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台的新闻,是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信息容量越大,对听众的吸引力就越大,实际发挥的作用也越大。在广播的新闻节目中,一些省台与中央台相比,有不少差距,最突出的是新闻的信息容量小。根据1月份的统计,山西台的《山西新闻》节目平均每次播出17.6条消息,同样是三十分钟,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竟多出10条。一月下来,山西台就少三百多条消息。中央台新闻条数多,信息量大,当然与采编队伍强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着重抓了一个“短”字,每条消息简明扼要,即使是一  相似文献   

2.
人们期望大众传播媒介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各种新闻信息真实、生动地展现在面前。电视无疑是最具优势的媒体之一。 山西电视台从八十年代初告别了胶片时代,与中央台实现了微波回传。山西省内各地市台虽然也相继铺设了微波线路,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正常开通,多年来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开通过一两次,省内各台在新闻传送方面出现了严重滞后。 目前。山西省内各地市发生的新闻如果须在省台播出,大多是采取派车送带或者是通过邮局速递,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地的广播电视新闻变化很大,新闻信息容量增大,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些县级台的新闻节目严肃有余,活泼不是。如何使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活起来,已成为我们县级台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看法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新闻界,提起山西电视台新闻部,大都会翘起大拇指.赞扬这是一支有朝气有战斗力的队伍。历年全国电视好新闻评选,山西台的新闻总是名列前茅,送上评选的新闻总体水平高,每条都有一定的竞争力,年年都要拿上几个特等奖,一等奖。去年年底,在《弹指一挥间》的评选会上,山西台新闻部又和上海台、陕西台一起荣获集体荣誉奖。《弹指一挥间》系列报道播出的180条新闻中,地方台占2/3,共有120条,其中山西台播出9条,在地方台中又居榜首。综观9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新闻界,提起山西电视台新闻部,大都会翘起大拇指,赞扬这是一支有朝气有战斗力的队伍。历年全国电视好新闻评选,山西台的新闻总是名列前茅,送上评选的新闻总体水平高,每条都有一定的竞争力,年年都要拿上几个特等奖,一等奖。去年年底,在《弹指一挥间》的评选会上,山西台新闻部又和上海台、陕西台一起荣获集体荣誉奖。《弹指一挥间》系列报道播出的180条新闻中,地方台占2/3,共有120条,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报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争夺更多的读者群,媒体不得不加大信息容量,加快信息传播速度以及拓宽新闻的阅读趣味。然而,一张报纸尤其是地市党报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版面应用新闻稿件来传播更多、更好、更快的信息,提升报纸尤其是地市党报的影响力,笔者认为,新闻创新是关键。新闻创新的原动力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是与社会新闻有所区别的,我们说新闻媒体不仅是一个信息传输的交流平台,最重要的是负有对社会的监督舆论职能。作为中国电视界新型新闻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民生新闻如今已经成为各地电视台尤其是地市电视台频道具有生命力的“新闻立台”节目,她以亲民、本土的新闻特色贴近广大观众的心,以层出不穷,各具特色的地域民生新闻,使民生新闻栏目成为频道和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并借助其品牌效益,带动其他栏目和频道的发展,从而提高频道和电视台的整体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山西电视市场为例,省台新开创的民生栏目《都市110》、《小郭跑腿》收视率日渐飙升,太原广播电视台创办几  相似文献   

8.
影响县级电视台收视率的原因新闻的信息容量较少。一是某些领导把媒体当作自己的喉舌,任何活动都要报道,新闻节目依据领导的职务大小进行编排。会议报道多,反映百姓生活少。二是新闻时间短。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一般每期只有十分钟,除去片头片尾,真正的新闻时段也只不过八九分钟,而且基本上是每周三次首播,三次重播,周日选播。覆盖范围小。由于乡镇联网的差异,加之无线发射覆盖有限,广大农村很难收看到当地电视台的节目。再由于县级台所播新闻大都是会议新闻或领导动态,普通观众失去了收视兴趣。节目单调。目前县级台每天的节目编排基本上…  相似文献   

9.
顾南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71-172
新闻报道和节目转播是区县台的两大重要任务,从提高影响力的角度来看,"新闻立台"是区县台的唯一选择,从提供信息服务大众的角度来看,"新闻立台"对于区县台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和信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新闻是信息,但信息并不都是新闻。丰富新闻信息,我以为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既要增加新闻报道中信息的容量,又不要简单地把新闻报道完全信息化。新闻和信息都是客观情况的反映,都要求新鲜、迅速,要求真实,准确,在这些方面两者是一致的。这种表面上的相近或相似,很容易使人在实质上把两者完全等同起来;其实信息这个概念的外延比新闻要广阔得多。新闻只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报道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服务性具有多层次、多品种的特点;在众多的服务项目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项目是新闻信息服务。新闻“转轨”重要的一条是加强新闻报道的信息性,努力扩大报纸的信息容量,同时采用现代化新闻管理方法和新闻采访、编辑、发行手段,使读者充  相似文献   

12.
一、新闻容量的增加改变千篇一律的播报方式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新闻传播迎来了一个百鸟齐鸣的时代,打破了国家台、省市台垄断传媒的局面。中央台的节目达到了8套,各省的播出频道也大大增加,各台的节目更加细分,一般都有音乐台、经济台、文艺台等,但无论怎样增加,都少不了新闻的传播。如果各类新闻节目都是一个模式,一个面孔,那必然是不和谐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各省台的全省新闻联播等,由于它是站在宏观的立场上,全局的高度上宣传,新闻播报必然要突出公正、权威,所以不允许有个性化的语言和倾向出现。而对于一些…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是新闻传播媒介重要基本体裁之一,它是通过对新闻事件、新闻事实进行分析评价而阐述道理、表明态度、传达信息,从而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因而,新闻评论所含信息质量的高低、信息数量的多少,就成为评判新闻评论社会效果的基本依据。也就是说,新闻评论所含的信息质量越高,数量越多,它的新闻价值也就越高,它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也就越大;相反,它所含的信息质量越低,数量越少,其新闻价值也就越低,发挥的社会功能也就越小。 所谓的信息质量也就是新闻评论提供给受众的信息的有效程度。新闻评论的信息质量受真实程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我国电视屏幕上崭露头角。由先前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冷面灌输”变为讲究传播策略并具有审美意义的新闻主持人方式,这是电视新闻在改革中迈出的可喜的一步,也是中国电视新闻走向成熟、走向世界的可贵的一步。如中央台的《观察与思考》、山西台的《记者新观察》,福建台的《新闻半小时》,上海台的《新闻透视》等,都以其形式新颖活泼内容完整深刻而获得广大观众的好评。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这类高层次的电视新闻节目还不多见,不是各  相似文献   

15.
《视听界》1987,(1)
我们台一九八六年的新闻改革,侧重抓了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增强新闻时效性,服务性和可听性,同时加强了言论和典型报道、问题报道。但我台的新闻传播还相对存在着信息量少、信息面窄、信息价值比较低的状况,特别是显示党政决策反馈、体现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新闻信息量,是指一份报纸蕴含的全部信息的数质量。报纸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报纸的信息量越大越能吸引读者。由于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经历、兴趣,使读者对新闻信息的口味和需求也有所不同。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读者就能从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新闻信息。当今社会,人  相似文献   

17.
追溯历史,从报纸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存在着版面新闻信息容量与版面容量的关系问题,只是由于当时的报纸处于一个发展中的初级阶段,这个问题未能系统地提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学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这个问题才逐渐引起新闻界的普遍重视和注意.那么,如何处理好报纸版面新闻信息容量与版面容量的关系,就成为报纸编辑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调查显示,新闻是听众收听广播的第一信息需求。这也是新闻广播秉持“新闻立台”理念的优势所在。本文以北京新闻广播为案例,结合传播学理论和北京媒介市场实际,分析了其“新闻立台”的模式、理念和操作,对广播同人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谢礼 《新闻前哨》2007,(6):31-31
我们常说要强化新闻的接近性,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跳出单一的新闻概念来理解受众对新闻的这种内在要求,从哲学角度来解析,其实质就是提高并彰显新闻的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效应,是一种社会知觉效应。指在社会交流中,新近得到的信息比以往获得的信息对于整个印象和态度会产生较强作用的现象。新闻的近因效应越明显,越是接近受众,就越能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新闻的价值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20.
新闻眼是指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访与新闻编制工作时,对身边的新闻善于发现的职业反应,又被称为职业敏感程度。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记者仅仅拥有对新闻的敏感程度是完全不够的,还要对发现的新闻及时做出对有效价值的提取,将自己独到的目光贯穿于对新闻的分析与评论之中,增强新闻的信息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