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绿色包装的可持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装废弃物是固态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它对环境的危害,所以绿色包装成为包装界研究发展的方向。绿色包装是指符合环保要求的,有利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商品包装。本文提出了打造绿色包装,并从简化包装,节约材料;包装重复使用或回收再生;应用可分解、降解的包装材料三方面阐述了实现绿色包装的实现途径,强调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和节俭意识,推进绿色包装,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相似文献   

2.
包装废弃物是固态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它对环境的危害,所以绿色包装成为包装界研究发展的方向。绿色包装是指符合环保要求的,有利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商品包装。本文提出了打造绿色包装,并从简化包装,节约材料;包装重复使用或回收再生;应用可分解、降解的包装材料三方面阐述了实现绿色包装的实现途径,强调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和节俭意识,推进绿色包装,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绿色环保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绿色环保的包装设计理念首先立足于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结合绿色设计的概念、社会文明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绿色理念在包装设计中内在与外在的体现,总结了绿色环保包装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具体流程,对当前绿色包装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进行了的分析和探讨,最后对绿色环保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包装目前的使命是处销,为了更好的销售和环境保护问题考虑到包装的今后发展,比如绿色环保的包装、特产的包装设计、形状特异的造型包装设计、有纹理的材质包装设计、炫目闪烁包装设计、综合防伪等都是未来包装设计的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包装行业发展与国家经济改革紧密相连,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是包装行业企业发展定位的关键,需要广大包装行业企业认真领会,切实从自身做起,不等不靠向绿色智能化目标迈进,包装行业产品定位与发展才可能持续,才可能推动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和氏璧,史书上称其为"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意思是说,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会看到不同的颜色。这块大名鼎鼎的和氏璧到底是一种什么矿物呢?很遗憾,和氏璧后来下落不明,我们只能根据古人的描述来推测它的成分。有学者认为,和氏璧应该是一块白色的欧泊。色彩之王名不虚传欧泊,又称蛋白石,由英文名称"Opal"音译而来,因其具有变幻莫测的色彩备受世人喜爱。古罗马一位自然科学家曾赞美欧泊具有"红宝石般的火焰,紫水晶般的色斑,祖母绿般的绿海"。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和氏璧不是欧泊,因为它的颜色变化一般只限于淡绿、白色,宝石转动时,颜色只会发生深浅变化;而欧泊更加别具一格,它可以在多种颜色之间来回变换,如淡蓝色、深蓝色、浓绿色、浓紫色等,是宝石家族中名副其实的"色彩之王"。人们赞美欧泊"集宝石之美于一身",是  相似文献   

7.
从传统生产到绿色制造及循环经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阐述了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了制造业从传统生产到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之关系,提出了推进绿色制造发展循环经济之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青海已探明锂资源储量2248万吨,占全球储量的33%以上,全国储量的80%以上,这是"锂聚青海"的基础;西宁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拥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和新材料、新能源制造产业的基础,这是青海成为"锂电之都"的产业基地。从电动汽车的心脏——锂电池实现"青海造"到电动汽车实现"青海造",锂电之都从绿色"芯"成为绿色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家在设形赋色时是用已知的知识与经验来不断地修正的.五行色在传统绘画中被赋予更多的是人文性.孔子和谐纯正有序的色彩现是其对君子正衣冠正颜色、人格尊严美的体现,被赋予了伦理色彩,是对五行色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的观念;同时,这种和谐之美也是顺应老庄"纯素之道,惟神是守"思想的.  相似文献   

10.
<正>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的主流话题是"绿色能源、循环经济、生态文明"。从战略、技术、政策等层次,探讨新能源和绿色发展对经济复苏,乃至经济、社会新革命的深远意义,分析并解决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各种障碍,如何解决全球环境、能源破局之谜是当今各国首要任务所在。作为资源、新型能源产业的大省——青海,同样面临着上述课题有待一一破解。建立"从青海看世界、再从世界看青海"的互动机制,集世界之智慧,支持在青海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于淑文 《现代情报》2007,27(3):212-214,222
中国物业管理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依然是个新兴的行业,它自身成长的历程决定了近些年来物业管理中的问题不断,而制度缺失是矛盾产生与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转型期的我国现代社会,制度缺失是难免的,我国物业管理制度既存在结构性的显性缺失,也存在操作性差的隐性缺失。因此,制度建设极其重要。应从权力与义务、约束与监督、业主与物业管理者等各方面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我们的物业管理市场,减少纠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品牌生态位测度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兴元 《预测》2006,25(5):60-64,80
借鉴生态学原理,对品牌生态位的涵义进行了初探,建立了品牌生态位宽度及重叠度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品牌生态位适合度评价的函数法、模糊评价法、适合度复合系数法以及基于同类标杆案例品牌贴近度的品牌生态位适合度评价模型。给出了一个实际应用案例,针对案例中的四个品牌,分别计算了目标品牌、竞争品牌以及标杆品牌的品牌生态位宽度、重叠度。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该目标品牌的适合度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王珍  周好文 《预测》2007,26(1):1-5
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使我国货币供给渠道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外汇占款投放为主渠道的货币投放结构,使资源向东部沿海地区、外贸部门倾斜,资金分配的不平衡加大了东西部贫富差距,很有可能使我国步入“贫困化增长”。本文对外汇储备增长与东西部差距扩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便于政府和银行分析评价投放到科技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运作效果,以及对科技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规模、强度、效益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根据科技中小企业信贷特点,设置了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扶持力度以及描述类等统计评价指标,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出各银行和地区科技信贷综合运作情况,从而为政府分析、决策、监管调控科技中小企业信贷资金运作提供分析工具,切实支持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司志华 《科教文汇》2011,(18):67-68
对于CAI软件,我们在重视其外观特征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其内在的实质。我们在制作或选择CAI软件时,必须重视软件的教学恰当性,将更多注意力放在课的有效性问题上。CAI软件教学恰当性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CAI软件的教学设计恰当性、CAI软件的教学过程恰当性、CAI软件的教学效率恰当性、CAI软件的教学信息呈现方式恰当性。影响CAI软件教学恰当性的主要因素有CAI软件设计的操作方式和CAI软件设计的教学活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的三维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对技术创新风险的识别与管理是保证创新获得成功的关键。技术创新的风险是人们在创新活动过程中由外部环境、组织(团队或个人)自身的局限及过程本身不确定性造成的。我们通过对创新风险进行仔细分类,并将其放入一个多维空间进行考察,建立了一个包括过程维、环境维和知识维的三维技术创新风险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盖新生 《科教文汇》2011,(5):159-160
人的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需要的目标。要分析和研究高职教师的需要特点,不断唤醒教师们的心理动力,深入体察教师的需求,通过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来激励其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技术性思维是一种建立在标准化模式之上,以控制外部自然、追求最佳效率为基本旨趣,以达到物质利益最大化为归宿的思维方式。人类正是凭借技术性思维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敞开了生命的充盈向度。然而,技术性思维不能为人生提供意义与价值,无法进入人的情感和信仰世界。技术性思维与人文思维的有机结合才是现代人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9.
从原始的巢居、穴居开始,到木构架结构成熟,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模式,它具象地记录了我们祖先在创造力上的高超智慧与才能,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以其辉煌的成就成为中国古文明的组成标志之一。而屋顶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传统木构建筑技术发展的表征,更是民族审美文化的体现和张扬。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屋顶随着自然地理条件和审美要求亦流露出不同的趣味,它也成为我们了解地域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20.
农星光 《科教文汇》2013,(19):141-141,143
本文以大新高腔山歌为例,从壮族高腔山歌的唱腔起源入手,从其呼吸状态、咬字吐字、声调的特点、装饰音腔及衬词运用来研究唱腔的特色艺术,从编段技艺,丰富内容以及社会需求,研究壮族高腔山歌唱腔的未来发展等,论述祖国的这朵民族艺术之花,经久不衰,受众热爱的源泉,希望通过本文得到社会关注,壮族高腔山歌应注入现代艺术素养、科学技术,助推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