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正碧 《大观周刊》2013,(5):257-257,218
写生是中国古代画家长久已使用的方法,是培养造型能力的基本功同时也是收集创作素材的主要方法。花鸟画写生对于高校美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关于花鸟画写生教学除了对中国画的审美观与中国画的观察方法来研究以外,还要从关于花鸟画“写生”历史的认识;师古人,师造化;重笔墨,尊规律;、注重情趣,关注个性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要提笔写许淇先生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在我们这些后生晚辈心中,用“大师”、“大家”,甚至“泰斗”来喻其分量毫不为过。作家、诗人、画家,60年的笔墨春秋,许淇先生在咀嚼塞北风沙的日子里,汲取草原天地之精华,倾洒腹胸经纶之荟萃,成就了他著作等身、画页满廊的文学艺术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艺术界知名作家、画家的坚实地位。  相似文献   

3.
龚贤作为明末清初“金陵八家”的代表人物,关于他是否属于“金陵八家”的争论,已不是影响他成为一代宗师的因素。他深受文人画思想的影响,是其早期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师承,也是他创作的根基。但他又能够摆脱文人画的思想束缚,上追五代北宋山水画之意境、笔墨技法及注重深入自然观察写生的传统,将元画意趣和宋画理学融会贯通,创作出了浑沦雄厚、幽邃苍润的绘画作品。完成了从“白龚”到“灰龚”再到“黑龚”的风格转变。他是站在整个山水画艺术发展的高度,既有对南派艺术的学习,又有北派艺术的影响,继往开来,开创出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张懿美,女,笔名一弥,1929年生于福建邵武,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即今中国美术学院)绘画系。学生时代中国画专业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吴弗之等教授;油画专业受业于关良教授。属中西画兼长的画家。50年代开始在福建师大美术系长期担任素描教学工作,88年退休。职称副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副会长。50-80年代中期主要从事油画创作与写生研究,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从事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研究,此外,她还探索根据宣纸上出现的水印抽象形态,随机应变在其中某些部分拟物象形,用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钩、画、点、…  相似文献   

5.
王莹 《大观周刊》2011,(28):33-33,35
在水墨写意人物创作中“笔墨当随形象”,如果总是以不便应万变的笔墨形式去对待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就会形成一种造型概念,养成不求甚解、肤浅表面的造型毛病。没有刻画人物个性的能力,是人物画家自命的弱点。我们今天是在继承传统水墨写意人物画的基础上,同时吸取外来艺术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这是我们在水墨写意人物创作中要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报馆,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摇篮,还是青年艺术家的驿站.解放日报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集聚了一批青年画家,创作了黄河写生油画组画、舍己抢救公共财产的青年英雄金训华组画等,在社会上、美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奥巴马、麦道夫……以当代标志性政治人物为创作对象,同时又关注弱势群体、父亲这样身边的人,画家严培明也如他的创作对象一样,带着画家对时代的敏感又有着上海人本能的精明。旅法近30年,严培明仍认为自己是“文化的孤儿”  相似文献   

8.
高信 《出版史料》2009,(3):66-68
2009年6月26日,当代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辞世,终年九十三岁。丁聪30年代成名,五六十年代历经磨难,晚年则精神焕发,创作勤奋,成果累累,在美术和读书两界,都享有盛誉。据报载,丁先生生前曾有遗嘱“不留骨灰不搞仪式,普通画人就普通离去”。一位七十年间手持犀利的漫画之笔,痛斥时代积弊的画家,参透世事,风骨卓然,真令人感佩不置!“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小丁”先生一去,中国老一代的漫画大家,仅馀凤毛麟角矣!  相似文献   

9.
当今,在时代的万千气象中,有一位署名李文今的“节日刊头画家”,念动致富咒语,在全国地方报纸上大显身手,“令人大开眼界”,继而瞠目结舌。这位画家,似乎对地方报纸和节日刊头画颇有研究,每逢节日,便能触发灵感,创作出  相似文献   

10.
丰子恺先生于1898年11月9日出生于浙江桐乡的清朝举人家,少时家境贫寒,自幼酷爱美术,在私塾中因奉师命画孔子放大像成功,人称小画家。后受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先生和文学家夏 尊先生的影响,确立了一生从事美术事业的远大志向。五四运动以后,开始了他的漫画创作,成为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家。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最早出现在以葛饰北斋为首的日本德川时代。而在中国现代,据丰子恺先生回忆:“‘漫画’二字,的确是在我的画上开始用的。他不是我的自称,却是别人代起的……编者定曰《子…  相似文献   

11.
“刘豫华是一个在创作上很有灵气,创作意识很强,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年轻画家。”这是美术评论家邹跃进先生对总参兵种部某部二级军士长刘豫华的评语。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有谁知道,这句评语后的故事呢?或许是天性使然,刘豫华打小就对绘画有浓厚兴趣。上小学时,刘豫华所在的学校开设了“美术培训班”,他听说后,便用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报名参加。由于刻苦,加上有老师的专门指导,他在绘画上有了长足进步,12岁时刘豫华就被家乡同龄朋友称为“小画家”、被长辈称为“后起之秀”。这一年,他报名参加了地区举办的少年书画比赛,…  相似文献   

12.
乙酉深秋,当古城西安南面那道屏障般的秦岭被遍山的植被装点成一片锦绣的时候,我们在位于秦岭深处的“红草园”造访了幽居于此的画家江文湛先生。幽居“终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素对田园风光和山野真趣情有独钟的江文湛先生在秦岭山谷中写生时,被其遍野绽放的烂漫山花和清冽的淙淙溪水所深深打动,遂多方奔走,在这条有红草河流过的山沟中依自然山势营建起了闻名于三秦艺坛的红草园别墅。从此,深居简出,终年陶醉于明月清风之中,作画之余,种竹剪梅、饲鸟养鱼、乐此不疲。江文湛:远离都市长年置身于深山幽谷之中有两个原因。一乃秉性使然,因为我…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青年画家陈亚莲在北京举办以藏汉团结为主题的“《我的西藏十年》陈亚莲艺术展”。同时,《我的西藏十年》大型画册也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我的西藏十年》是著名年轻画家陈亚莲十年来在藏区写生创作的,具史实性、并以现实题材为主的大型艺术展。作为一名年轻画家,在过去的十年中,陈亚莲坚持深入藏族地区,实干、创业、探索、追求。她着力用鲜活精致的画面和优美翔实的文字,展现祖国西藏及其余各地藏区的壮丽河山,记录雪域高原人类的生存文化,她努力用有生命、有穿透力、代表着用全身心去奉献的艺术线条,再…  相似文献   

14.
文文 《新闻爱好者》2010,(7):134-135
文人画亦称士人画,是一个有着特定范畴的概念,它专门指绘画中属于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创作,并以之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它要求画家本人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其中包括文学、哲学、宗教诸种思想因子。标举以文人品格修养为核心的“士气”、“逸品”,以题材的高雅、笔墨的讲究、神韵的追求、文学情韵的渲染为其显著特点。它不仅使我国民族绘画走向世界,而且表现了卓越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5.
第12届台北国际书展的主题馆为意大利,与本届“出版工艺中心”的定位相呼应,主题馆举办了多位意大利插图画家的联展,其中包括著名插画家朱里安诺(Giuliano Ferri)、安娜箩拉(Anne Laura Cantone),设计师马里欧皮亚萨、安德里亚布朗吉等人的作品,他们的背景具有很大的不同,作品风格迥异,但都传达出了不同的绘画理念。在由台湾格林文化的郝广才先生主持的“插图画家所需解决的难题”的讨论会上,朱里安诺和安娜萝拉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到了对插图画创作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艺术总是带有时代特征的,因为艺术历来都是一定时代经济基础的反映。中国清代著名的山水画家石涛曾经说过:“笔墨当随时代”。近年,装帧设计界和其他设计界一样,受到新的媒介、新的设计技术、新的材料和工艺的挑战,技术更新层出不穷,思维更迭变化迅速。书籍装帧设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数字化设计设计进入数字化时代。进入21世纪,人类不得不承认技术正在重新构造我们的现实,它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文化、经济及人类未来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使人们直接面临“数字化生…  相似文献   

17.
不动笔墨不看稿革命老人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有一回,学生们向他求教看书的经验,他回答了七个字:“不动笔墨不看书”。举一反三,我想到,看书与看稿,似有许多相近处。借用徐老看书的七字诀,编辑看稿,能否将“书”字更为“稿”字? 如果说,“不动笔墨不看稿”是被编辑生活的实践证明了的一  相似文献   

18.
朴英华 《出版广角》2017,(24):59-61
民国小学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的所有插图均出自中国漫画巨匠丰子恺之手,这位绘画大师匠心独运,将插图与文字融于一体,为教科书锦上添花.全套教科书共248幅插图凸显了丰子恺先生“浓淡相宜”的笔墨技艺、“意在笔外”的意蕴追求和“童真童趣”的意趣宗旨,营造了一个“文中有画,画中生文”的艺术境界.这些丰子恺先生精心设计的插图让一本小学教科书“美”了、“活”了,也更有“趣”了,既实现了儿童认知规律、文本内容、艺术意境的有机匹配,又实现了美育功能的渗透.  相似文献   

19.
这并非专业画家的速写作品,比起图三那幅较为熟练的速写来看,图二的绘画技巧是较为低级的。意大利美术史论家乔凡尼·贝卡提评论古罗马漫画艺术时说:“幼稚的信手涂鸦,画出一些武士、农民、奴隶的漫画写生是仅有的初级水平的的民间艺术。”①然而,这些“幼稚”的、“初级水平”的民间艺术,能够经历2,000年之久而未遭泯灭,是足以堪称珍贵文物,使人们从中窥见了漫画在古罗马奴隶社会下层广为流传的程度。进而言之,纵观古罗马帝国时代的造型艺术,包括漫画或漫画形式的绘画,在当时视为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三角地”》中,黄先生既真切细腻地描述了北大许多如雷贯耳的著名学者如吴组缃、林庚、魏建功、杨晦、王瑶等的生活轶事和治学态度,追忆大学时代许多“远去的美丽”,比如55级北大学生那种既崇高纯洁,又愚昧盲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