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书讯     
北京大学卢晓东研究员的著作《谁为研究生教育买单——研究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研究》近期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研究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是目前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采用与本科生学费相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简单地将成本决定法应用于研究生教育是部分研究的主要走向。这些研究的结论包括:硕士生的生均教育成本高于本科生、博士生的生均教育成本高于硕士生,硕士的私人收益高于学士、博士的私  相似文献   

2.
从研究生教育的产品属性、学费性质和学费定价等维度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学费定价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我国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应当由“研究生教育是否应该收费”转向“研究生教育如何收费”,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定价机制和成本计量方面的研究,并尝试将其他准公共产品领域的定价理论和方法合理地运用到研究生教育学费定价中来。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教育的收费标准是关系到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重大问题。研究生生均培养成本、居民的可支付能力和接受教育的收益率是影响研究收费标准制定的主要因素。在对我国1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生均成本进行测算后,通过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可得出研究生学费占研究生生均培养成本的比例上限。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教育的收费标准是关系到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重大问题。研究生生均培养成本、居民的可支付能力和接受教育的收益率是影响研究收费标准制定的主要因素。在对我国十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生均成本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并通过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得出研究生学费占研究生生均培养成本的比例上限。  相似文献   

5.
标准生均成本应成为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数量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成本补偿机制下,高等教育学费定价虽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生均成本仍然是学费定价的重要依据,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学费制度都以生均成本为基础.在学费定价实践中,由于生均成本计量的争议与困难,使得学费制度及其生均成本法受到多方质疑.提出在学费定价中,以标准生均成本代替实际生均成本的设想.标准生均成本类似于社会平均成本,应成为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数量基础,也是一种新的学费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基于准公共产品第二种定义所提出的方案主张研究生学费定价和财政补贴可分立操作.研究生学费可首先单独建立在研究生教育是私人产品基础上,学费是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所确定的市场化价格,生均成本在市场中确定并且不高于学费;同时,针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所产生的不同外部性,政府有针对性地单独用财政进行补贴以保证某种外部性的充足供给.竞争市场对私人收益和外部性的恰当反映成为确定学费与财政资助的依据.此方案将学费和生均成本决定权交给市场(学费等于生均成本),而将财政资助决定权保留给政府,财政资助成为对成本的分担.本文以比较的方法对美国华盛顿州正在实践中的宏观研究生学费定价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普通高校扩招前后教育成本分担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扩招后,普通高校学费一路攀升,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敏感问题。本文在阐述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高等学校扩招前后教育经费的构成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二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普通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普通高校教育成本分担向学生及其父母一方转移,普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已普遍超过国家规定的年生均教育成本的25%,超过了我国居民的承受能力,建议引起国家足够重视,切实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与法规。  相似文献   

8.
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属地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对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水平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各地区间高等教育的生均教育经费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成正相关 ,学费水平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成正相关 ,学费水平与高等教育生均成本成正相关 ,学费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正相关。实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属地化是我国现阶段不可避免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对最近十年内国内外研究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关于研究生收费的理由问题国内文献已经基本解决。如果以成本分担理论为基础,则生均成本的计量和分担比例的确定,是研究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中的难点问题,也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费标准缺乏明确规定,存在学费水平过高、学费依据不透明、学校之间差异巨大、学费与教育效益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我国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构建生均培养成本模型,从四个方面综合计算中外合作办学学费标准:明确中外合作办学定位、明晰培养成本项目、构建学费定价机制、结合办学效益等,以期最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中外合作办学学费标准。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来看,研究生教育收费是非常必要的;从研究生教育的属性、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视角来看,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完善相应配套措施并澄清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全面收费是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和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研究生全面收费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如若全面收费,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群体可能因为高昂的学费而面临入学困难,这是一种教育公平失衡的表现。为了解决研究生全面收费后出现的教育公平问题,一方面需要确立合理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完善研究生收费标准;另一方面也需要健全研究生奖学金、贷款制度,完善研究生收费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有许多值得学习学费制度及完善的资助体系是研究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对密西根大学资助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指出学生、家庭及社会共同分担教育成本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李良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1):104-106
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是当前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必然趋势。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是一种消费投资,理应实行成本补偿。对研究生教育实行成本补偿,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维护教育公平,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教育成本的深入分析表明 ,是学费和财政经费决定了生均教育成本而非相反 ,应用成本补偿理论中的成本决定法确定合理学费的方法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合理学费应由教育消费者依据教育投资私人收益判断 ;财政拨款应由政府依据教育社会收益判断 ,并据此确定大学生均拨款。确定成本约束下的市场化互补模型作为向成本补偿理论本义的回归 ,清晰地解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收益各方如何依据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负担教育成本比例的问题 ,同时透明、公正、高效地解决了中国高等教育中分工形成和合理分类发展等多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伦理学公正(公平)的角度对研究生教育的深入分析表明,研究生学费与资助政策中存在着两个主体的社会公正:研究生教育的享有者和纳税人。社会分配给两个主体权利与义务不相等都是根本的社会不公正。如果仅以配置职能为主,政府财政资助的分配适用比例平等原则,基于学生未来可能贡献的比例很可能被转化为基于才能(或综合指标)的比例进行分配。如将配置职能与分配职能相结合,则应同时给予弱势群体以补偿。社会应允许个人负担全部成本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权利得到实行。在对适度研究生规模的探索中,由财政经费和私人自有经费支持的研究生规模应形成互补关系,政府应注意保证由财政经费支持的研究生规模不导致过度教育而产生社会不公正和纳税人过重的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教育本科学生中实施双导师制,主要是根据小教本科的专业特点和社会对小学本科学历教师的要求引入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每学期均配备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其学习,并为其提供参与科研和实践工作的机会。校内导师可由学院根据专业特点随机指派,亦可允许师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双向选择,并充分利用本校教育专业博士与硕士研究生资源,参与导师的工作,和班主任、辅导员共同配合指导学生的专业入门、学习计划的涉及和初步的学术研究等方面。校外导师专门负责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并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共同的导师联系起来,互相学习,合作研究,形成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三者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不仅是对高校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而且可以促进学校科研和学术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research, we used institutionalcharacteristics and market-related factors to predictuniversity president's pay, benefits, and totalcompensation at 190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sults showed that university CEOs' pay was relatedto the expenditures, type of institution, theexistence of professional schools, and academicreputation ranking, while their benefits package wasrelated to the expenditure, type of institution,reputation ranking,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tuition. CEOs' total compensation (pay and benefitscombined) was related to the expenditures, type ofinstitution, reputation ranking, and tuition. Resultsof this study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agency theorycan be us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predict university CEOs' pay, benefits, and total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