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菡菡  文平 《新闻记者》2008,(12):36-39
新媒体影响美国总统大选,早已不是什么新颖的观点.然而,直到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落幕,世界才真正感受到贯穿始末的新媒体的影响力,因为此前任何一任美国总统都未曾获得如奥巴马这样的称号:"互联网总统".  相似文献   

2.
寰球传媒     
美国:新媒体成就了奥巴马刚刚结束的美国总统大选使人们惊叹于新媒体力量的迅猛发展与日益强大。有数据显示:奥巴马94%的捐款来自于互联网捐赠,而《奥巴马令我神魂颠倒》在Youtube的点击超过了900万次。有专家认为:视频社区的推广 搜索引擎营销 网站联盟=奥巴马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选中新媒介的初体验美国总统大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媒体秀。200多年前的美国大选,林肯只能坐着马车巡回演讲。进入新媒体时代,美国总统候选人纷纷跳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奥巴马、希拉里、麦  相似文献   

4.
王娜 《新闻世界》2010,(9):163-165
不少人将奥巴马称为"互联网总统",强调互联网在总统大选中的作用。在2008年的总统大选中,奥巴马究竟是如何利用网络拉拢选民,最终步入白宫。网络在总统大选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优势和作用,这是本文主要要阐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解凯君 《青年记者》2009,(15):89-90
奥巴马是第一位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成功当选的“网络总统”。这不仅是美国总统大选新的里程碑,同时也标志着Web2.0时代的崭新开始。本文试对奥巴马竞选过程中对互联网的全面应用及多媒体整合策略,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奥巴马是第一位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成功当选的"网络总统".这不仅是美国总统大选新的里程碑,同时也标志着Web2.O时代的崭新开始.本文试对奥巴马竞选过程中对互联网的全面应用及多媒体整合策略,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4日,举世瞩目的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奥巴马创造了历史。而在芝加哥格兰特公园亲历并报道奥巴马的大选之夜后.佛山传媒集团联合采访组一行六人也完成了他们美国之行的使命。这也是国内地市级媒体首次越洋采访美国总统大选这样的国际大事。  相似文献   

8.
一、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的媒介选择及效果 2008年大选中,奥巴马在竞选初期就设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用户注册后不仅能够在自己账户的博客上发表有关竞选的经历和体验,还可以通过邮政编码的搜索得知附近奥巴马支持者的动态,甚至还能自己组建团体来支持竞选活动.  相似文献   

9.
冯艳 《网络传播》2010,(8):84-86
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博客的使用呈爆炸式增长,并在美国政治世界里生了根。从奥巴马的草根筹款到荣·保罗的“革命”,博主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公共派头鼓吹候选人。这种对社会媒体的参与让选民有机会影响和被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一定很有看头,光从民主党候选人选战中便可略见一斑。两位呼声最高的民主党候选人各有各的精彩:如果希拉里成功,她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如果奥巴马成功,他就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相似文献   

11.
贺心颖 《新闻界》2009,(1):65-66,82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奥巴马赢得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关键要素,阐释了网络媒体如何第一次彻底地充当了美国大选中的政治工具,在开展竞选宣传、组织支持者,拉选票、募集资金、跟踪和制造舆论、劝服选民等竞选活动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这一重大严肃事件为分析对象,以《纽约时报》2008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连续一个星期共34篇报道为分析对象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在报道主题上规避政见,在消息来源的相对平衡的分布掩盖下,有着明显有利于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报道偏向。  相似文献   

13.
消费·内爆·超真实——浅析虚拟社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美国大选中奥巴马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成功击败了有大资本支持的希拉里和麦凯恩,成为第一位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当选的美禺草根总统。奥巴马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在美国16个主要社交网络和Web2.0网站上建立了与选民之间的互动。由此可见互联网社区的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大选中新媒介的初体验 美国总统大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媒体秀。200多年前的美国大选,林肯只能坐着马车巡回演讲。进入新媒体时代,美国总统候选人纷纷跳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奥巴马、希拉里、麦凯恩等先后在网络上安营扎寨,总统候选人的角逐场从白宫新闻发布会、党代会、各州巡讲会、电视辩论现场延伸到了Web2.0、iPhone、SMS(手机短信)、电子游戏等新媒体上。  相似文献   

15.
胡瑛  陈力峰 《新闻前哨》2008,(11):26-27
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可以作为一个审视美国媒介与政治之间功能性依赖的窗口。本文考察了美国大选中对阵双方采取的各种政治传播策略,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传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阵营和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阵营利用“软宣传”的方式,在媒体上使出了各种招数,以形成时自己有利的舆论环境和竞选氛围,这成为当下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媒体政治传播个案。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1月4日,随着奥巴马以明显优势战胜麦凯恩,成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历时两年之久的美国总统大选终于落下帷幕。有关选举的报道引发了民众极大的关注与兴趣,同时媒体的选举报道本身也显示出一些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新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以其高度互动性、社会参与性、私人化、自主性及享乐潜力的特点.在多层次影响着美国大选。本文将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展开分析.认为新媒体不仅成为候选人针对选民的新型宣传工具、筹措竞选资金的重要平台以及帮助候选人和选民之间加强互动关系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于美国选举政治文化而言.在新媒体的作用之下.美国总统大选中政治市场化程度空前提高。然而.对于低投票率的美国总统大选而言.新媒体的作用并非是能够无限扩大的。  相似文献   

18.
郭人旗 《新闻世界》2009,(7):149-150
2008年11月4日,47岁的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绝对优势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来首位黑人总统。本文试图从后喻文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的视角来剖析、建构一种新的理论概念——“新媒体政治时代”,并认为,首位“互联网总统”的产生,标志着“新媒体政治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9.
从奥巴马当选看美国媒体的新闻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媒体对奥巴马的“偏爱“11月6日,奥巴马意料之中而又出人意料地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意料之中“是因为美国主流媒体早就预见奥巴马胜出;“出人意料“是因为在结果出来之前,除了美国媒体,恐怕全世界,包  相似文献   

20.
美国媒体对奥巴马的“偏爱”11月6日,奥巴马意料之中而又出人意料地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意料之中”是因为美国主流媒体早就预见奥巴马胜出;“出人意料”是因为在结果出来之前,除了美国媒体,恐怕全世界,包括美国黑人本身,对于奥巴马是否真的当选仍没有足够把握。奥巴马在当选之后感谢了许多人,但有一个角色,对他的胜利可说是居功至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