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因素之一,了解学生的满意度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在对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对"教师教学"、"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学校环境"、"教学条件与利用"、"学校社会声誉"六大方面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服务质量学生满意度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理论分析,并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进行梳理和逻辑推断,构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服务质量学生满意度的概念模型,通过信度、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后,验证概念模型并进行修正,最终得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服务质量学生满意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满意度主要源自两方面影响:一是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产生的直接影响,二是学校形象和学生期望通过影响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产生的间接影响。为此,应引导学生学生对高职院校要保持适度期望、高职院校对社会要着重形象建设、高职院校对学生提供多重保障。  相似文献   

3.
支付高昂教育费用的民办高职学生理应享受良好的教育服务。通过对819名民办高职学生对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因子均值得分的SPSS统计分析,发现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因子的总均值得分大体一致。无财政性拨款的民办高职教育促进了教育公平,培养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但在思想层面却不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为此,民办高职院校要在教育新常态的环境中求发展,必须重视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和学校声誉建设,引导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运用自行编制的“学习动机量表”和“学习满意度量表”,考察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认同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取向、求知进取、外界期望和外部刺激;学习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际关系、教师教学、学习成果、教学管理和学习环境。通过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可知,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满意度之间具有显著性正相关,并且学习动机对学习满意度具有预测力,即学生学习动机越强,对其学习满意度评价越高。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满意度的高低是对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最直接的反映,是学校持续改进的依据。依据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对湖南省四所高职院校的学生满意度实地测评结果表明,学生总体满意度指数居于“一般”水平。这说明各高职院校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要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与观念,形成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工作意识,寻找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培养角度差异化、培养重视不足、评价体系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工资和企业满意度较低、就业后晋升难度较大等问题。从"管理养成""课程点拨""实践历练""能力认证"等方面来加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升其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联系最为紧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用人单位需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评价标准、评价主体,指出人才培养质量应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由毕业生就业状况、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这三个主要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教学体育评价现状进行研究,内容涉及到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标准,以及评价过程主体和评价结果等五个方面.从理论的角度来丰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评价体系,加速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工作的科学化进程;从实践的角度来促进高职院校的学校体育教学管理者、实施者和学生对目前高职院校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有一个更加直观地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更到位的指导和调整作用;评价体系的执行过程中更加准确地发挥评价作用,促进教学改革过程的进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进程,为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执行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对教学条件、教学工作、教学环节、学习环境、后勤服务、宿舍管理等方面的评价,同时提出了四点建议: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将市场营销中的顾客满意度理论引入高职教育领域,通过高职教育相关利益者对高职教育服务质量或产品的评价指标来建立高职教育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高职教育满意度模型,并以海南省两所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部门和毕业生用人单位、学生、领导和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等主体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多元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建设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案提高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高职院校将以此为契机,通过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打破传统的应试考试,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教育出发,兼顾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突破考试形式的时空限制,采用多形式、多层次、多方法考核评价体系,对高职生掌握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测,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使高职院校考核评价体系更加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不仅是学校学生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校对学生实施"三自管理"的中坚力量。为更好地发挥学生干部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可从学生干部的选拔、管理、任用、培训、激励和社会实践等六个方面着手,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自2001年起,美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性参与调查中心开展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性参与调查".此调查以师生互动质量、学生学业挑战程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教育环境支持度五项为调查基准,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被调查者个人信息、学业情况和满意度等三类信息.调查数据分析应用于促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绩效问责及评价的参考以及为学生及家长择校时提供参考等.  相似文献   

14.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很看重高职院校提供的相关条件,但其满意度较低;学生认为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校外实训基地及校企合作”,最不满意的是“学生食宿条件和相关服务质量”.高职院校应采取的对策包括:提升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改革;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找准改进质量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以学生满意度的方式调查研究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时间比较晚,直到今天,也大多以本科院校的"学评教"形式为主.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很早就采用学生评价的方法来了解高职教育服务质量.我们从学生评价高职教育服务质量的众多调查贵表中,选择了部分调查范围大、使用时间长的问卷作为案例分析,并总结他们的经验,以期对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的评价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转型时期,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传统的高职职业素质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远远跟不上企业的需求。本文通过吸收国内有关研究成果以及多年的实践,提出构建基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企业满意度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提升路径,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和为高职教育各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专业学习满意度体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状况,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与社会声誉。淮安市3所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学生学习满意度状况的调查显示:学生对专业理论教学的满意度最高,教学服务满意度次之,实践教学满意度最低。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因并从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完善教学服务,加强配套设施等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效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广,对高效课堂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成为各类学校和老师不断尝试的课题。高职院校高效课堂改革需要厘清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之间、"实效"与"形式"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回归本真课堂,积极构筑"教学互推"的课堂学习共同体;重申教育的本质,营造教书育人的教学生态,是高职院校高效课堂改革的未来走向。高效课堂的建构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引入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将取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学习满意度研究的文献分析和访谈,初步编制了高职生学习满意度问卷,对331名学生进行测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高职生学习满意度结构进行剖析。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学习满意度因素主要为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师资水平、自身学习和素质拓展5个因素;学习满意度整体上呈中等水平,最满意的是师资水平和素质拓展,不太满意的是教学条件与自身学习;男女生之间、城乡学生之间的学习满意度未见显著差异,但大一、大三学生比大二学生要高,参加过专业实践学生比未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要高。建议地方高职院校应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办学重中之重的任务,并在硬件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应对二年级学生和男生给予特别关注,以社团为依托,积极开展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学习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西藏高职教育产生的可能影响的基础上,对西藏高职院校的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不强,专业认同感较低;课程体系的适切性较差,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较低;学生的就业观念相对保守,国际化程度较低。对此提出重新定位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跨省域跨国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办学、丰富和优化课程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