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新闻节目本土化,指的是采编的电视新闻能以本地受众的意志为转移,切实表达其意图和生存状态,以吸引本地观众为传播的出发点.这里所说的本土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本土化新闻,二是新闻本土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中国新闻业界,特别是电视新闻的探索实践中,民生新闻异军突起,并在全国迅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自觉追求本土化,以大众文化为旨归,建构并传承了区域文化与城市认同。电视民生新闻以现代传播科技手段为依托,成就了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模式,成为电视新闻实践中值得借鉴的传播案例。  相似文献   

3.
陈佩华 《视听界》2014,(4):110-111
一、城市台电视新闻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百里不同风,干里不同俗。”城市台的新闻,根基在一方水土,因为更贴近本地民众和生活,而散发出浓郁的本土气息,与当地受众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生活在某一地域的人们往往会对本地文化产生归属感,需要了解在本地生活的必备资讯。  相似文献   

4.
李艳 《新闻实践》2012,(10):74-75
所谓外地重大新闻的本土化对接,是把本地受众所关注、关心的外地重大新闻进行"本土化"加工处理,使之或在新闻事件上、或在新闻人物上与本地受众进行有机对接,使本地受众享受到富有本土风味的外地重大新闻,或者富有"外地风情"的本土新闻。本文以金华日报的奥运报道为例,探讨地市报如何有效利用新闻资源,丰富新闻内容,满足本地受众多样化信息需求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实施新闻本土化战略已成为各地媒体的重要选择。对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新发生的新闻进行"本土性切入",通过深入挖掘该新闻与本地受众之间的关联点,采写出本地新闻,应该是地方媒体实施新闻本土化战略的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家电视台都把打造民生新闻栏目看成提高新闻报道影响力和收视份额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民生新闻”节目,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业界而言,全国各省市电视台打造了一批立足本地,以反映百姓生活和需求、关注百姓生活状态和精神情感变化为内容的“民生新闻”节目,这构成了我国电视新闻栏目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民生电视新闻传播误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电视新闻形成传播热潮,源于这类新闻的市民性和极高的收视率。然而,我们应该看到,不少民生电视新闻走入比较明显的传播误区,主要表现在对新闻特性的背离、对新闻本土化和原生态的误读以及采访与编辑形式的弱化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报纸的副刊本土化和周刊化改造,一为内容,二为形式。作为地市级晚报,不仅新闻要本土化,副刊也要挖掘本地资源,弘扬本土文化,办出地方特色。而保证副刊本土化,又需对副刊专版分门别类,进行周刊化改造,尽可能把本地文化资源做深做透。本文以《浔阳晚报》的实践为例,对此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土化”是广东电视媒体与境外媒体竞争的秘诀。而境外电视媒体大举进入,加强对广东“本土化、区域性、接近性”新闻的渗透,广东电视新闻的“本土化”优势将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笔者认为,所谓电视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1.
所谓电视民生新闻就是带有本土化、人本化,为平民百姓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区别体现在它民生的角度、民生的观点、民生的关怀。它的内容包括群众的生  相似文献   

12.
程源源 《视听界》2005,(4):56-57
方言电视新闻绝不仅仅意味着“用方言播报新闻”,方言不是吸引眼球的花哨“包装纸”,而是一张意蕴丰富的地域“文化牌”。打造方言电视新闻的精品就应当在其各个组成环节都体现本土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赵辉 《新闻知识》2006,(10):59-60
电视新闻经历了由“播”新闻到“说”新闻的过程,无非是将原来冷冰冰的播音员变得更亲切了,电视新闻走过了“英雄垄断”的时代,老百姓自己一不留神就成了新闻人物,可见电视新闻是越来越有人情味,越来越需要人文精神了。一、电视新闻需要人文精神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电视新闻通常是指消息新闻报道,广义的电视新闻则是荧屏上所有以传递新闻信息为任务的各种新闻节目总称,它既包含消息类新闻也包括专题类、言论类新闻。本文论述的新闻概…  相似文献   

14.
夏睿睿 《新闻实践》2011,(11):57-59
西方传媒集团应对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本土化的发展,根据不同区域的市场结构,采取“分众化”、“小众化”、“窄播化”的经营策略。西方国家英文报纸的地方化走向日趋明显,报道的重心逐渐向本地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倾斜。新闻的地域性趋势演变对全国性报纸的定位带来了挑战,以“本地新闻”为卖点的地方性报纸在当地的市场占据主要份额,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电视民生新闻是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民生新闻的内容涉及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停水、缺水、漏水,失火、被盗、被骗,走失、纠纷、投诉、求助等诸多方面。但是,也要做具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民生新闻,不能把视角全部放在百姓日常生活上,新闻停留于琐碎和表面。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新闻体制的不同是其对新闻专业主义诉求不同的最根本原因。本文对西方私有语境下电视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发展及特点要求进行阐释,同时对比我国国有语境下的电视新闻专业主义对西方电视专业主义的借鉴、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特殊性和要求,说明作为舶来品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有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性,但是在本土化的运用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符合我国国情与实际的改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进行解释分析,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新闻体裁。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新闻报道体裁。电视新闻评论的创作对于新闻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播有个普遍规律,越是发生在受众身边的本地的信息,越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因此,近年来,新闻节目的本土化已经成为媒体应对竞争的不二法门.全国各地方台也通过对广播新闻本土化的探索,加强了节目与受众的贴近性和亲和力,提高了节目的可听性.广播新闻本土化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竞争力,本文拟结合福建省宁德人民广播电台的实际,探析地方台广播新闻本土化的内涵、特点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以其特有的地域性、亲民性、平民化、本土化特点,给电视新闻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主持人提供了自由丰富的发挥个性、展示魅力的平台。作为民生新闻的主持人要有亲民意识,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平等、体验和善意的交流中。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线人正逐渐成为电视新闻业越来越重视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正逐渐成为一个收入可观的职业。支撑电视新闻线人孜孜不倦的前提,是收入颇丰的“报料费”;而支撑电视新闻人看重线人的前提,是有价值的新闻源。双方各取所需,却也不无矛盾,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电视新闻业需要探讨的话题。本文以杭城品牌民生新闻栏目《阿六头说新闻》为例,用实战经验来阐明电视新闻人和电视新闻线人之间,如何做到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