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人们因档案财产发生的社会关系由法律调整形成具有某种权利和义务关系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中,档案财产是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事物.  相似文献   

2.
法定档案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是国家调整各类社会关系的工具。档案法律。法规是国家调整人们因档案事务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即档案关系)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3.
按国际惯例,我们通常把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法,称为新闻法或媒介法。新闻法是调整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法律,由于新闻传播活动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在所有国家,新闻传播法都不是采取  相似文献   

4.
有些探讨图书馆本质属性的文章,涉及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人的本质属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图书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弄清人的本质属性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图书馆的本质属性问题。《图书馆学刊》八二年第二期发表的杨挺同志的《图书馆属性析》一文,在论证阶级性不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时,也涉及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试论新闻法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新闻法律关系的意义新闻法基本理论中 ,首当其冲的是新闻法律关系理论 ,它是研究和制定新闻法总体框架的基础和必经之途。因为 ,对法律进行分类的依据就是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类型和调整方法。新闻法律关系即新闻法所调整规范的社会关系 ,是指新闻机构在新闻活动中与社会有关各方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包括新闻机构与国家机关之间、新闻机构相互之间、新闻机构与社会公众(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新闻机构与新闻工作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新闻法律关系可以区分为新闻管理关系(国家新闻主管机关与报刊图书音像制品出版机构、广…  相似文献   

6.
著作权是指作者对特定作品享有的人格权利以及对该作品进行支配并获得利益的财产权利的总称.对一部作品而言,无论是否发表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是,未发表的作品一般不与社会公众见面,未与出版单位发生关系,本文不予论述.一部作品从未发表到发表的过程必须经过编辑把关.编辑一方面对图书内容进行把关,一方面也必须对有关的著作权法律问题把关.  相似文献   

7.
星期天,几个搞新闻工作的同志在一起谈天,大家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谈到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涉及到报告文学是否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以及怎样理解报告文学的文学性等问题,讨论得十分热烈。现在把讨论经过扼要整理如下,向同行和读者请教。报告文学也必须完全真实甲:近几年来,许多记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好的报告文学。这些作品反映了现实斗争生活的各个侧面,刻划了许多先进人物的光辉形象。不少作品传诵一时,  相似文献   

8.
发表和转载是报刊使用他人著作权作品的两种基本形式。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已有原则规定。本文根据《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重点分析和探讨报刊发表和转载作品时可能涉及的若干法律问题,以期在实践中尽量避免、减少相关法律争议,或者使已经发生的法律争议尽量合法合理地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报告文学的力量却在真实感。真实是内容问题,真实的内容能否给读者真实的感觉,则是个写作上的问题。如何使报告文学在保证事实真实的基础上,写得富有真实感,这是报告文学创作中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韬奋的报告文学作品在这方面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韬奋的报告文学作品主要是三集《萍踪寄语》  相似文献   

10.
1985年,刘宾雁在《开拓》创刊号上发表了报告文学《第二种忠诚》,同年在《文汇月刊》上发表了《我的日记》,1986年10月又在《报告文学》上发表了《未完成的埋葬》。这三篇涉及到上海海运学院人和事的稿件,引起了学院教职员工的强烈反响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一时海内外议论纷纷,成为一件引人注目的事件。刘宾雁这三篇所谓揭露阴暗面的作品,内容严重失实,搞乱了人们的思想,破坏团结,干扰了实际工作,给这所学院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第二种忠诚》主要描述了两个人物,其中一个主人公倪育贤是上海海运学院图书馆工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多媒体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维 《出版科学》2005,(2):40-4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作品形态已突破传统类别,出现了数据库和多媒体.集传统各类作品形态于一体的多媒体,能否作为独立的一类作品形态受到版权法的保护,以及能否像数据库一样为之设立特殊权利保护,国际公约和各国相关立法基本未能涉及这类问题.本文论述了多媒体作品的法律归属和法律保护,以及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授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磊 《出版广角》2016,(13):45-47
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涉及论文作者、学术期刊及责任编辑的版权问题。论文作者的版权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其一旦与期刊签订版权转让协议,也会受到相应的法律约束;学术期刊属于汇编作品,期刊的版权受到法律保护;责任编辑在汇编过程中付出了智力劳动,应该享有责任编辑署名权。期刊社只有处理好作者、期刊以及责任编辑之间的版权关系,才可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档案馆、教育机构等的复制行为的著作权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档案馆等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其在对馆藏资料利用、传播作品中涉及作品利益关系的调整,特别是复制作品时与著作权法发生一定的关系,如馆藏资料复制的限制,图书馆应读者的请求所进行的复制,图书馆、档案馆为收藏目的进行的复制等。教育机构及为教学目的进行的复制也涉及复制行为的著作权调整。总体上,调整这类机构复制作品行为的著作权关系应本着平衡著作权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关系的原则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14.
论传播法则     
传播法是调整传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确立能够全面、充分反映传播法所调整的传播社会关系的客观要求的传播法原则,对传播法的立法、守法、执法、司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岳芬 《新闻界》2004,(5):49-50
学界普遍认为90年代是报告文学的衰退期、是批判的退位和作家的自弃0:总体的评价应建立在详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为准确定位90年代报告文学的品位,有必要深入探究这一时期三类代表性作品——史志性报告文学、全景式报告文学和问题报告文学的内涵和特质。  相似文献   

16.
李峰 《编辑学刊》2013,(1):29-33
目前《著作权法》修改正在进行之中,各种问题争论非常热烈,但是主编作品问题并没有在颁布的《著作权法》草案涉及之列.主编作品是比较具有我国特色的一种作品创作的方式,但是在《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中并没有主编作品的相关规定,许多涉及主编作品的纠纷由此而产生,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主编作品的著作权原始归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从徐迟同志发表著名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以来,报刊上报告文学多起来了,这是一件大好事。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人们有一种误解,似乎报告文学是一种高级的新闻体裁,或者说,好的通讯便是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18.
中共人民日报社纪律检查委员会根据刘宾雁在他的文章和讲演中大量散布攻击四项基本原则、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事实,按照党章的规定,决定开除他的党籍。刘宾雁是个记者、作家,几年来,他发表了许多报告文学作品,用讲“真人真事”的方式,批评一些人,支持另一些人。如果这些报告文学材料是真实的,观点是正确的,旨在促进某些错误和缺点的纠正和克服,党和人民是欢迎的;但是,刘宾雁的许多作品恰恰背离了这个要求。我们在这里仅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刘宾雁在一部报告文学中所颂扬的一个所谓对祖国、对人民、对党  相似文献   

19.
王素 《出版广角》2016,(15):60-62
从新闻媒体内部版权法律关系的角度可以将新闻作品分成职务新闻作品、法人新闻作品和个人作品等类型。目前,在新闻媒体内部围绕新闻作品的性质界定、权利归属与行使等问题存在权利博弈和利益关系失衡的现象,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调整新闻版权制度、合理发挥契约功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王倩 《档案》2011,(1):15-17
对口述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新领域,而其著作权保护也是管理口述档案必然要涉及的法律问题。本文从作品性质、创作关系、保护方法等方面就口述档案著作权问题的特殊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