视财经节目的现状财经类节目早已不是什么“尤物”,甚至在全国省市级以上电视台中,有相当的一部分都开设了此类节目。进入2001年以来,财经节目更呈明显增长趋势,各地电视台纷纷自办或引进。财经节目逐渐成为继电视剧、新闻类节目之后最主要的电视节目类型。中央电视台新闻信息形态类型的《中国财经报道》开启了我国电视财经节目先河,…  相似文献   

20.
程曦 《新闻界》2006,(4):62-63
一、电视财经人物访谈“热”的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举凡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人和事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电视访谈类节目中,对财经人物的访谈基本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例如央视的《对话》、上海东方卫视的《中国经营者》和《头脑风暴》、湖北卫视的《财智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