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荣 《档案学研究》1993,7(4):33-36
目前档案界对科技档案档号讨论的广度和深度都很有限,笔者认为对科技档案档号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故发表一下个人观点作为抛砖引玉,希望作为学术的交流能推动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 一、对科技档案档号定义的探讨 对科技档案档号最普遍、最传统的看法为国标GB/TI1822—89《科学技术档案构成的一般要求》:“档号是档案的编号,包括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页(件)号(科技档案号的档号包括分类号、项目代号、案卷号)。”笔者认为这一定义有许多不足之处。 (1)对科技档案档号与文书档案档号没有分开作专门的定义,科技档案档号的定义依附于文书档案档号之上,这从一侧面反映了科技档案学发展之不成熟,还需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档号是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的过程中,用数字或字母表示档案来源、类别、排列次序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组符号。在档案馆各项工作中,档号作为档案保管单位的标识符号,直接与档案的移交、接收、著录、编目、统计、保护和提供利用等工作环节发生联系。规范档号编制对实现档案科学和现代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谈些个人的看法。一、档案馆档号规范化标准的选择国家档案局1995年发布的“档号编制规则”中明确规定档号有三种结构:(1)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号;(2)全宗号———类别号———案…  相似文献   

3.
朱霞 《天津档案》2006,(9):34-34
在《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以下称《要求》)中。对科技档案的档号作出了如下定义:“档号是档案的编号,包括分类号、项目号、案卷号。”它不仅阐述了档号是什么,也指出档号的构成。从而为编制档号提供了标准和理论依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编制的档号常常与《要求》存在差异,产生一些问题。为此,针对在编制档号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一下个人观点,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建档案是企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分类编号是档案整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使大型企业基建档案逐渐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就必须编制统一的、科学的基建档案的档号.然而,由于大型企业基建项目规模大,周期长,环节多,有的项目甚至经过多次改建、扩建,基建档案文件材料多,造成档号结构复杂,加上八十年代初档案工作恢复整顿时间短,进度快,又缺乏经验,使得基建档案的档号编制工作存在先天不足,突出表现在结构欠完善.档号重复严重,不便档案管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档“十三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苏档发[2016]59号)和《关于印发“大档案建设工程”等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档发[2017]9号)中均对各级档案单位提出了加强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以推动档案工作沿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档号是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档号包括:全宗号、案卷目录号、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档号是存取档案的标记,并具有统计监督作用,是对档案进行实体管理与信息检索的重要手段和一种有效工具。因而,编制档号必须遵循规则。  相似文献   

7.
谈谈档案卷皮封面的改革延雁档案卷皮封面的改革,主要指档号、档号章、案卷标题的改革。一、存在的问题1、档号。档案卷皮上的档号多年来一直是用大小不一的数码章戳在卷皮上或用不同笔迹、不同颜色书写上去的,很不规范。用手工盖档号是档案工作者头痛的事,小小的数码...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笔者从到过的部分档案馆(室)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档案人员由于种种原因,缺乏对档号基本常识的系统了解,在编制和使用档号时经常出现诸如缺号、重号、空号、长号等一系列错乱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档案的科学管理和档案工作标准化的进一步推行,也给编制档案检索工作和实现电子计算机检索带来了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河南省档案局发布了《河南省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认证办法》(豫档[2006]54号),原《河南省各级机关档案工作定级升级试行办法》和《机关档案工作等级标准》(豫档[1988]39号)同时废止.本文从结构形式、内容设置等方面将新办法与豫档[1988]39号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同一立档单位的档案,进馆前全宗档号如何与进馆后全宗档号衔接并达到统一规范,是我省各级档案馆室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档号在档案管理中具有基础性、管理性的作用,也是档案实体在其秩序系统中的固定位置或存址号。如果没有档号,档案管理工作就无法正常有效地进行;档号若出现问题,档案管理活动将直接受到影响。档号的层次性、系统性、稳定性和惟一性要求档号完整成套,层次中的号码不能重复。档号看似简单,无非就是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页号或件号的全称,如若编排不当不仅使进馆案卷混乱,还会给利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11.
王晓 《山西档案》2003,(1):25-26
文书立卷改革是将以卷为保管单位改为以件为保管单位。立卷归档是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统计 ,其档号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卷”改“件”后 ,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形成机关档案室、档案馆“卷”、“件”并存的新格局。那么 ,如何使各个单位的档案井然有序 ,并保证移交进馆时档案室与档案馆在档号编制、档案的上架排列等方面衔接良好 ,值得我们档案工作者认真思考。一、档号编制是档案馆室工作的基础档号包括着档案室和档案馆两个阶段在管理档案时的各种标识符号。这是因为档案的形成、积累、移交是经过产生档案的单…  相似文献   

12.
从事档案工作的人,都知道档号的重要性。为此,国家专门制定了行业标准,如(DA/T-2000)中就档号作了“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实体的用以固定和反映档案排列顺序的一组代码”的定义。又如(DA/T-13-94)中阐明了档号编制要符合“唯一性、合理性、稳定性、扩充性、简单性”原则。而《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中说“档号是存取档案的代号,排架的依据。必须反映高等学校档案的分类体系和物理位置”;编制原则必须符合唯一性、合理性、稳定性的要求”,“能适应计算机管理的需要,发挥排架、检索的双向功能”。以上定义和规定中均表明档号要兼具既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档号,档号的作用:档号是档案整理过程中对档案的编号。文书档案包括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页号。科技档案包括分类号、项目代号、案卷号。它对于固定档案的整理体系、分类排列顺序,揭示每份文件或案卷的出处有着特殊的作用,是编制各种档案检索工具不可缺少的项目。  相似文献   

14.
档号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档案界的业务难题.1995年,国家档案局批准施行了《档号编制规则》,结束了我国档案工作中档号编制无标可依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在档案整理工作中,盖档号章是一项简单、细小、不足为道的工作.一般来说这项工作在盖章位置、字迹工整等方面要求很严格,然而在档案保护方面,却被有些同志忽略了,往往出现人为的损毁档案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呼吁一下,盖档号章时,不仅要盖好印纹填好号码,更要树立档案保护意识.以维护珍贵档案的历史原貌,保护好国家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正>档号,是整理档案过程中赋予归档文件的一组代码。作为档案的"身份证",档号在档案的整理、保管、统计、查找以及利用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稳定合理规范的档号编制方法必不可少。2018年10月国家档案局令第13号《机关档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发布,《规定》对机关档案的档号编制提出了明确  相似文献   

17.
<正>《档号编制规则》(DA/T13-94)中,档号是指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由全宗号、案卷目录号、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等组成,年度不是其中的构成要件,所以档号中是没有年度这个内容的。随着时间的发展、档案门类的增加、档案整理方法的变化,笔者认为,档案整理中按年度编卷号或件号的档案,其档号中应该加入"年度"这个要素。原因主要有两点:  相似文献   

18.
<正>档号是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档号是存取档案的标记,并具有统计监督作用。档案行业标准《档号编制规则》(DA/T13—94,以下简称《规则》)中,档号的结构分为三种,第一种为: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张)号;第二种为:全宗  相似文献   

19.
档号在档案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表征档案室档案管理体系,反映和固定全宗内案卷和案卷内文件排序,它具有对档案实体的指代功能,一组档号便可代表某一特定的案卷或文件,作为存取档案的标记,因此在档案的管理、统计、检索、提供利用以及库房日常管理等活动中都要运用和借助档号.档号编制得合理、清楚是档案实体管理有序的标志之一,反之,档号混乱则可能在档案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造成差错. 科技档案分类编号是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档案档号编制原则首先要遵循唯一性原则;一个编号对象只能赋予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表示一个编号对象.  相似文献   

20.
国家行业标准<档号编制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于1995年颁布实施.档号编制是档案馆、室在管理各类档案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在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把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综合档案室施行<规则>过程中的主要是案卷目录号和案卷号编制的一些认识和做法整理成表,以讨教于档案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