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辩护律师是刑事诉讼中重要参与人,具有重要意义。法律赋予了辩护律师特定的执业原则与诉讼地位。以保障律师法律使命的实现。然而,现实中辩护律师却遭遇了尴尬的处境,游离于公诉人与当事人之间。因此从律师本质属性出发,应当重新界定辩护律师的法律地位与诉讼角色,赋予律师应有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郭元军 《红领巾》2004,(3):94-96
控辩关系是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构建合理的刑事诉讼控辩关系对于确保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率意义十分重大.理想的控辩模式应当是一种既保持对抗又有协作的关系.在理想模式实现的保障方面要做到三点:一是要转变诉讼观念,强化权利保障意识;二是要在立法上对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做出全面而详细的规定;三是要健全证据开示制度.  相似文献   

3.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简称《修改决定》),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修改工作终于完成.这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改革和发展,是面向二十一世纪、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使刑事法律制度更加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步骤.从这次修改的内容看,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也提前了.辩护律师公诉案件参加刑事诉讼的时间,以往一直是理论界、法学界争议的焦点.一、关于辩护律师介入刑事诉讼时间的三种主张第一种观点认为:辩护律师应在预审阶段参加诉讼.即犯罪嫌疑人从依法被采取强制措施开始.宜到把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处理或由公安机关撤销案件,作出其他处理为止.允许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参加诉讼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可以及时收集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的证据.凭无罪、罪轻的证据,对无罪和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及早提出辩护意见,这样,既保护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又避免了司法机关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第二,预审阶段辩护律师即介入诉讼,有助于全面实现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4.
随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进一步发展,被害人的诉讼地位与权利日益受到法律的重视。笔者试从被害人诉讼权利的概念及形式、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诉讼权利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刑事诉讼被害人诉讼权利制度的完善这三方面对形式诉讼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赦害人一方面由于爱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与检察院对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另一方面,又是案发现场的第一见证人,他对隶件的陈述对检察机关正确审查起诉、提起企诉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刑事诉讼被害人在刑事审查起诉阶段中的法律地位和诉讼权利,对于理顺检察机关与刑事诉讼被害人的关系,保障刑事诉讼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什么地位,法律应赋予他什么样的法律地位,在不同的诉讼制度里,其界定是不一致的。在我国古代弹劾式诉讼制度中,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不加区分,被害人拥有独立的起诉权。没有被害人的起诉,法院就不会自行主动地进行审判活动。随着国家追诉原则的产生,这种建立在私人追诉原则基础上的诉讼制度逐渐为纠问式诉讼制度所取代,对犯罪的追诉被视为国家专门机构的法定职责,追诉也被视为一种国家职能活动。被害人的地位在不同的诉讼制度里,先后有原告人的地位,处于证人的地位、准当事人地位。地位不同,权利义务不同,如何认识并予以保障是司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中常常有所争议之处。  相似文献   

7.
刑事辩护律师承担着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利益及人身权利的重大使命,但刑事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面临着辩护权利不足、保障措施缺失及司法解释立法化等法律问题,究其原因是传统的法律文化、立法观念和司法制度的制约导致。更新司法理念、进一步完备律师权利、提高律师社会地位、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从而真正实现刑事辩护律师与公诉人的诉讼权利平等、保障律师权利的顺利行使,是当下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辩护律师的讯问在场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它的规定与实施反映了一个国家刑事诉讼的民主化与公正化程度。不同国家对该项诉讼制度的规定及确立该项诉讼制度的作用对我国该项诉讼制度的构建都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刑事程序功能的研究是一个在刑事诉讼基本理论中长期被忽视的问题,而刑事诉讼功能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亦非常重要。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刑事程序系统是一个由诉讼观念、诉讼主体的地位与角色、正当程序规则及程序性制裁机制等系统要素的有机整合、自我调解和相互支持的自治性系统,刑事程序功能的发生机理在于通过要素间不断的沟通、分化与整合,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的合法的法益与整体秩序,使之处于一种动态的均衡状态中。  相似文献   

10.
诉讼调解在现行司法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调解本身也暴露出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诸如诉讼调解是否存在让无理一方获得不当利益、当事人是否真的享有完全意思自由、调解能否实现公平正义理念、调解是否会导致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增加、调解会不会引发诉讼膨胀等。本文在讨论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诉讼调解应该坚持的原则进行梳理,即事清责明原则、合法性原则、可执行性原则以及程序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11.
把民事诉讼程序的多元化界定为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多样性,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说,是实现法官职业的专业化,进而实现法官职业的精英化;就实践而言,可以保证公正与效率价值的实现。在多样化的诉讼程序的设计中,应当包括宪法诉讼的程序选择。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新《公司法》第152条明确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但没有对其做出具体的制度设计,有关股东代表诉讼当事人的确定以及范围、公司在诉讼中的地位以及机关成员的当事人地位等问题,依然是一个立法空白。而上述问题的解决决定着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实施的法律效果以及社会效益,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立法完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公司法下,管理公司的是董事而不是股东,股东派生诉讼法律制度对保护股东特别是弱小股东提供了很好的司法救济途径。我国公司法因时利势采用了股东派生诉讼法律制度。本文就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设立的必要性、主体资格、前置程序、诉讼费用补偿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论公益诉讼     
目前.公益诉讼形式在我国还未被立法者所承认.但鉴于现实所需。文章试图通过对西方一些国家公益诉讼制度的解读。在分析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指出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有其理论基础。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建构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公益诉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公共利益因行政行为受到侵害的情形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并无救济措施,这是我国行政诉讼立法的一大缺陷.从当今世界各国立法现状及我国的国情来看,建立行政公益诉讼有其必要性,若在我国建立完备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则必须考虑到原告资格的扩展、举证责任的分配及相关的经济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古代中国法统典章制度完备,内容丰富,其中的诉讼制度独树一帜,由此积淀而成的诉讼文化源远流长。本文就其无讼、告奸、容隐、越诉等诉讼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8.
小额诉讼制度作为近年来备受学者关注和重视的焦点,在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后,这一制度也终于浮出了水面。对于这一全新的制度,理论界在肯定其对诉讼效率和程序效益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提出了这一制度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新民事诉讼法对小额诉讼的规定存在一定问题,应结合各国的立法经验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列入人大立法计划,有关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再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笔者认为,中国有确定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为了使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正常运转,在确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过程中应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理念是民事诉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民事诉讼理念,可以为社会和谐、司法和谐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和谐民事诉讼理念包容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重构和谐民事诉讼理念应从中国传统诉讼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否定之否定"、和谐社会民事诉讼目的的重新定位以及构建和谐主义民事诉讼模式的基本理念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