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南通城建看城市文化特色与城市建筑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之所在。要在深入挖掘、研究、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观照和规范城市建筑的宏观导向,使城市文化载体的建筑既传承优秀的历史文脉,又充分展示地方特色,更具民族性、现代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2.
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是功能境界,即满足人的暖饱休眠:二是精神境界,满足人暖饱之上的艺术、情思的要求;三是宗教境界,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窥见一二。对于景观建筑也有三重境界,而且宗教境界亦是最难以表述的一层,可遇而不可求。本文从造型、空间和总体布局入手,浅显的探讨了建筑中体现的宗教情怀。三者相辅相成,难以分割,分而述之,难免顾此失彼。不过作为一次尝试性的初探,我希望把设计与文脉相结合,保留和延续中国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白族民居是汉文化在白族地区传播影响的产物,具有地方性与民族性.从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民居建筑文化,来看白族民居对汉文化思想、审美趣味、建筑风格的接受并最终形成了白族民居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4.
半个多世纪以来,岭南建筑师坚持不懈地在现代建筑创作中探寻岭南地域特色,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岭南建筑学派.三代岭南建筑学派的代表人物夏昌世、莫伯治、何镜堂从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和建筑意境三个方面对岭南地域特色的探索,发生了由表及里至核的转变与升华,而建筑师们自身的建筑教育背景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影响这种转变与升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我们必须建造这样一幢建筑,它的每个细节都应当在心灵科学上和其他方面找到出处。"然而在现实的校园里,有多少孩子的心灵能够在建筑的细节上找到出处呢?学校建筑是人们为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而兴建的教育活动场所,同时它作为载体还是一个社会的教育思想与价值观念、经济与文化面貌等的具体体现者。本刊现推出"建筑"栏目,从跨学科的视角,洞悉和解读不同学校建筑空间所蕴涵的教育意蕴与文化意义,在"赋予建筑教育的深度,彰显学校文化的魅力"的使命下,为读者认识和理解学校建筑提供科学参考。栏目特邀浙江大学学校建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邵兴江博士主持,他长期致力于学校建筑与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在学校建筑文化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学术积累。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过程中,逐渐忽视了本土文化的精髓,许多"拿来主义"的西方建设割断了我们悠久的历史文脉,失去了我们的文化信心。本文通过对京城建筑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宫廷建筑、四合院建筑、胡同文化分别阐述,从而唤醒人们对本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城市建筑设计的实例,论述了建筑与环境的紧密关系,阐述了城市建筑与科学的物质属性和与文化传统的精神属性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城市开发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城市建筑、尤其是临河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的祠庙,本文主要介绍成都武侯祠的祠堂建筑,从空间环境、单体建筑特色和建筑文化思想多个方面,对成都武侯祠独特的祠堂建筑风格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成都青羊宫建筑的道教文化意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时期的玄学大师王弼曾说过"尽意莫若象",如果这里把建筑视为一种"象",那么其中的道教文化意蕴则为他所指的"意"。本文以成都青羊宫建筑为例,从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筑形制、建筑装饰等方面分别加以探析,试图通过这些"象"来把握其内在的"意",以期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来理解道教文化,从而更好地把握其内涵。  相似文献   

10.
"天下建筑看中国,中国建筑看徽州",徽州传统建筑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人文思想理念。色彩浑厚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界巧妙地融为一体,呈现出典型而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风格。天井的空间格局在现代徽派建筑风格中独树一帜,四水归堂、寓意吉祥,文化内涵丰富,艺术特色鲜明。徽州天井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激发了我们对独具特色建筑风格的探究与深思,赋予人们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与艺术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1月,惠州学院与《学术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了2012"岭南建筑学派与岭南建筑创新"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对岭南建筑学派建筑理论和岭南建筑创新,特别是对"两观三性"、"文化地域性格"、"文化现实主义"等理论成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代表着中原传统建筑独特的建筑魅力和艺术文化内涵。从庄园的建筑空间布局、建筑装饰陈设、建筑文化内涵这三方面研究入手,旨在探究康百万庄园建筑特色内涵,彰显中原传统建筑的独特艺术魅力,使中原传统建筑艺术得以认知、传承和发展,让中原传统建筑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一流的大学一定是一流的大师与一流的大楼同在。这里的"大楼"不仅是学校建筑,更重要的是建筑背后的科学与人文精神,正是科学与人文的精神使大学的"建筑"具有了独特的气质,使大学的"建筑"成为了具有大学精神的"大楼"。中国的大学在"大楼"的建设上其实离一流的大学还有很远的距离。一是,中国大学的建筑缺少"文化"内涵;二是,中国的大学还没有教师工作室;三是,学生的宿舍没有"家"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建筑文化建设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城市发展中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导致城市建筑文化的严重缺失;二是盲目地模仿使城市失去个性。为此必须采取具体对策搞好建筑文化建设,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树立文化意识,培养文化自觉;以富有文化理念的城市设计引领建筑设计;高度重视对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对现有“乏文化”建筑进行“文化化”改造;新建建筑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地域性;重视单体建筑与周边环境的互补与协调;处理好保护继承与开发创新的关系;科学规划城市建筑文化识别系统——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5.
建筑类高校的文化育人具有建筑行业背景和特色。为实现文化育人目标,思考建筑类高校的教育特色与文化育人关系,探究建筑类高校教育教学特色内涵和文化育人的契合路径,以及教育特色思政与文化育人的融合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筑类高校的教育特色融合文化育人的体系和机制。通过培养和建设特色文化育人师资队伍,建立健全特色文化育人机制以及建设系统化的教学、管理等基层特色文化育人协同机制,构建建筑类高校的完整特色文化育人体系。建筑类高校传承、弘扬和建设包括教育教学、制度、言行等方面的建筑特色精神文化,开拓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应用新时代媒体平台等文化载体,形成建筑类高校的立体化特色文化育人架构。教育特色与文化育人的融合路径探究对建筑类高等教育落实文化育人,实现特色人才培养具有探索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嘉戎藏区地处川西高原东南部,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造就了这一区域奇特的石彻建筑。本文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建造技术三个方面对嘉戎藏区石彻建筑的特色做了分析,对寺庙、碉楼、民居等最具代表性的嘉戎藏区建筑的空间布局、造型特点、施工方法等作了介绍。由此得出结论:石砌建筑不仅体现嘉戎藏族高超的建筑技术,而且体现嘉戎藏族绚丽的建筑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建筑艺术中的一朵高原奇葩。  相似文献   

17.
徽州水口园林的建筑特色——兼与苏州园林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口园林是徽州村落的重要组成要素,一般位于封闭或半封闭的村落的入口处,大多是两山夹溪的位置。"水口"与聚落相邻。徽人重视水口的建设,形成一种特殊的水口园林,并呈现独特的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18.
在《说文》部首系统中,一部字反映了不少古代建筑的实际情况和演进过程。这些字主要包括两大义类:一是建筑的基本形态及建筑部位;二是人同建筑的关系。考察整个一部字,能体会到中国古代内敛性的文化观念在建筑形式永久性上的深刻反映。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观特色是一定时空领域内某城市景观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相对于其他城市所体现出的不同审美特征,是一种群体景观效应而不是某景观个体的作用。我国有些城市的个性与特色正在消失,城市发展面临"特色危机"。建筑是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城市建筑景观的塑造必须强调整体性和个性化设计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校园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功能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办大学首先要进行校舍和校园建设,而大学校园建筑群体的出现,又将派生出相应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大学校园建筑经常是人们关心的热点,大学内存在的校园建筑文化对师生本身也是一种教育。那么,在当今时代,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它的功能作用又是什么呢?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