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整进攻中的三号位追击扣球刘家其在排球比赛中一次攻接发球不到位或在防反中后排防守起球不到位情况下,目前世界各队都采用调整强攻的进攻方法,多年来这已形成了球不到位时的进攻规律。由于我国的强攻不强,所以在球不到位时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很难与世界强队进行抗...  相似文献   

2.
以排球比赛的一攻为切入点,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比赛的一攻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面对世界强队的高质量发球时,其总体的接发球效果好于对手;二传传球的隐蔽性不及世界强队,分配球战术中,后排攻战术的分配球比例少于欧美强队,在接发球到位的情况下,快攻战术球的分配率高于世界强队;一攻进攻中,快攻是中国女排主要的得分方式,但得分效果差于交手的美国队与巴西队,而在前排强攻和后排攻方面,中国女排表现出前排强攻不强、后排进攻乏力的弱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男排应加强主攻手调整扣球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中国男排如何加强主攻手调整扣球训练谈点个人看法。随着排球运动的飞速发展,一方面跳发球已在世界男排比赛中广泛运用,各队都力图通过增强发球的攻击性,破坏对方的一传,迫使对方无法组成快速多变的战术而改打强攻或调整进攻,尤其世界强队的跳发球力大势沉,落点刁钻,既能直接得分,又能导致对方一传的到位率下降,给亚洲队造成明显的威胁。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强队的体能优势,比赛中运动员扣球的力量大、球速快、变化多,往往使对方后排队员难以防起到位,致使快速多变战术的组成次数减少。上述原因构成现代排球比赛中占有相当比…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男排进攻战术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2003-2004年度男排甲A联赛中几支强队比赛中进攻战术的统计和分析,说明男排在一攻时,是以平面进攻为主.立体进攻和后排进攻主要是在防反和一传不到位时运用。接发球是否到位是保证男排进攻战术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强攻在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一攻中,当一传不到位或一传虽然到位而快攻受阻的情况下,需要依靠强攻来突破。在防反中,由于防守难度大,防起能攻到位率不高,反击扣球得分也将主要运用强攻来解决。而且强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使快攻更有威胁,并能促进拦网,带动防守,从而使整个进攻水平和防反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调整进攻前后排配合的快攻战术刘家其我国排球素以快速多变的战术进攻著称于世,近些年来世界各国也大都逐渐掌握了快速多变的战术进攻打法,但认真分析起来,不难发现各队的战术进攻都局限在一传到位或防守起球到位情况下,若不到位便鲜见运用战术进攻了。通过在实践中的...  相似文献   

7.
强攻在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整个进攻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攻中,当一传不到位或一传虽然到位而快攻受阻的情况下,需要依靠强攻来突破。在防反中,由于防守难度大,防起能攻到位率不高,反击扣球得分也将主要运用强攻来解决。而且强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使快攻更有威胁,并能促进拦网,带动防守,从而使整个进攻水平和防反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在比赛中,一般来看,强攻约占扣球总数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排球比赛中拦网的重要性几乎与进攻相同。一个队只有高水平的进攻,而没有高水平的拦网,就不是一个强队,只有攻拦水平都很高的队才能称雄于世界。就我国的拦网水平来讲,从近年来世界大赛中的统计看,与世界强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想提高我国的拦网水平就必须改革我们现有的拦网方法,使之多样化。由于现在快速多变的战术进攻的迅速发展,比赛中单人拦网的次数肯定要明显地增多。尤其是在一传到位情况下组成的战术进攻,采用双人拦网去封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找国单人拦网次数明显多于别的国家,拦网有效率又低于人家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日本东丽男排认真总结了世界排球先进的理念和技战术打法,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把全队的基本打法定格为“快”。“快”的好处在于:快速多变的战术可以让对方无法确定进攻点,从而无法组织有效的拦网。而在强攻实力不足的队伍里,快攻更是得分的关键。在目前世界流行的组织型拦网中,如果出现四号位和二号位的快攻,那么这两个位置的拦网队员就会向两边移动,从而在三号位产生空当,此时,就形成了二打一(三号位快攻与六号位后攻)的局面。而如果拦网队员不变时,还可以把战术变为打两边。一传在三米线附近的情况下,则可以组织远网快攻以使对方无法形…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美国、巴西、塞尔维亚、荷兰的一攻与防反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女排一攻、战术攻效果优于对手,强攻弱于世界强队;(2)防反发球不能有效带动拦网和防守,有效拦网较少,反击中快攻与接应战术攻效果优于对手,运用比例低于世界强队,后攻弱于对手;接应在防反中强攻弱于世界强队;(3)一传与防守不够稳定,出现阶段性起伏.建议:(1)中国女排应提高一传质量,以保证一攻战术攻的成功率;(2)加强发球的攻击性,通过提高发球——拦网——防守系列技战术的串联、配合质量以提升反击的效果;(3)增加防反中快攻、接应和后攻的扣球比例,中国女排在进攻环节对朱婷依赖性较强,应培养除朱婷以外的稳定的攻击点.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排球比赛的战术主要是以一攻和防反两大系统组成,在当前发球和一传保持相对平衡状态下,一传的到位率较高,这样就保证了一次攻的战术组成率,给一攻中快速多变的战术提供了可能性。但在一传不到位的情况下,却是以强攻为主,而在一传得到保证的一次攻中,强攻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就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录像观察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17届世锦赛上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与交手队的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排年龄相对较小,身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在力量素质上,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差异,网上高度则位于世界男排队伍前列。与世界强队发球形式存在差异;中国男排一传到位率优于世界强队,但失误次数相对较多;中国男排的有效拦网没有展现优势;中国男排防守失误率较高;一攻中,后攻效果较理想,但前排强攻和快攻的得分率,弱于世界强队;反攻中,强攻是中国男排主要得分手段,但得分效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13.
<正> 随着排球运动向着“高度、速度、全面”的发展,网上争夺日益激烈,为了突破对方密集拦网,进攻向着广度和纵深发展。在广度上,充分利用有限的九米网长,运用各种战术变化,拉开战线,调动对方,以突破对方拦网防线。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进攻战术一般是以三号位为中心,二、四号位两边拉开,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二号位进攻往往受到人们的忽视,进攻多以三号位快攻为中心,掩护四号位进攻。然而二号位进攻在双方激烈争夺或关键时刻往往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教练员、运动员在思想上也普遍认为比赛中二号位进攻成功率较三四号位高,但是二号位进攻成功率高,高多少?成功率高的原因是什么?目前尚未对二号位进攻进行定量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试图对二号位进攻进行探讨,以引起人们对二号位进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后排进攻——世界排坛技战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运动员身体条件的改善,1号位、5号位和6号位的进攻已不只是一传不到位时的应急措施。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后排进攻作为世界排坛技战术发展趋势的迹象更加越来越明显了。在一定条件下,后排进攻比网前进攻更有威力:回如果一个球队的二传手没有进攻能力,当二传手换到前排时,该队的进攻能力就明显减弱,即使使用快攻战术也会受到对方拦网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后排进攻,既可增加进攻点,又可达到避开对方拦网之效果。2.前排进攻容易受到对方拦网的威胁,因而对二传手的要求很高。后排进攻则不然,即使在一传不到位的情况下,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第17届世锦赛上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与交手队的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中国男排年龄相对较小,身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在力量素质上,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差异,而网上高度则位于世界男排队伍前列。(2)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与世界强队发球形式存在差异,中国队以飘球为主,发球攻击性和稳定性较差,世界强队以大力跳发球为主;中国男排一传到位率优于世界强队,但失误次数相对较多;中国男排的有效拦网没有展现优势;中国男排防守失误率较高;一攻中,后攻效果较理想,但前排强攻和快攻得分率弱于世界强队;反攻中,强攻是主要得分手段,但中国男排得分效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南宁市八运会气排球联赛决赛中两队各种扣球的特点。研究指出:(1)气排球扣球的主要手法有四种:下拉式、侧拉式、推压式和扣飘球,其中下拉式和侧拉式手法运用最多。(2)扣球数量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四号强攻、二号位强攻、吊球、三号位快球、后排进攻和探头球;得分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四号强攻、二号位强攻、三号位快球、吊球、后排进攻和探头球;得分率从大到小依次是探头球、三号位快球、四号位强攻、后排进攻、二号位强攻和吊球。失分率从小到大依次是探头球、后排进攻、吊球、三号位快球、四号位强攻、二号位强攻。(3)其中四号位强攻是双方最主要的进攻手段和得分手段;二号位扣球的得分率相对较低而失分率相对较高;三号位快攻数量少但效果好;气排球吊球与硬排相比,明显要多;后排攻的运用少且效果一般;探头球数量只有两次但都扣球得分。因此,比赛中应充分利用探头球和三号位快球,重点抓好四号位强攻和二号位强攻,适当采用后排进攻和吊球。  相似文献   

17.
郭志雄 《体育科研》2000,21(4):28-28,30
2.3.1.3“第一、二球”进攻的时间节奏也必须配套!若再加”位置差”必有奇效:一传到位时组成的“快球”、“短平快”及“K快攻”等“第一球”快攻难以掩护高传强攻的“第二球”进攻,是因为这种“第一、第二球”进攻的时间节奏没配上套!对方拦网队员就是被幌,跳起拦“第一球”的快攻,落地后还来得及移动参加对“第二球“高传强攻的集体拦网。  相似文献   

18.
排球运动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寻求攻守平衡的过程,进攻技术的发展,迫使拦网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很强的拦网意识、判断能力,不能掌握正确的起跳时机,就不能对付强大的进攻。所以,拦网的起跳时机是战术拦网及拦网成功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拦网起跳时机要根据二传球离网的距离、球飞行的弧度、速度、快攻还是强攻、对方扣球队员的特点来决定。下面就几种常见的进攻形式谈谈如何准确地选择拦网起跳时机。一、拦近网强攻与远网强攻的起跳时机1. 在拦近网强攻时,由于球离网较近,扣球动作幅度小,球过网时间较短,所以在拦网时紧跟上…  相似文献   

19.
第15届世锦赛中国女排一攻与防反战术运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5届世锦赛中国女排11场比赛的一攻与防反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外女排强队相比,中国女排强攻不强、一传和拦防能力的差距,造成快攻战术运用次数少,效果差,难以发挥快速多变的特长。中国女排应进一步提高一传质量,加强强攻环节和拦防整体配合以及各种快攻战术的运用,提升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女排在第17届世锦赛中扣球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是以两边拉开进攻为主并结合高度与速度等快变战术为一体的技战术打法;进攻战术的总体运用效果十分理想,与其他各国相比扣死率较高且失误率低;后排攻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但在强攻和快攻方面与巴西、美国等欧美强队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中国女排应进一步加强对强攻能力的训练,尤其要努力丰富年轻队员的大赛阅历以保证其技术发挥的稳定性;在面对欧美强队时应努力提高一传到位率,并加强进攻队员之间的掩护配合,使各种快变战术能够在比赛中得到有效发挥,并尽量避免自身进攻方式及手段的单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