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和说     
做和说,太平常了。做和说,对科学课来说也是习以为常的。做实验,做调查,做探究;看我做,跟我做,自主做;先想后做,边做边想,做后再想;做一个模型,做一个制作,做一项研究;在教师指导下做,在资料指引下做。在小组合作中做……  相似文献   

2.
跟我做     
跟我做,跟我做,举起手,举起手。跟我做,跟我做,放下手,放下手。跟我做,跟我做,挥挥手。跟我做,跟我做,弯弯膝。跟我做,跟我做,向右转,向右转。  相似文献   

3.
说话的狗     
《好同学》2003,(10)
有一个家庭,全家人都非常的懒惰。爸爸叫妈妈做家事,妈妈不想做就叫犬姊做,大姊也不想做就叫妹妹做,但是,妹妹也不想做就叫小狗做。  相似文献   

4.
安全无小事,细节定成败,常抓是根本。学校安全工作,由于其具有突发性、隐蔽性、群体性等特点,更需要我们做细、做到位、做透彻。要做细、做实、做到位、做透彻,应当在六个字上  相似文献   

5.
人生之喻     
雨果说,如果你做石头,你要做磁石;如果你做植物,你要做含羞草:如果你做人,你要做性情中人。  相似文献   

6.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显著,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开封在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进程中,做大做精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至关重要。其主要实现路径包括:科学规划,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带动,做精、做强文化旅游项目;培育龙头,做精、做亮文化旅游品牌;突出特色,做活、做靓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做全、做特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注重创意,做优、做奇城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7.
郑丽 《教育》2012,(8):5
近些年来,一味做大做全,似乎成了高校建设中的一个"怪圈"。"做大做全"不是大学的终极目标,培养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才是每所大学应当孜孜以求的。一些大学一味追求"做大做全",而忽视了"做实做强",这种  相似文献   

8.
“教学做合一一”的涵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三者,做是中心。他曾多次强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教学做合一”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一代新人的正确途径,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光辉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教学做合一一”的涵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三者,做是中心。他曾多次强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教学做合一”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一代新人的正确途径,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光辉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问:高考时遇上不会做的题怎么办?答:高考是选拔考试,碰到难题是非常正常的。碰到不会做的题不要紧张,要想到,你不会做,其他人也未必会做。在整个答题过程中要掌握一个要领:“慢做会的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也不浪费,舍去全不会(做的)。”会做的题慢慢做,保证全对。中档题可以上手,能做一步就做一步。所谓“舍去全不会(做的)”,不是说一看不会就舍去,要认真看认真思考,确实不会再舍去。问:有的题可以上手,但做半截又不会了,怎么办?答:高考试题的评分按步计分,中档题做对一步给一步的分。因此碰到这样的题不要慌,心态一定要放松,能做一步做一…  相似文献   

11.
赵畅 《下一代》2013,(10):30-30
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亦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含义是:“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具体做法带有当时社会大环境下的时  相似文献   

13.
教苑新语     
《内蒙古教育》2010,(6):11-11
在开放课堂的基础上建立有序课堂,引导学生做“应该做的事”。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学系副教授周彬言道,课堂管理的确要告诉学生什么不能做,但更需要告诉学生要做什么,更需要告诉学生如何做应该要做的。我们现在理解的有序课堂还只是停留在如何禁止学生做“不应该做的事”,而真正的课堂有序却是如何引导学生有序地做“应该做的事”。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生的实验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实验时“不想做、想做不敢做、想做不会做、想做无法做”等问题普遍存在,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信心不足、能力不够,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说: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作文教学,是对动手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校要同时既“做大”又“做强”是不现实的。学校发展的路径是“做强做大”。学校的“做强做大”,校长必须确定清晰可行的办学思想。学校的“做强做大”最终还是落实在课堂,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17.
做月饼     
你做过月饼吗?嘻嘻,我就做过,只不过做出来的月饼都很难吃! 星期五,妈妈告诉我她做了几个月饼,我说我也要做.于是,等妈妈回来我也开始做月饼.  相似文献   

18.
“教学做合一”,源自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  相似文献   

19.
脑筋急转弯     
1.什么样的水不能喝? 2.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能做;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做,这是做做什么? 3.拿着鸡蛋扔石头,鸡蛋为什么没破? 4.有个人天天挥霍无度,最后成了百万富翁,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一、巧统单位“1”例1摇四个小组合做一批零件,第一小组所做的件数等于其余小组所做的总数的12,第二小组所做的件数等于其余小组所做的总数的13,第三小组所做的件数等于其余小组所做的总数的14,第四小组做了650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件?分析与解答:题目里12、13、14所对应的单位“1”各不相同,应先统一单位“1”。根据“第一小组所做的件数等于其余小组所做的总数的12”就可以把第一小组做的件数看作1份,那么其余小组做的总数就是2份,而第一小组做的件数就相当于这批零件总数的13。由此类推,第二小组做的件数相当于总数的11+3,第三小组做的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